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齐家平国 2019-11-10

东晋前期不是士族权臣作乱(王敦之乱),就是归附流民反叛(苏峻、祖约之乱)。晋室南方乱,五胡在北方乱,否则总该有一个人站出来一统南北。

东晋中期,晋朝出了个桓温,先后三次北伐,第一次进入关中,击败前秦,最后因后勤问题退回荆州;第二次北伐中原,击败羌族首领姚襄,收复中原诸郡,但是一退兵,打下来的地方又被敌人抢回去;第三次北伐前燕,桓温在枋头被前燕慕容垂击败,大败而归。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晋末出现个刘裕,先后进行了两次北伐,第一次灭掉了南燕,彻底消灭了慕容鲜卑(北燕不是慕容氏建立的)。第二次北伐灭掉后秦,使得羌族退出历史舞台。刘裕两战胜两族,占有天下七分之地。

同样是北伐,刘裕、桓温的最后结果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若从成果来说,刘裕要远远强于桓温。若从双方所处的局势、北伐目的、行军路线三方面来分析,正是桓温与刘裕的不同,造成了俩人取得不同战绩。

东晋局势的异同

一、桓温:东晋世家正值巅峰,频频出手制衡桓温。

庾翼、庾冰死去之后,何充为了夺取庾氏在长江上游的权柄,将桓温推上前台。他所处的时期正是世家门阀势力的上升期。桓温在347年以攻灭蜀汉为契机,逐步掌控荆州,桓氏在长江上游站稳了脚跟。

桓温想将自己的权柄伸入长江下游——建康,他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试问偏安一隅的东晋,还有比北伐更好的理由吗?桓温在永和五年(349年)上书建康,请求自己率军北伐。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无论桓温是真北伐还是假北伐,建康士族都不可能答应他。保持权力平衡是东晋士族的共识,绝不允许出现一家独大的状况。当初庾氏占据荆州,其他士族联合起来与之抗衡,桓温所处的局面就如同当年的庾氏。

桓温上书北伐后,建康的士族就有了应对之策。先是抬出褚太后的父亲褚裒,让其主持北伐,率先拿下北伐大义。可惜褚裒能力不足,北伐以惨败告终。回到建康后,他本人也觉得对不住枉死的东晋男儿,郁郁而终。

朝廷不得已又抬出殷浩,希望他能抗衡桓温。殷浩一开始不愿意北伐,找个借口拖延。桓温立即移师武昌,这是警告殷浩:你不北伐,我来!

吓得殷浩想出镇地方以躲避桓温,不过被王彪之阻止。殷浩不得已在永和八年开启北伐。殷浩两次北伐同样失败。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桓温以殷浩北伐失败为借口,立即上表朝廷要求严惩殷浩,殷浩被贬为庶人。士族弄出俩人,俩人接连失败,士族再也没阻止桓温北伐的借口了。

虽没有人阻止桓温北伐,王氏、荀氏、谢氏、庾氏等不会暗中破坏,但暗中“不配合”还是有的。桓温第一次北伐甚至不能完全控制军队,顺阳太守薛珍明目张胆抗拒桓温的命令,哪怕他最后取得胜利,也被桓温杀掉。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一》

顺阳太守薛珍温径进逼长安,温弗从。珍以偏师独济,颇有所获。及温退,乃还,显言于众,自矜其勇而咎温之持重;温杀之。

二、刘裕:东晋士族实力被削弱。

刘裕掌权的时代与桓温不同。东晋先有王恭、司马道子争权,彼此兵戎相见,继而引发孙恩之乱。这两场内乱都造成东晋士族势力大幅度减弱,一个是士族(包括皇族)所控制的军队受到损失,一个是士族子弟在战乱中遭受重创。

以陈郡谢氏为例,谢琰(谢安的儿子)以及长子谢肇、二子谢峻在孙恩之乱中遇害。吴兴太守谢邈、黄门侍郎谢冲以及谢氏女婿王凝之(王羲之次子,妻子谢道韫)以及四个儿子也遭到杀戮。

《晋书·列女传·谢氏》

及遭孙恩之难,举厝自若,(谢道韫)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士族子弟在孙恩之乱受到的打击,势力不再强盛,刘裕在政治上便少了掣肘。

若说孙恩等为刘裕减少了政治上的阻力,桓玄则为刘裕扫平了军事的阻碍。

北府兵一开始掌控在刘牢之手里,桓玄先以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剥夺了他的军权。不久刘牢之便自杀,桓玄又杀害高素、竺谦之、刘袭、孙无终等人,这些人都是刘牢之旧将,即北府兵高层。

虽北府兵高层被扫灭一光,但桓玄仍需要用北府兵,因此中层将领刘裕有了出头之日,被桓玄拉拢并委以重任,北府兵聚集到刘裕麾下。这才让刘裕才有了击败桓玄、扫灭卢循的军事实力,为之后的北伐奠定基础。

《晋书·桓玄传》

玄又害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谦之从兄高平相朗之、辅国将军刘袭、袭弟彭城内史季武、 冠军将军孙无终等,皆牢之之党,北府旧将也。

《宋书·本纪一》

桓玄从兄修以抚军镇丹徒,以高祖为中兵参军,军、郡如故。

注:丹徒即镇江,也就是北府所在的京口。桓修镇北府,将刘裕任命为自己的二把手(中兵参军),这是桓玄对北府兵的拉拢。

刘裕少了士族的牵制,又掌握战力极强的北府兵,他的起点虽然比桓温低,北伐开局却要比桓温强上不少。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桓温、刘裕北伐目的不同

桓温、刘裕虽说都是北伐,两者目的却不尽相同。双方北伐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揽权,不同点在于桓温是为了自己,刘裕自己以及麾下的北府兵都希望北伐。

桓温手下大多为士族子弟,诸如袁乔(陈郡袁氏)、郗超(高平郗氏),谢安、谢玄也曾进入桓温军府中任职。士族子弟不愁官位升迁,他们用不着以军功来换取权位。

刘裕的北府兵则不同,他的手下大多出自庶族、寒族,诸如何无忌、魏咏之、檀道济等。东晋的九品中正制,让这些庶族出身的人根本做不到高位,甚至有的人只能为吏。正是晋末混乱的环境,给了他们加官进爵的机会。

手下有这些渴望通过军功换取权位富贵的人,哪怕刘裕自己不想北伐,也必须北伐,否则这些人就不会支持刘裕。

《宋书·武帝纪一》

凡同谋何无忌、魏咏之、咏之弟欣之、顺之、檀凭之、凭之从子韶、弟祗、隆与叔道济、道济从兄 范之、高祖弟道怜、刘毅、毅从弟籓、孟昶、昶族弟怀玉、河内向弥、管义之、陈 留周安穆、临淮刘蔚、从弟珪之、东莞臧熹、从弟宝符、从子穆生、童茂宗、陈郡周道民、渔阳田演、谯国范清等二十七人。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桓温北伐一是为了增加威望,二是为了让桓氏进入未曾掌握的豫州、兖州、扬州、徐州等地,因此北伐胜利与否对桓温不重要(当然胜利更好),桓温主持北伐的过程才是关键。

刘裕北伐也有增加自己威望的目的,不过主要目的还是获得军功,带着手下诸将升官发财,因此必须胜利,毕竟胜利才有军功。

双方目的不同,军队蕴含的士气、爆发的战斗力自然不同,为别人作战和为自己作战,这是两种精神状态。这也是北府兵战斗力强的原因:内心渴望改变自己地位。

桓温、刘裕北伐路线的选择

一、桓温北伐

桓温第一次北伐在永和十年(354年),仅隔两年(356年)桓温便开启了第二次北伐。但第三次北伐却到了十三年之后的太和四年(369年),之所以时间间隔如此之长,主要是桓温吸取前两次北伐失败的教训,想要获得徐州、兖州的权力后在开启北伐。

前两次北伐给了桓温什么教训——后勤的重要性。

桓温前两次北伐,都是自己率军从江陵出兵,因为桓温的势力仅能控制荆州等长江上游。到了第三次北伐,桓温已经能让豫州刺史袁真配合一起出兵,这是桓温势力扩大的表现。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另外从前两次北伐(江陵出兵)与第三次北伐(兖州出兵)出兵地点的变化,可以看出桓温的势力已经发展到长江下游。

《晋书·桓温传》第一次北伐:

温遂统步骑 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第二次北伐:

桓温自江陵北伐,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河上,自帅大兵继进。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第三次北伐

大司马温自兗州伐燕。

《晋书·桓温传》

以温领平北将军、徐 兗二州刺史,率弟南中郎冲、西中郎袁真步骑五万北伐。

桓温经过三次北伐,将荆州、豫州、徐州、扬州的刺史都纳入桓氏手里,自己又都督中外军事,将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因为如此,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失败后还能废立晋帝,桓氏势力已经将建康彻底包围,桓氏在晋朝内部已经没了对手。

也正是桓温第三次北伐失利,使得王氏、谢氏、庾氏敢于反抗桓温。庾氏更是武力反抗桓温,结果被桓温剿灭,大部分庾氏都被桓温杀掉。

谢安、王彪之、王坦之等哪怕明里附和桓温,暗中依然联合起来抵抗桓氏。桓温如此大的权势还遭到士族强烈抵抗,从中可以试想下桓温早期北伐所面临的阻力之大。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五》

免新蔡王晃为庶人,徙衡阳;殷涓、庾倩、曹秀、刘强、庾柔皆族诛,庾蕴饮鸩死。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了解了桓温受到的阻力,便明白他想要北伐只得依靠桓氏的荆州。无论古代任何时候,战争中最难的都是如何保障后勤运输的顺利。

后勤运输分水运与陆运,水运既省力快捷,运送量又大,要比陆运强太多。可惜从荆州到北方除了沔水、汉水一段河道可以利用外,其他地方的只能靠陆运补给。

桓温第一次北伐关中,关中地势十分险要,陆运补给极其困难。因此桓温采取的是“因粮于敌”的策略,“因粮于敌”的意思是己方军队不带粮草或只带极少的粮草,到敌方境内后就地获得补给。

这个“就地获得补给”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当地居民手里抢夺,二是收割敌方田地里的粮食(当时各个势力都有屯田)。

桓温北伐是为了收取人望,关中居住最多的仍是晋朝遗民,他自然不能从他们手里抢夺粮食,因此桓温只能采取第二个办法,夺取前秦田里的粮食。可惜这一点被前秦苻健识破,实行坚壁清野战术,桓温得不到补给,虽然胜利了几场,但后继无力,只得掠夺一些人口后率军返回。

《晋书·桓温传》

初,温恃麦熟,取以为军资。而健芟苗清野,军粮不属,收三千余口而还。

第三次北伐前,桓温已经取得徐州、兖州权力,他便希望利用江淮中充沛的水资源来运输补给,但他选择了错误的水道——汴水。

出发前,郗超认为“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水浅有两个弊端,一是会阻碍水船航行。另一弊端,水浅意味着敌人能轻易截断水道,哪怕船队顺利通过后,敌人可以轻而易举堵住桓温的归路。郗超建议桓温改道是十分正确的,可惜桓温没有听从。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河道不畅,桓温补给运输就困难,若大军北上,粮草却跟不上很可能让士兵失去斗志而大败。结果也正是如此,桓温在北伐前燕的前期作战中,屡屡取得胜利,打得前燕太傅慕容评“大惧,谋奔和龙”,都想跑路了。

前燕慕容垂看出桓温后勤补给的问题,先命令豫州刺史李邽“帅州兵五千断温粮道”, 这粮道也是桓温水军航道,就是郗超所说的“水浅”地段。

粮道被堵,桓温水军的归路就被堵住了,最后桓温“粮储复竭,又闻秦兵将至,丙申,焚舟,弃辎重、铠仗,自陆道奔还”。

桓温两次北伐都因补给问题而失败,补给难以运输在于错误的行军路线,这是他北伐战略中的最大失误。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二、刘裕北伐

桓温的基本盘是荆州,所以他只能依托荆州来北伐。刘裕的基本盘是北府,也就是江淮诸地。刘裕对江淮水道有着天然控制权。

刘裕北伐南燕十分类似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同样是先用舟师走一半水路,然后士兵下船改为陆路行军。刘裕面临着与桓温同样的境地——补给运输乏力。与桓温不同的是,刘裕的对手慕容超是个蠢材。

南燕听到刘裕出兵后,大将公孙五楼建议慕容超“刈除粟苗,坚壁清野以待之”,这与当年苻健对抗桓温的法子一样,慕容超却不听从。

刘裕深入南燕境内,看到满地粮食高兴坏了,举手指天说“吾事济矣!”这话既表明了刘裕曾经的担心——粮草不济前途堪忧,也表明了刘裕的自信——有了粮草,慕容冲手到擒来。

充足的后勤不能保证一定会取得战争胜利,但没有后勤支援的军队大多会战败。俗话说:“兜里有粮,心中不慌”,战争同样如此。

北伐后秦,刘裕选择利用黄淮水道来运送补给。刘裕从徐、扬出兵攻打关中,虽然在直线距离上比桓温从荆州进入关中,要远上不少,但因为有充足的水道,刘裕能节省更多的时间与人力。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江淮间遍布水道,淮水、淝水、泗水、巨野泽等等。刘裕剿灭南燕势力后,东晋水军在江淮畅行无阻。巨野泽与黄河相连,刘裕水军可以从巨野泽开凿水道进入黄河,然后沿黄河逆流西上,进入关中。

刘裕以王仲德为前锋,负责开凿巨野到黄河的水道,以此来保障北伐大军的后勤路线的畅通。刘裕则坐镇彭城,亲自负责后勤运输。

北伐前,刘裕制定的目标是诸军汇集洛阳,然后在一起进入关中。因为刘裕带着后勤补给走在最后,前面军队走得太远很可能因补给问题而失败。

大将王镇恶便差点失败。王镇恶拿下洛阳后,继续西进妄图拿下潼关,结果潼关被后秦重兵把手,王镇恶被阻挡于潼关,又不断被敌人骚扰加上没了粮食,只得向刘裕求救。

可这时候刘裕率领的后勤大军,正与北魏对峙于黄河,根本脱不开身。还好王镇恶从当地百姓那里得到了粮食,否则刘裕的北伐同样可能因补给问题而功亏一篑。

《宋书·王仲德传》

仲德率龙骧将军硃牧、宁远将 军竺灵秀、严纲等开钜野入河,乃总众军,进据潼关。

《宋书·王镇恶传》

方轨长驱,径据潼关……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 送义粟,军食复振。

初,高祖与镇恶等期,若克洛阳,须大军至,未可轻前……而军又乏食,驰告高祖,求遣粮援。时高祖沿河,索虏屯据河岸,军不得前。高祖呼所遣人开舫北户,指河上虏示之曰:“我语令勿进,而轻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军?”

刘裕正是借助黄淮水道,保证己方后勤补给的流畅,才能够远伐关中,一举灭掉后秦。若他没有选择合适的路线,很可能会重蹈桓温的覆辙。

桓温与刘裕的能力谁高谁低不好评判,但刘裕手下大将绝对要强于桓温手下。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为自己拼命和为别人拼命,是两种状态!

为何桓温三次北伐失利,刘裕两次北伐能有七分天下?

结语

无论桓温是为了揽权也罢,还是真心为了北伐,至少他做出了努力,比那些甘愿避居江东的士族强上很多。当然桓温、刘裕二人能取得不同成果,与敌人强弱也有关系。

桓温时期,前秦、前燕都正值巅峰。刘裕时期,慕容氏经历北魏的攻打讨伐,仅剩残余势力组建了南燕。后秦姚兴刚死,内部不稳,外部又有西秦、赫连勃勃的威胁,无法全力迎战刘裕。这让刘裕占了不少便宜。

究竟桓温、刘裕谁强谁弱,除非放到同一环境下,否则又有什么公平可言呢?总之,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