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中的这三条“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条,也能大富大贵

 琢磨君专栏 2020-07-07


琢磨君(ID:zhuomojun)——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击标题下蓝字“琢磨君”关注,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正能量的国学文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类追求“功名利禄”的热情,犹如这“飞蛾扑火”一般,丝毫不知疲倦。纵使是人生苦短,几十个春秋弹指一挥间,但有些人却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非凡的功绩,在历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笔,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进步。

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最终导致结果也不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易经》中的这三条“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条,也能大富大贵。读懂《易经》中的3句话,悟透3条“天机”,好福气会不请自来。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第一条:自强不息;

《周易-象传-乾卦》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道,永远不断地前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样早晚会出人头地,取得成功。乾卦后面还有一个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自身美德,方可容载万物。

自强不息代表能力,厚德载物代表人品,能力决定高度,人品决定宽度,德才兼备,才能使得人生越走越远,成功更大且持久。

纵观历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英雄不问出生,能够自强不息且德行还行的人物,往往更有成就。比如说,越王勾践虽然亡国,但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终于成功复国,灭掉吴国,称霸春秋;刘邦本是一介草民,48岁才起事创业,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建立西汉王朝;韩信出身卑微,忍受“胯下之辱”,自强不息,苦读兵书,最终逆袭为百战百胜的“战神”,以及汉初三杰之一等等。

做人,第一要肯于立志,第二要自强不息,当你努力拼搏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所以说,我们若能悟透《易经》中的这条天机——自强不息,也能大富大贵,好福气不请自来!

第二条:谦谨载福;

《易经·易象》云:“劳谦君子,有终吉”,意思是说:勤劳而又谦逊的君子,终究会有吉祥的好结果。这里所说的“劳”就好比是上面所说的“自强不息”,它决定着你后天成就有多大,但“谦”却是厚德中的一个“吉兆”,因为“谦”决定着人生积蓄的福分多与寡。

自强不息是创造成功与财富,谦虚谨慎便是守住成功与财富,以德服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决定着人生高度,谦虚谨慎决定着人生长度,越是谦德,福气越是细水长流。

老子《道德经》中也告诫人们要学习水的“谦下之德”,因为水低为海,海纳百川;人低为王,有容乃大!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因此,谦谨才是一条为人处世的王道。

曾国藩悟透了这个道理,便在家书中告诫子孙说道:“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由此可见,谦谨是载福之道,做人谦虚低调,小心谨慎,才能使得万年船,人生越走越远。所以说,我们若能悟透《易经》中的这条天机——谦谨载福,也能大富大贵,好福气不请自来!

第三条:积善多福;

《周易·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善的人家,必然有多余的吉庆,遗留给子孙;积累不善多了的家庭,必然会有更多灾殃,最后报应在子孙后代身上。

人生在世,要把眼光放长远点:不仅要为当下考虑,还要为未来考虑;不仅要考虑自己这一代,还要多为子孙后代着想!留给子孙金山银山,不如多行善积德,做个好榜样,用忠厚道德传家,才会更长久。正如古人所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子孙若贤明,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如愚笨,愚而多财,则益增其过。所以说,积金银和书籍给子孙,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纵观历史上长盛不衰的大家族,都属于这积善积德之家。比如说,被朱元璋赐封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以“孝义”为传世家训,兴旺发达了360多年;钱氏家族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家训框架,至今依然兴旺发达,绵延了两千多年,家族名人辈出,特别于在近代形成了“井喷”发展。

所以说,我们若能悟透《易经》中的这条天机——积善多福,自身可以大富大贵,更能造福子孙后代,让好福气绵绵不绝。

结语:读懂《易经》中的以上3句话,悟透3条“天机”——自强不息是根本,谦谨载福是保障,积善多福是依靠,三种互相作用,才能相得益彰,使得人生大富大贵,好福气不请自来!朋友们,《易经》中的这三条“吉兆”,你若能悟透一条,便可人生不再平庸,也要恭喜你了!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