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年赏玉龙佩饰赏析

 雨楼yulou 2012-04-05

龙年赏玉龙佩饰赏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4日 17:46 收藏界

玉龙 玉龙 龙凤合雕玉佩 龙凤合雕玉佩 2 2

  陕西  白晓银

  2012年是中华民族十二生肖中又一个龙年,龙是中华先民所崇拜的图腾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人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华夏民族塑造的石块堆塑的龙形,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就有精美无比的玉猪龙文物大量出土。龙文化一出现,就同玉器的制作结合在一起,龙和玉共同成为华夏民族的崇拜物。对龙的崇拜,可以看作是对一种精神的崇拜;对玉的崇拜,不但是一种物质的崇拜,也是精神的崇拜。在夏、商、周时玉又被赋予宗法礼制的意味和传统道德的表现,相传带玉佩可“益人性灵,能辟邪恶”。一个民族同时崇拜龙和玉,而且数千年不间断,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在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玉龙形象的佩饰,有圆雕的、平雕的、龙凤合雕的、人龙合雕的等等。现就择其造型生动的介绍如下,供大家赏析。

  玉龙,通长3.6厘米,重9.8克。乳白色玉,半透明,通体磨光,圆雕。龙呈卷体翘尾腾跃状,圆眼,上唇外翻,翘鼻,下唇回卷,口部两面对钻一圆孔,头上有钝角。全身阴刻云纹,采用细线直刻和外侧线斜刻的技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雕琢精劲,有腾云飞身之感,是西周圆雕玉龙之中的精品。

  交体龙纹玉饰,高4.2厘米,直径5.4厘米,孔径2.5厘米,重147克。汉白玉,呈鼓形,中间有一圆洞,上雕两组体躯交缠的高浮雕龙纹,龙头部均为正面形象,一条向上,另一条则朝下以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将这件高浮雕龙饰品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得活灵活现。

  张口衔尾玉龙佩,直径4.3厘米,厚0.2厘米。灰白色,圆形扁平体,龙体卷曲,张口衔尾,两面均以匀称的阴线雕出龙之单线“臣”字目、三角云纹状角、身纹及足爪。龙上下颚均向外翻卷,线条刚劲有力。

  龙纹玉刀佩,通高6厘米,最宽处2.5厘米,厚0.4厘米,重10.5克。灰黄色,不透明,两面光滑,上部呈刀形,下端较大,一侧形状如同一喷水的象鼻,稍靠内钻一圆孔。椭圆形眼,且头上有云纹耳,张口吐长舌,卷上唇,翘鼻,体躯缩小为回卷的龙纹。

  龙首形玉匕(图5)通高8厘米,最宽处2.3厘米,厚0.2厘米,重11.7克。两件形制大小均相同。青白玉,半透明,通体磨光,上端恰似一张口翘鼻的龙头,中间为扁平长方形,下端为斜刃刀形,刃部锋利,龙头角上钻一小圆孔,可穿系。

  龙凤合雕玉佩,通高4.3厘米,宽2.6厘米,厚0.2厘米,重6.2克。白玉,透明感较强,整体呈S状结构,两面造型及纹饰均相同,龙上凤下。龙为圆眼,单角,有眉尖,张口翘鼻,龙背有两个鱼尾式齿棱。凤为圆眼,尖钩喙,突胸,翘翅与龙尾连为一体,翅后端亦有一鱼尾式齿棱,且有一下垂的小尾,凤腹下的腿爪呈榫状,可以嵌入他物之中。

龙纹带齿玉璧人龙合雕玉佩

  龙纹带齿玉璧,直径11厘米,内径6厘米,厚0.3厘米,重61克。白玉,泛红褐色,半透明,通体磨光,璧外沿一周有三个凹形和两个山字形缺口。璧两面均有阴线雕琢的两条首尾相随的龙纹。龙椭圆形眼,张口,卷上唇,翘鼻,有眉尖,头上有角,腹部有一肢一足,身饰重环纹,线条流畅。

  人龙合雕玉佩,通高4.1厘米,宽2.7厘米,厚0.3厘米,重8.9克。青白玉,半透明,通体磨光,背面光素,正面主体图案为两条口吐长舌并且缠体的龙纹。右上之龙头较大,头上有云纹角,圆眼,眉线呈弯钩状,翘鼻张口吐舌,舌尖为一圆眼。略去下巴的“人”头纹,圆头,隆鼻,有云纹大耳。左下之龙的情形亦如此,唯一区别是没有眉线纹,上端钻一大孔,正中钻两孔,一孔钻透,另一孔未钻透。线条流畅,构思绝妙,是一件难得的古玉精品。

人龙鸟兽合雕玉佩人龙鸟兽合雕玉佩

  人龙鸟兽合雕玉佩,通高6.7厘米,宽2.3厘米,厚0.5厘米。青黄玉,表面有受沁白斑,半透明,通体磨光,背面光素。正面琢有复杂的纹饰,外轮廓似一兽体。上端的兽头上有盘旋如同蜗牛状双角,浮雕出两个鼻孔,嘴部呈大弯钩式勾喙,颈部修长,后端卷尾。仔细观察玉雕主体纹饰为一屈膝蹲踞之侧面玉人形象,玉人胸腹部为一张口吐舌之龙,人龙下半身躯极似一卷尾卧虎之后半部。玉人圆眼,隆鼻,不见嘴部与下巴,又似“鸟”头,卷云纹耳。玉人头部后侧为一龙,龙张口吐舌与人胸腹之龙口中所吐之舌相连,连接处的纹饰与青铜器上的兽目连接纹相同,龙躯则为人头上的毛发。前后端各钻一孔,中部共钻三个大小不同之孔,这是一件构思奇特,内涵丰富深刻的古玉精品。

  《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据此,则龙为神物。神话传说中神仙多乘龙。如祝融、句芒、夏后启、蓐收等都“乘两龙”。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等等。由此可见龙是中国古代神异之物。它集合了多种动物形象,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高贵与威严。它不只是物质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古人之所以喜欢它,佩带龙形、龙纹玉佩,期盼生活吉祥,事事如意。作为随葬品,则寄寓着他们希望死后尸体不朽,灵魂不灭,把它作为一种引魂升天的神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