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战国)(四)

 珠江大鹏 2013-09-03
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四)
  图6 战国 双龙首出廓玉璜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墓出土
  图7 战国 龙凤形玉佩 湖南省长沙市八一路小学1号墓出土
  图8 龙形玉佩 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1号墓出土
  ▲图1 战国 双龙出廓玉璧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出土
  图2 战国早期 四节活环龙凤形玉佩 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图3 战国 夔龙纹玉璧 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2号墓出土
  图4 战国 玉龙 河南省洛阳市唐宫路战国墓出土
  图5 战国早期 龙形玉佩 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五、战国

  由于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思想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使得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此时治玉工艺更加成熟,而且普遍使用了金属类工具,进而使玉雕业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战国玉龙的造型已完全摆脱了商周严谨规范、形制大多雷同的束缚,构思巧妙大胆而富于变化。战国玉龙除沿用春秋玉龙的主要器形外,增加了大型镂空玉龙及精美无比的复合式多龙活环饰、多节活环龙凤佩(图2)及有龙形纹饰的出廓玉壁(图1)、玉带钩、玉剑饰等,玉壁上的夔龙纹(图3)更是此时的特色之一。

  1.此期玉龙的整体造型,仍然延续商代以来的传统,即绝大多数为扁平体,亦有圆雕制成而作圆柱体者,但数量极少,如河南省洛阳市唐宫路战国墓出土(图4)的两件,多通体光素或饰以绞丝纹和云纹。

  2.龙身较商代、西周为细长,身形大多翻转扭曲,呈S形、复合S形或M形,鼓腹卷尾,富有张力。早期玉龙之躯干肥硕较短,稍作弯曲,弯转的个数较少,如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图5),墓葬年代为战国初期,两件形制纹饰相同,体宽肥,龙曲身顾首岐尾,一面浅浮雕变形的龙纹,其间夹以谷纹。中期以后逐渐演变为瘦长,且作显著弯曲,弯转个数较多,如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1号墓出土(图8)的玉龙。战国中期以后,拱起腹部两侧的头与尾开始呈均衡对称状,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墓出土的1件玉龙当属战国玉龙的精品(图6),该墓属战国晚期,玉龙双龙首形,躯体相连,杏仁眼,独角,龙身通体饰以规整的勾连谷纹,内外缘出廓饰以透雕的云纹和凤纹,造型充满勃勃生机,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龙首较小,皆为侧面,脑后有呈钝尖状或耳朵状的角,龙眼早期沿用圆形眼和圆角长方形眼,后期多双线雕椭圆形眼和上眼框清晰、眼梢细长的杏仁眼,有些沿眼球外沿斜磨成微凸状。

  4.战国玉龙没有明显的四肢和龙爪,但也有少数的玉龙出现了如同爬行兽类的肢体(图7)。

  5.扁平体玉龙身上的纹饰最初浅浮雕以云纹、谷纹、变形龙纹、绳纹、弦纹、螭纹、网格纹表现,纹饰比较稀疏,布局不甚规矩,圆柱体玉龙则多通体饰以绞丝纹,由战国中期开始,趋于单一纹饰,即谷纹,纹饰布局繁密,十分规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