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陈光林诗歌印象

 娜视花开 2019-11-10

注:陈光林诗人寄我《草原情思》《永远的草原》《啊,草原》几本诗集,我写了一篇诗评随之寄给陈老师也不知收到没有?在此转同行的文章以此追忆陈光林老师的高尚情怀。望陈老师看到联系15811173378   我一直北漂北京)

草原情思:爱到春潮滚滚来

----陈光林诗歌印象

  2001年至今,陈光林先后创作出版了8部文学专著,如《草原情思》、《永远的草原》、《啊,草原》、《天歌》、《仰望》等诗专集,《忘不了我的草原》歌词专集等。值得一提的是,他这些充满灵性的诗作品,多数是以草原文化为背景创作完成的,不管从欣赏还是从批评的角度看,它们中大部分都有着相当的诗艺水准,有着丰富的可读性。诗作纯正的质地,容纳了极有价值的个人体验,使草原诗独树一帜,开启一派新气象,令人从中体悟出诗人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写草原文化而知名的诗人,陈光林的诗,独辟草原文化蹊径,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诗人与广袤丰饶的草原作心灵对话,像一位精神的牧人,用真情关切的文字为世人呈现了一个美目流盼的大草原,并成体系、有续章,正持续地构建着草原文化诗学,为圣洁天然的草原绘制着精神地图。诗从草原来,宛如给当代诗坛送来一袭亮丽清新的草原晨风。
  因为与草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陈光林对这圣洁的天堂草原情深意切。草原博大的文化成为他自由挥洒文学青春的灵性之地,他的歌唱饱含着草原的血液和体温,因此,草原文化对诗人陈光林来说是给养、是乳汁,他的心中永远充满着对草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用一颗赤子之心放歌草原,陈光林的诗词多展现草原之美、山水之美、文化之美、人情之美、民族风情之美、母爱之美等。从地缘上讲,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自然环境优美,草原文化浓郁,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耳濡目染、深谙诗词韵律的陈光林经历了草原民族文化的涤荡,形成了一颗草原文化心,滋长了挥之不去的草原情愫。他不仅将草原文化的古典、现代体现在创作中,而且还汲取多种文化给养,融入升华到以草原文化为中心的诗作品里。他从草原的天然、天籁、天香、天情、天高、天星、天愿、天歌视角入世,畅言草原的自然美学说、人性美学说、民族风情美学说,这种鲜明的艺术特色,使诗作品猎猎生风,如《仰望高原》、《大青山》、《蒙古高原》、《祝福草原》、《乳香飘飘》等。诗人把草原的精神要素融入诗作中,咏唱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草原”恋歌。从精神永存的蒙古包,日月同辉的大草原,现代科技文明的神舟航天城,历史长河里的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到厚德载物的草原文化等,明显可辨陈光林用纯真的情感景仰和热爱着他的精神圣地——内蒙古大草原。
  陈光林的诗歌于自然、人性、精神、意志的诉求中升华到信仰的高度,在诗的灵魂上附生了草原的人文关爱和精神气韵。其可贵的诗品质,是把精神的髓汁融渗到当下草原生态和现实的理念里,具有生动的现场感。从叙事、抒情到情感礼赞,从生命的个体到精神的族群,呈现出难能可贵的诗品质:草原是心灵的草原,信仰是精神的信仰,启人思索。似乎,陈光林要与草原万事万物作生命的沟通与追问,他要撤除阻碍草原被外界了解的垒堵,对草原作全景式的展示,让草原在心灵的天野里与你交流。由此可看出陈光林诗的品质在于一种近距离的文化眺望,把草原魂展现得熠熠生辉。
  如果梳理陈光林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牧民、骏马、蒙古包、羊群等草原意象,占据了他诗歌的绝大部分。一位诗评人曾这样说过:“诗歌的最高境地可能和华美、艳丽、五彩缤纷关系不大,但真正的诗歌就是掷地有声。”读陈光林的诗,就好比茫茫大草原上一匹无缰的奔马,一旦坐上马背,就会被深深吸引。陈光林的诗朴素、干练,有一种宁静之美,因了其对草原深刻的关注和体察,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与悲悯油然而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颂扬和对大自然的感激,成为陈光林诗歌的永恒主题,这基于诗人对草原文化的谦恭,是需要真善美作底蕴的。
  陈光林在诗歌表达上的独到之处,就好比一个农民,当致富的暖流冲向中国新农村,当人们一拥而上种植西瓜时,他则独具匠心植上了芝麻。几年下来,陈光林的作品创作和发表量相当大,文化草原成为他文学创作的精神家园,这些以草原为题材的诗作品数量丰富,质量平稳,这是一个成熟诗人的主要标志。与其说草原文化成就了陈光林的诗作品,不如说,这种难能可贵的吟唱,给草原文化增添了斑斓多姿。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