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希腊悲喜剧真的有那么难懂吗?

 明日大雪飘 2019-11-10

互 动

悲剧代表了祭酒神的庄严静肃隆重典礼的一面,喜剧却代表了欢宴醉乐放浪形骸的一面。亚里士多德论戏剧起源,说悲剧起于迎神,喜剧起于村社祭神,可以说完全相同,即有差也无几。喜剧本称为Komoedia,意义是“村社之歌”(Komos),便是乡村宴饮的意思。希腊人最初每当春天葡萄收获时,就在乡间举行一种欢乐的表演,到后来才加入对狄奥尼索斯的春祭。祭神时在尊严的悲剧之外,有时也加入喜剧,歌唱队的歌声停止,团员穿了滑稽的服装,用轻松发笑的对话,使观众娱乐,喜剧由此发生。但这是祭典中附带的节目,比之悲剧的地位,喜剧连次要的还说不上,仅萌了喜剧的幼芽罢了;而它的任务,也不过是插科打诨,以为笑资,到后来渐趋成长,方与悲剧一样,也每年举行竞赛。

固然喜剧同样起源于祭典,我们却不能忽略两点值得注意的事,即:

(1)为什么悲剧喜剧不同时蓬勃(喜剧在纪元前470年左右始盛)?

(2)由悲剧到喜剧的桥梁在哪里?我们不能不稍加以议论。

我以为关于第一,与当时的希波战争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异大有关联。民主主义初抬头,“贝里克时代”(465—459 B.C.)出现,这一政权需要代言人,卫护新政权、新制度的自由市民,也需要代表他们的意识的文艺。那一位参加过麦拉松(490 B.C.)、萨拉米斯(Salamis War,480 B.C.)两次大胜仗及忒拉契亚(Thracia,476 B.C.)战争的埃斯库罗斯,正适逢其会,用宗教的热情描写高尚的事情,悲剧的内容与形式也恰适合于当时的情势;而讽刺政教和习俗,调笑贵人和公民的喜剧,绝不会在那时成长,而尤其蓬勃的。

关于第二,宗教组织的基础因民主主义及哲学思想的发达而动摇,“贝里克时代”过去不久,这个盛极一时的建筑在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上之雅典国家,又为多年的劲敌斯巴达(Sparta)所败(斯巴达雅典战争为431—404 B.C.)。国势渐衰,人心浮动,所以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已不能保持过去那个样式了,也许有意地降低品格而描写平凡褴褛的人和事,更不自觉地渗进了喜剧的成分。这悲喜剧的雏形,便成为到喜剧之路的桥梁。保守的阿里士托芬虽尽量攻击讽刺欧里庇得斯,却又不自觉地继承了他处理事物的手法,由这一点可以证明,这实为时代精神、国家制度、社会意识所
使然。

于是跟三大悲剧诗人一样,喜剧的伟大作者,阿里士托芬(Aristophanes,448—380 B.C.)便际会了相宜于他的天才的时机了。

他的生活不能知道得详确,据说是纪元前446年(一说448 B.C.,一说451 B.C.)生在库达塞那翁(Kydathenaion)乡,他的父亲名斐力普(Philip),由他的剧中时常谈起乡村生活的乐趣,从而推断他童年时代多半消磨在雅典郊外。据说他的生活很富裕,因为他在阿其那(Aegina)岛上有不少土地,从而有说他的出生地就是阿其那,又有说不过后来去住过些时,是为了承继田产或接受官家分配的田产。据说他一生写了喜剧四十四部(有说五十四部),当中有四部在古代就发生了问题,不知是否他作,总之他的剧作生涯有四十年之久。传说他的第一部喜剧为《宴会》,于纪元前427年上演,得次奖,也许因为太年轻,缺少经验,没有照当日习惯亲导该剧之故。

第二部喜剧为《巴比伦人》,纪元前426年上演于“城内酒神节”(City Dionysia),看那个节目里的观众有很多是由外邦跑来的,甚至有友邦使节在内。他还是抱着青年诗人常有的高压手段,于是被当时的群众领袖克勒翁(Cleon)控告侮辱雅典公民权(这条有人认为不确)。他常用他人名义发表东西,大致是为免惹政治的纠缠吧。他在纪元前380年死,最后的剧作为纪元前388年发表的《富人》,过后还替他的儿子阿拉洛斯写了两个剧本,想把他这儿子当作一个诗人介绍给雅典人。他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承祖父名叫斐力普斯(Philippos),次子叫阿拉洛斯(Araros),第三子叫斐力特洛斯(Philitairos)或叫尼珂司托拉妥(Nicostratus)。诗人自己是个秃子,其他情形,不能知道。

现存作品仅十一部,依年代顺序及内容性质可分列为三期:

第一期(425—420 B.C.)内容性质,极端放肆的讽刺剧,计有:

(1)《阿卡尼人》,此剧纪元前425年出演。

(2)《骑士》,此剧纪元前424年出演。

(3)《云》。

(4)《蜂》,此剧纪元前422年出演。

(5)《和平》,此剧纪元前421年出演。

第二期(420—400 B.C.)内容性质,讽刺政治尚留若干余地的讽刺剧,计有:

(6)《鸟》,此剧纪元前414年出演。

(7)《里西斯特拉忒》,此剧纪元前411年出演。

(8)《地母地女节》,此剧纪元前411年出演。

(9)《蛙》,此剧纪元前405年出演。

第三期(400—388 B.C.)内容性质,没有个人的讽刺而有整体的讽刺的讽刺剧,计有:

(10)《女公民大会》,此剧纪元前392或389年出演。

(11)《富神》,此剧纪元前388年出演。

以上所列,属于初期作品的,大都强烈地带有所谓“古喜剧”的调子,就是对政治社会予以露骨的讽刺;到后期渐趋缓和,接近所谓“中期喜剧”的调子,以华美而自由的诗风自成一家,不过如不熟悉雅典当时的社会状态,便难理解他的作 品。

希腊的喜剧原可分古、中、近三期,阿里士托芬是古期喜剧的代表作者,旁的四十多位古喜剧家的作品,只遗下一些残诗和二百七十五个剧目。这些残诗还是经他人引用才留存下来的,剧目也不过是总数的一部分,就连阿里士托芬的作品也只留下了四之二三罢了。由旁人的残诗里,我们只得到一个论断,便是当时喜剧所采取的戏剧形式、装束、诗体、人物,所讽刺的对象和滑稽的观点,都大致相同;剧里大致都含一些猥亵成分,想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情欲横流,崇拜邪教的反映;同时戏剧的根源——祭酒神的仪式,跟求生产繁荣和祈春情勃发有关,出发点是在于古代人的Phallicism(崇阳主义),Dithyrambos本就是“崇阳教曲”,所崇拜的Phallus神,便是崇拜狄奥尼索斯神的原型,淫猥的形体和言辞,自然在喜剧中保有,因为写喜剧的人都是自由思想者,不大有顾忌的心情和严肃的观念,任意描写,何况这淫猥还是当时的风习。

中期喜剧初起于纪元前400年左右,结构比古喜剧较为完整,所讽刺的多为古代神话和当时诗人,但是我们只有他们后来的间接知识,少许琐碎的断片,不能予我们以完整的观念,在此无法多加论述。

近期的所谓新喜剧,倒有一位代表作家米南德
(Menander,342—291 B.C.),所作剧百数十种,可是留下的断片也只有六章,致同样无法详述。他是中期喜剧家,是以优于性格描写著称的阿勒克斯(Alexis,350—290 B.C.)的侄子,同时是哲学家爱匹格罗斯(Epikuros,341—270 B.C.)的好朋友,因之在他的作品中可找到其叔其友的思想和趣味。他的作品没有音调,但他的情节是模拟真实的生活,多用恋爱为题材,人物则有各式各样的人,有矜夸的,有愚蠢和懦弱的,如严父荡子、巧妇狡奴,世间所常有者尽有。新喜剧确实改变了以往的道路,描写人情,描写机诈。米南德明了戏剧技术,又了解人类,他的作品的影响,不只及于罗马的蒲拉图斯和泰伦斯,甚至及于近代的莫里哀和莎士比亚。

由此可以说,希腊的喜剧是赖阿里士托芬使其成长,米南德使其完成。假使说阿里士托芬在喜剧的领域上等于在悲剧领域上的埃斯库罗斯或索福克勒斯,那末米南德便等于欧里庇得斯。只是悲剧在欧里庇得斯之后即无嗣响,喜剧却传得很远。这并非是有幸和不幸,完全因为时代精神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所使然。悲剧隆盛时喜剧不能隆盛,因为悲剧有国家提倡,有高贵富裕的贵族和自由市民支持;喜剧并没有这些助力,同时也就因此,喜剧较能反映几分非统治阶层的意识,接近于大众,更接近于后代。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正文/董每戡

图片/侵删

    新 书 推 荐   

《西洋戏剧简史》

董每戡 |著

北京出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