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客送礼之风不能滋生蔓长

 声动天下 2019-11-10
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当前社会上一些人借娶亲嫁女、祝寿满月、乔迁开业、晋级调动等名义,大搞请客送礼,请帖满天飞,名目繁多,令人难以招架,苦不堪言,给不少家庭带来了诸多烦恼。这一现象着实令人深思。
  对请客送礼之风,大多数人是不赞同的。然而,缘何请客之风愈演愈烈呢?
  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情面难却。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也是他们对请客送礼的感叹。一方面对请客送礼反感,一方面又不得不违心地加入请客送礼的行列,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你来我往,恶性循环,助长了请客送礼之风。二是相互攀比,讲排场,摆阔气,以显示其所谓的“身份”、“地位”和“实力”,竞相攀比的虚荣心态,为请客送礼之风推波助澜。二是少数领导干部自我约束不严,带头请客送礼,上行下效,借机敛财。 少数人歪曲了的敛财心态,助长了请客送礼风。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真心,礼轻情义重。亲友间遇红白喜丧事,象征性地送点具有纪念意义的礼品,表达情意,加深友谊,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将人际关系庸俗化,甚至到了依靠请客送礼来维系人际关系,其危害就不言而喻了。请客送礼风的盛行,不利于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原则,不利于建立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创造一种健康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还会直接影响党风建设,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也会直接影响高尚、文明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坚决措施加以纠正。
  怎样刹住请客送礼之风?首先党员干部要做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表率。这是狠刹请客送礼之风的关键。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党风也决定民风和社会风气。请客送礼之风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党风不正的表现。没有好的党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坚决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纪律和规定,带头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不请客送礼,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铺张浪费,节俭办事,以实际行动,带动一班人,影响一群人,促进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起好表率作用。
  加强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教育。用什么方式办红白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和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在人民群众中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节俭办事、艰苦奋斗教育,树立移风易俗、节俭办事光荣、请客送礼、借机敛财可耻的良好风尚,对移风易俗、节俭办事者要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弘扬正气;对遇事大操大办,广收彩礼者,要进行批评教育,重者要通过媒体公开曝光,按有关纪律严肃查处。
  认真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制度。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狠刹请客送礼风,制度建设是最根本的。在农村和城市社区,要加快乡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把是否移风易俗办一切事情作为评比文明乡村、文明社区、文明户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核。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条例、制度,并坚决贯彻执行。同时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执行制度不打折扣,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