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26 秦始皇的先祖,是如何走下高原,抵达关中的?

 泥土清香 2019-11-10

秦国六百年历史上,曾有过一段连续三代宗主战死的黑暗时期,不过对于秦人来说,那是黎明前的黑暗,渡过那段最为艰难的日子,秦人将迎来一段腾飞的光辉岁月。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之后,秦人获得了伯爵的爵位,秦人得以立国,一跃成为西陲乃至关中举足轻重的诸侯。

周朝的诸侯分为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公爵、侯爵拥地百里、伯爵拥地七十里、子爵、男爵拥地五十里。

以第三等的爵位伯爵而言,秦国的爵位,比楚国的子爵(第四等)要高,但是比五个公爵国和若干侯爵国,又显得偏低,秦人的爵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看秦人受封的地盘,在岐山以西,这里包括高原上的领地,也包括关中西部平原地带,也就是今甘肃天水到陕西宝鸡一带,地方可真不小。

秦人的宗主秦开在受封伯爵前,已经将都城从秦邑东迁到汧邑,取得高原上的领地秦人不在话下,不过这关中西部,岐山以西的土地,还需要他们用武力夺取。

关中岐山以西这片土地,秦人的祖宗秦非子曾经在这里帮周孝王牧马,此处是汧河与渭水交接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绝对是牧马和居住的好地方。

这块好地方原本是虢国的封地,但是虢国东迁之后,只留下部分虢国宗室镇守,这里又称为西虢。西虢人只是虢国的一个分支,其战斗力无法与东迁的虢国相提并论,因此西虢在犬戎的侵扰下,控制的领土已经有限。

周平王将这里封给秦国,意思是要削弱与他对立的虢国(虢国立周携王为天子),同时周平王也不希望犬戎人占领该地,才将此处大好地方封给秦人。

图-封伯爵后秦国的形势

秦人如果要占领这块肥沃的土地,就必须战胜西虢,并且赶走犬戎。获得周朝伯爵爵位之后,秦开并未志得意满,他时刻准备率领秦人,走下高原,向这块宝地进发。

公元前766年,秦开在获得伯爵之位四年后,率领数百军队,到达祖先秦非子牧马之地。这里是汧河与渭水交汇的地方,草原之上的空气格外清新,那一株株小草长的格外茁壮,比高原上的气候好多了。

秦开和其他秦人闻着绿草的清香,都被这美景所吸引,战马则停留下来,轻松地吃起新鲜的绿草。一匹战马在咀嚼的时候欢快地甩甩马头,一切显得那么优美,人马与自然融入一体。

微风将秦开的黑发吹起,这位秦人宗主,昔日被视作西戎而与犬戎苦苦纠缠,如今已经是周王朝的伯爵,意气风发,他触景生情,对其他秦人道:“天子赐这肥土与秦,我秦人便笑纳,哈哈哈…”

周围的秦人闻言,个个振奋,跟着宗主一起大笑,秦人,真的要苦尽甘来了吗?

正当秦人个个热情高涨时,远处一声刺耳的口哨响起,打破了秦人的美妙幻想。

口哨声正是秦人的死敌犬戎的集结号,之后便是群马“得得”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以秦人牧马的经验,他们立即得出结论:自己已经被犬戎包围,且对方的马匹可能是自己五倍以上的数量级。

原来烽火戏诸侯后,在周朝勤王大军来到镐京之前,犬戎虽然撤离了镐京,却并未立即全部返回高原。犬戎随后又对关中其他地区进行了大肆掠夺,很多周朝分封的诸侯,如毕国(战国七雄魏国的先祖)等诸侯,纷纷宣告灭国。

后来周平王东迁,秦人受封伯爵,犬戎人早就料到秦人会来占据岐山以西这块周天子分封的土地,因此在这里伏击秦人。

犬戎包围秦人之后,没有浪费一秒钟时间,直接开始雷霆攻势,对于犬戎来说,秦人这个宿敌,只有灭之而后快。

接下来就是惨烈的搏杀,秦开带领的秦人,在这一次战争中全军覆没,秦开也魂归西天,与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为犬戎所杀。

秦开战死,他死后也得到了秦襄公的谥号,此后在秦邑即位的是秦开年少的嫡子,是为秦文公。

图-封伯爵后秦国的形势

秦文公是一位很有福气的国君,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均为犬戎所杀,那段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即将成为往事,秦文公时代,秦国将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秦文公即位之时,关中的形势正发生剧变。杀死秦人三代宗主的犬戎部落,似乎顷刻间从历史上消失了。

犬戎其实是一个游牧民族联盟,它类似于另一个游牧民族联盟匈奴,各个犬戎部落以某种形式联合在一起,对抗强敌,共同发展。

犬戎联盟的最大敌人,当然是周人,几百年前犬戎将周人赶下高原,想不到周人在关中建立了更为强大的周朝。

此后犬戎对西周王朝一直处于劣势,周王经常御驾亲征,跑上高原来征讨各路犬戎。正是这种对周军的劣势,造就了这一时期犬戎各部落的异常团结。

几年前西周王朝土崩瓦解,周平王东迁,犬戎一时失去强劲对手,那根紧绷的神经松弛了,犬戎各部落一夜之间分道扬镳。

大荔戎、亳戎、荡社戎、彭衙戎、邽戎、冀戎,这些西周时代没有在史书上出现过的民族,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全都冒了出来,就是犬戎分裂的结果。

一部分犬戎部落,见关中已是无人控制区,决心下山统治周朝遗民。而山上的犬戎部落,也分裂各自为政,陇山以东最大的犬戎部落是义渠,这个部落直到战国后期才被秦国彻底解决。

犬戎部落联盟的瓦解,对秦人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秦文公即位伊始,便迅速整顿军马,准备下山占据周平王所封的土地。

这时候东周王朝呈现周平王与周携王二王并存的局面,全面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东方诸侯根本无暇顾及关中的局势,确实是秦人下山争夺关中的好时机。

公元前763年,秦文公即位第三年,便迫不及待统领七百秦族男丁,来到了汧河与渭水交界之地,也就是他祖先牧马,他父亲战死的地方。

秦文公率领秦人下山,纵然前方随时有死亡的威胁,也要勇往直前,此时的秦人,并不知道犬戎已经瓦解,秦人最大的敌人已经不复存在。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秦文公来了,就没打算再走。他在这里筑了一座城,叫做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这座古城后来与一个著名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有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

陈仓附近盘踞有少股犬戎部落,秦文公此时的实力还不强,打得赢就率军猛击,若对方强悍就撤回陈仓坚守,总之壮志未酬绝不回高原之上。

图-秦文公迁都陈仓后疆域

不过秦文公可不是只会动粗的一介武夫,他在修筑城池,与犬戎部落作战之时,台面上依然有一套光鲜的做法。

虽然周平王将岐山以西,包括关中的一部分封给了秦人,但此时还有一个周携王,秦人对脚下这块土地的占领,很难说完全合法。

因此秦文公对外宣称,这是周天子赐予的土地,并且象征性地请高人进行占卜,得出一个预想的结论:这里适合建都。

历史上许多雄才伟略的国君,通常武力和政治两手抓,秦文公正是这样一个国君。

在一个寂静漆黑的夜晚,陈仓北部的天空划过一道流星,一颗陨石从天而降。惊起野鸡鸣声一片,有传闻是仙鸡降临,后来这里发展成了今天的陕西宝鸡市。

秦文公听闻有这种奇事,亲自带人去寻找那仙鸡,仙鸡当然没有找到,陨石倒是找到一颗。

这块陨石如西瓜般大小,表面呈现烧蚀产生的黑色熔壳,且边角圆滑,没有任何空洞和裂缝。发现仙石的人不敢亵渎这奇怪的仙石,领着秦文公来观看。

秦文公带领众人赶到仙石所在之处,众人走进这仙石,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秦文公和众人的配剑和其他青铜兵器突然像长了腿一样,不肯靠近那仙石。

越逼近那仙石,兵器们越发反抗强烈,强力向外奔逃。众人皆大惊,他们不知道陨石中含有强烈的磁性,与青铜器产生排斥力。

秦文公令所有人放下兵器原地等候,自己也摘下佩剑,小心翼翼走进那仙石。他手摸着仙石,感觉光滑而冷冰。

秦文公低声道:“仙人莫惊,吾等并无恶意。”

如此宝石,秦文公当然不会放逐野外,他用尽力气搬起仙石,觉得这仙石比一般的石头重数倍,秦文公更加如获至宝。

秦文公修建了祠院,供奉这块仙石,因为是在新都陈仓发现的,因此命名为陈宝。

得到宝石,仅仅供奉起来是不够的,善于做宣传的秦文公,再一次对外宣称:秦国陈仓得到了宝石,是上天赐给秦国的礼物,证明秦国在陈仓建都有天上神仙的支持。

经过秦文公一番宣传和造势,当地的周人,也逐渐习惯为新来的秦人所统治。

秦人继续修筑他们的新都,修建城池需要大量木材,秦文公派人砍伐附近的大树。此时汧河与渭水之间既有大片的草场,又有河流密林,是风光秀美的好地方。

秦人在砍伐一株千年大梓树的时候,大树里面居然窜出一条大青牛,大青牛受惊而跳到附近的河水中。可见汧河和渭水之间当时秀美的原生态风光,确实是现今不能比的。

就在秦人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占领关中西部时,又有好消息从东方传来。

公元前760年,秦人下山建都三年之后,东方传来一个消息:晋文侯攻入虢国,将周携王弑杀,洛邑的周平王成为东周唯一的天子。

这一消息对于秦人来说,有三大利好。

一是周携王死了,那么秦人这个周平王所封的伯爵,就名正言顺、言之确确,再也没有任何挑战。

二是关中的另一头,虢国经此打击,对于关中的争夺力度肯定会大为减弱,在有爵位的诸侯中,秦人有机会独享关中。

三是虢国若衰败,那么虢国留在关中西部的宗室(俗称小虢或西虢)就是失去大宗的庇护,成了秦国的板上鱼肉,秦国随时可吞并西虢。

总之,此时的关中,东方诸侯无暇顾及,犬戎部落又分裂了,秦人迎来了历史性大机遇!

秦文公建城防御各路犬戎,稳固住根据地之后,不急于向东抢夺土地,而是聚集周朝的遗民。

岐山以西周朝的遗民,其实就是西虢人管辖的百姓。由于西虢人式微,他们被犬戎人打怕了,实力无法与犬戎抗衡,因此他们的百姓就没有了政府军的保护。当地百姓普遍采取犬戎没来则自发组织哨岗,犬戎来则小规模抵抗或者群体躲避,来对付入侵的犬戎。百姓既恨犬戎的侵扰,又怨西虢国不争气。

秦文公利用西虢百姓希望依附强有力诸侯的心理,笼络西周遗民。秦文公的口号是:“军民共存亡,一起讨犬戎!”

被犬戎欺凌了几百年的西虢百姓,一直都盼望有一个强力诸侯出现来保护自己,秦人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

因此,不少周人遗民投在了秦国的大旗下。周朝的百姓,本身具有尚武精神,他们中的青壮年纷纷加入秦国军队,秦国的军事实力,得以大幅加强。

随着周朝遗民的支持,秦国在关中西部终于扎下了根基,成为一方有实力的诸侯。

公元前750年,秦文公下山十多年后,秦国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张到了岐山,不只是岐山以西,他们甚至越过岐山,到达岐山以东。

按照周平王的分封,秦国可以占有岐山以西的土地,那么岐山以东,秦国在法理上就不能去占领了。

秦文公向天下宣告,我们已经占领了西周所封的土地,至于岐山以东,我们虽然也占领了,但我们会还给周王朝。

由于东周王朝不可能派兵来接收岐山以东的土地,那么秦国占领的所有关中土地,名义上虽然岐山以东还是东周王朝的,实质上却是秦国国土。

秦文公之所以这么小心谨慎,宣称岐山以东是东周的,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难免东方诸侯管闲事,反正实惠已经被秦国占了,口头的说辞有那么重要么。

秦人从受封伯爵,到占领岐山以西的土地,大概只用了二十年。也就是这二十年,秦国已经跻身二流诸侯之列。秦国三代宗主皆被犬戎所杀,在秦文公时代终于乌云散去,成为显赫一方的诸侯。

进入春秋时代,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即将展开。秦国能在春秋初年跑赢那几个日后的强劲对手楚国、晋国、齐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