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我的七年跟师之路(一)

 中医药方便 2019-11-10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2003年中医学院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深圳,当时就职一家综合门诊部,由于年轻临证开方经验不足,就开始做起了针灸推拿,一干就是4年。俗话说“中医偏是老来红,史家毕竟嫩竹少”,这可能是诸多中医学子需要积累必须走过的路程吧!2007年在单位结识了李静先生,在他的指点下正式步入了中医开方用药之路,使我重新拾起了中医临床书本,在这期间我重新阅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黄帝内经》等书,但临证诊病,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及千变万化的病情,有时效,有时不效,也有成功案例时的欣喜和激动,也有失败案例时的焦虑和苦恼,更多时候让自己陷入沉思和迷茫,深知自己所学浅薄,深夜独处,也曾暗忖:要是能够找到明师指点自己,哪该多好啊!就这样几年下来,都是在浮沉和坚强的生活中挣扎中度过。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机会给了有心人。2012年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单位有2个护士月经不调,经人介绍,找到殷晓明医生就诊,复诊多次效果很好,于是我好奇地要了同事的病历,仔细拜阅殷医生开的处方,方药是以六味地黄丸合逍遥散加减,用药平淡无奇,疗效反馈却很好,可见平淡之中见真功。后陆陆续续,听很多来诊患者所找过殷医生看病,疗效都不错。某日,我在门诊接诊一个先兆流产的俞姓孕妇,27岁,患者去年曾经有过小产病史,今年怀上又有先兆流产迹象,怀孕已5周,阴道少量流血,病家甚为慌张,当时我遇到此类病没什么经验,这时我想起了殷医生,心想:何不介绍她求诊殷师,于是患者到殷医生就诊后,开了七剂药,服药三剂就阴道流血止住了,后续一直保胎到13周,并健康平安产下一子。后来跟诊才知道,这样的病例,在恩师门诊,只是千万中的其中之一而已。机缘巧合,某日复诊时,俞小姐向殷医生介绍了我的情况,并向殷医生表明了我想拜师的想法,没想到殷师答应先约见面再谈拜师之事。见面后殷师侃侃而谈,并给我讲解了什么是中医,中医和国学文化的关系,以及临床辩证与辨病的阐述,分析透彻而新颖,深深吸引了我,因此对殷师进一步产生了崇拜和敬仰之心,决心要跟师临床,接下来我向殷师表达了拜师的愿望,并有幸缘列师墙。这正是:几度疑波绕梦海,同城觅师迈新天。回眸医海苦浮沉,幸列师墙沐春风

《论语·子张》子贡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这句话说任何一门学问,最重要是找到正确的方法学习,翻阅高墙,才能入门看到门里面的丰富学问。刚开始跟诊吾师临床,主要是抄方,然后把临诊处方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其中规律,慢慢自己在临诊时碰到对症病人,可依样画葫芦,用上合适的方,疗效也逐渐提高。一年以后,殷师开始给我单独面授私课,课程内容涉及国学、中医各家学说、伤寒论等,这就是对我教学的起源。

厘清理论概念

先生治学尊经典法理,法度严谨,兼收并蓄,并对许多现在中医教材中模糊的概念加以阐述,其观点新颖,而又有理有据。比如“相火”概念,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让后来学习者无所适从,殷师指出:本义之“火”必须和李杲的“阴火”、朱丹溪的“相火”区分出来,观李东垣叙述“阴火”通篇较乱,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云:“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从这句来看,可以明确脾胃气虚产生阴火。又说:“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故血虚也可以产生阴火。后面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故李杲所论述阴火之源,一为脾胃气虚,导致肺金不生,而肝火生,肾水不滋,而致心火旺;原因二脾胃气虚,谷气下流,郁而化火,则阴火生。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篇中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手厥阴)。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足少阳)下行,而化相火,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原也。相火之降,赖乎胃土,胃气右转,阳随土蛰,相火下根,是以胆壮而神谧。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是以心定而神安。丹溪翁所言之君相二火,皆为相火之本原,而非相火之实标,所谓“天火”者,乃肾中元阳,称其为“相火”,易与少阳相火相淆耳。朱震亨“阴虚相火”说继之,原属肾中虚阳上扰之病理,乃少阴成病,与少阳生理相火相去更远焉。

故总结:相火于心肾发令,于心包与肝长育,成于三焦于胆,而行枢转之力,发散输布是其当然职守,以足少阳经为总司,下行为要。是以相火不可郁,不可逆,一经郁逆,则气火生乱,是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由之而起,诸症蜂作。

重视医学经典

殷师曾经常说,学习中医,特别是对四大经典,要认真一丝不苟,医海拾贝,针对经典每一个字,一段话,一个概念,一个疑问,都要去看书把它弄明白,然后寸积铢累,必有所得。他自己身体力行,引经据典,比如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心下”一词多处出现,可没有明确定位,恩师横纵考证,最终总结出:
一指,如64条桂枝甘草汤证之“心下悸欲得按”、82条真武汤证之“心下悸、头眩、身瞤动”、103条大柴胡汤证之“心下急,郁郁微烦”、356条茯苓甘草汤证之“伤寒厥而心下悸”;《金匮要略方论》半夏麻黄丸证之“心下悸”等,凡言“心下悸”者,多指心中悸也。

二指胸中,如67条苓桂术甘汤证之“心下逆满、气上冲胸”、134条大陷胸汤证之“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138条小结胸汤证之“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146条柴胡桂枝汤之“心下支结”、335条瓜蒂散证之“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等。凡结胸言“心下”,多指胸中

三指肺脏与膈间,如41条小青龙汤证之“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金匮要略方论》小青龙加石膏汤证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甘遂半夏汤之“心下续坚满”、木防已汤证之“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小半夏汤证之“心下有支饮”等。凡肺胀、支饮言“心下”者,多指肺与膈。

四指胃脘,如123条调胃承气汤证之“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154条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之“心下痞,按之濡”、157条生姜泻心汤证之“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161条旋复代赭汤证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金匮要略方论》枳术汤证之“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等,凡言“心下痞”者,多指胃脘也。

学习国学

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辨证法和中国古代朴素辨证法一脉而承,殷师选用《古文观止》这本书来给我们教授灌输国学基础,特别是汉代的文章,它与张仲景生活年代密切相关,是我们读懂《伤寒论》的重要工具。而周文是中国文化成形时期,故了解这段时期的文化对我们学习中医大有裨益。中医学研究天人之际,健病之变,复杂而有多元,《周易·系辞上》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里的生生即有生命不息之意,到后世至道家更为重视生命。

《道德经》云:“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段话即展现了强烈珍惜的生命意识。故《黄帝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由此观之,古人对生命的认识有高度契合,故殷师重视古文化是有明显理论来源。

耕耘临床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除了要阅读各种经典书籍,还要不断的实践临床。殷师云:“我们看再多书,做再多学问,最终要服务于临床,终究要解决病人问题,否则从理论到理论就是空谈。”从2012年开始跟诊以来,我所见殷师每天门诊量在80到100多个,他诊病处方,辩证准确,用药精当,药味通常在13味左右,经常运用中医传统六经架构,根据临床实际,经方与时方相结合来治疗各种疾病,必要时又参考西医检测来诊断疾病,临床上也并不排斥西医,取其长处为我所用。兹举余跟诊时几例医案:

案例一,蔡某,男,6岁,发热咳嗽3天,伴恶心,全身肌肉酸痛,发热峰值在39度,刻诊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化验单提示:白细胞下降,超敏反应蛋白升高。殷师处以小柴胡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柴胡30、黄芩15、桑叶10、菊花10、竹叶10、连翘10、石膏30、杏仁5、甘草5、麻黄5、栀子10、青蒿10。三剂,患者二诊,服2剂热退,稍咳嗽,后续以桑菊饮善后。殷师云:小儿发热在南方地区多可用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根据患儿症状变化随症加减,若小儿肺热咳嗽严重者可合麻杏石甘汤;若表证重者可合桑菊饮;若小儿怕冷明显,无汗,伏热又重者可用大青龙汤,总之药随症变。

案例二,鲍某,女,26岁,2013年3月来诊,患者停经5周,阴道流血2天,经医院B超检查左侧附件包块26×24mm,有少量积液,hcg1910 mu/ml,诊断宫外孕。处方:桂枝15、当归10、枳实10、桃仁10、红花5、川芎10、黄芪30、三棱15、莪术10、泽兰15、炙甘草10、牛膝10、茯苓20。患者经过3个月左右复诊治疗,把包块消除,复查输卵管通畅。殷师云:治疗宫外孕是风险比较大,西医一般都采取手术治疗,我早年在住院部就是让病人住院,一边保守治疗吃中药,一边观察,翻阅诸多资料,慢慢积累许多经验,才总结一套中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中药治疗宫外孕首先要选择杀胚的方药,后续再消包块,根据病人体质,辨证施治,是以补养气血为主,还是以活血消癥,或清化痰湿为主,都要因时因人而异。另外,现代医学发达,我们要充分利用西医的检测,如B超,验血等,当hcg在500mu/ml,一般认为是安全的,所以我们做中医也要多了解西医知识。

案例三,庄某,女,30岁,结婚三年不孕,男方精子正常,月经稀发4年,现患者闭经已经5个月,B超显示双侧卵巢30×23×15,右40×25×15cm,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殷师辩证肾虚痰湿,处以:熟地20、泽泻10、山药15、薏苡仁30、姜半夏10、竹茹10、陈皮10、丹参10、蜈蚣1只、白芥子10、土鳖10、当归10、川芎10、赤芍10。十四剂。该患者坚持多次复诊6个月而孕。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殷师云:多囊卵巢综合征现在是妇科中常见之病,西医大部分用激素治疗,服药当下,月经则来,停药在病发,治标不治本。中医辩证有其治本优势。一般按痰湿论治,有肥胖型的,肥胖型多以化痰湿补肾气为主,再加虫类药通络,则效速;非肥胖型者,大部分偏于阴虚,故在用方时要滋阴降火,假以时日,也能治愈,只是时间稍长而已。

案例四,吴某,76岁,患者刚开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后去医院检查,发现早期肺癌,由于年龄较大,家属不愿意做手术,求诊殷师,并处以补肺气,化痰湿之方,从我跟诊至今7年,该患者陆续找殷师治疗调方,今年八十有三,还能长寿,生活并能自理。殷师云: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治慢性病需要有耐心,患者久病多虚,其表现为脏腑阴阳的偏胜,或见气血失调,扶正与祛邪有异,补虚扶正不能贪近功,服后能控制病情,不加重则有效,因此燮理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不能求之过急,中医有句话叫“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即是此理。

韩昌黎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殷师不仅传授医学知识,在病人生活习惯,诊病过程亦殷殷叮嘱,苦口婆心,告知每天坚持适量运动非常重要。对于自己,也要求每天做到,身体力行。近几年我也向先生看齐,每天坚持锻炼。古之君子有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先生在长期的中医药临床中,以医济世,活人无数,此立德也;多年备案教学,笔耕不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多年积累数十万言,随可付梓,此立言也。《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实为我辈之楷模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