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水中学”最牛班主任:做不到这一点,再好的方法,再好的老师都白搭

 昵称32937624 2019-11-11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平白得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努力追求来的。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多少,而是因为他们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是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不是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总之,无论你想干什么,不付出自己的汗水都是很难实现的。
【做不到“勤奋”,其他都是白搭】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该如何做到勤奋呢?3点建议。
(1)【勤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揭示了“学思并进”的重要性。如果你每天做大量的习题,而不去思考这些题中的内在联系或者解题思路,那么你做再多的题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难有大的突破。
所以,我们在做题和看书的同时,一定要勤于思考。尤其是针对自己平时的错题,一旦发现错误,第一步就是分析出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牢还是某个方法还不会灵活运用。第二步,根据出错的原因,找出配套的练习题,进行滚动式反复练习,把所有相关的题型多做几道,直到完全掌握(包括它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方法)。
当你能够主动勤奋的去思考时,成绩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2)【勤问】
“学问学问,多学多问”,善于学习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凡遇到问题时,都会主动请教师长或同学,这样学习进步就会越来越快。
知识的积累来自于多学习,多提问,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就算是问题再浅显,只要你不明白,就要问;无论是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就可以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善于发问,才能督促自己主动发现疑问、主动思索,进而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学习越来越优秀。
(3)【勤练习】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勤练习,我们才能对学过的知识做到熟练掌握。
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有些人可以收获很多,有些人即便是做再多题目,也是徒劳无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做题的过程中把握住学科的重点。
每门学科都有重点,所以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重经常进行归类和总结,这样,在复习备考时,就能极大地提升你的复习效率。具体如何操作呢?3点建议。
①回归课本。将自己平时在练习或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回到课本中进行检查,检查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做到有的放矢。
②重温错题。重温自己平时整理的错题集和历次大型考试的试题。在重温错题的过程中,重点分析类型相同并且自己经常出错的题目。
③做模拟练习。适当地做一些往届真题或者仿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住知识重点。
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勤奋,也需要坚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需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习犹如一场拉力赛,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是通往优秀的必经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