分享

谈谈西周咬尾龙

 千冰室 2019-11-10

谈谈西周咬尾龙

龙形玉佩·西周

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出土

头尾相交的圆型玉器,最为著名的当为出土于内蒙古赤峰的红山文化C形龙玉佩。这种形态龙首蛇身而尾端如虫蛹般撅成一团呈一圆环佩饰的玉器,其后一直影响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玉器雕琢风格。在商代的玉器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不少此类头尾交接的器型,以龙为母题竭尽美化粉饰之能事,从而认识到商人对龙的崇拜和对这种圆环型佩饰器的钟爱,有着一定的渊源。到了西周时期,这种形制同样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许多这一时期的考古发掘报告中,可以看到作为佩饰类的环形、珙形或璧状咬尾龙玉器,一度比较流行,它的精巧多变的造型和精美华丽的纹饰内容,成为了该时期玉佩的一大特色。

玉咬尾龙·西周

信利博物馆藏

玉咬尾龙·西周

信利博物馆藏

上图的两件玉龙,则是真正的“咬尾”模样。这两件玉器的共同点在于,头部都被极大地夸张了,竟占整个身子的三分之一,而在夸张了的头部正中,是一张张大了的嘴。嘴部的上唇上翘,下颚下卷——这会使我们联想到东周时期那些广泛应用于璧、璜、勒等等之类器物之上的那种装饰性龙纹的雏形。它们的形态,大致上都是以上翘的上唇和下卷的下颚组成一个张嘴的龙首,再在额头琢以一个圆形眼睛,就算是完成了龙的造型。这两件龙型玉佩的身上,都以勾撤的手法,满饰盾纹或圆环纹,以衬托玉龙的华美,这样,两件玉器造型与纹饰的流畅,完全做到了水乳交融。所不同的是,上面那件玉龙,为白玉片状,质地缜密、沁皮艳美,因此虽厚薄不均但更显随意朴拙。而下面的玉龙,尽管用材上也许不及前者,但在后期制作中的精细程度,以及被岁月浸染后由质变与钙化而呈现出来的色彩与面貌,则极具沧桑感和浓厚的古朴气息。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两种同一时代然略有不同风格的玉器,而它们给人们所带来的感受,却是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玉卷尾龙·西周

信利博物馆藏

相比而言,上图的这件西周咬尾玉龙,头尾的咬噬与交接就显得有点勉强了。这不是玉工的错. 而是玉工为满足王孙贵族的多样化审美和赏玩的需要而刻意为之。因为这样的佩饰,无论从形制、形态还是整体气度的创造上,都完全满足了那个时代玉龙造型的特点和要求:团身环绕、头重尾轻。若是再从工艺上考证,那种大刀阔斧般的斜撤减地手法,将龙之尖耳椭圆形目、利爪及身躯,都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显得十分的酣畅明快和干净利索。这样的一件玉佩,由于头尾咬得不是十分吻合,因此在使用上,它可能类似于玦的功能。但不管怎样,它的形制,一定脱胎于咬尾龙的模样而又脱离了“咬尾”这一固定模式,自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构想。而更为重要的倒不仅仅是它的形制,它的气韵的灵巧、工艺的精湛,以及稚拙的内涵,也让我们不能不联想到遥远时光中那些萌动着的幼小而顽强的生命。

玉鸟龙合体佩·西周

信利博物馆藏

玉龙环形佩·西周

信利博物馆藏

而在上面这两件龙玉佩身上,让我们充分领略到西周玉工在玉器雕琢创造上,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独特的构思艺术,是多么的美妙而神奇!一个环形块状的龙,背负着一只玲珑小巧的鸟,那种刚与柔的对立与统一,那种强大与弱小的反差,那种奇妙得与现实格格不入而又令人肃然神往的景象,以及那些蕴含在其中的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都完全体现在上面这件创意崭新的古玉艺术品之中了。可以想见,用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雕琢那些首尾一体的“咬尾”状玉龙,是我们欣赏西周玉器的一大看点。下面的那件玉龙,则又是一种大胆新颖的构思形式,它以艺术的手法,对龙首的形态作了极大的夸张处理:口大大地张开,长舌则从口中伸出,并且与上唇一样,被任意地拉长了以致于形成一段曲折和一个不规则的圆来。这段曲折和不规则的圆,分别分布在额的上方的龙身的中间,这样,上唇与龙角形成了一种平衡,卷舌正好充实了龙体中的一个空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与前图的那些咬尾龙相比,这样的处理,使玉龙的整体形象更饱满、造型更生动,而形制也更奇特,堪称是一种饶有妙趣的天作之合。

玉龙形玉佩·西周

陕西省张家坡墓出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