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 118 燕王哙禅让

 曾子倪图书馆 2019-11-11

战国 118 燕王哙禅让——苏代忽悠的经典之作

          苏秦的大哥苏代来了,苏代也是个大忽悠,而且重要的是他和燕国的相国子之的关系相当不错,苏代受齐国的派遣出使燕国,也许是为了搞乱自己邻居,也许是帮自己朋友一把,苏代使劲吃奶的力气用力忽悠燕王哙。这个憨厚的燕王百分之一百不是苏大忽悠的对手。苏代作为齐国的使者出访燕国,受到了燕王哙的接见,他们之间的这番对话是典型的高级骗子与超级傻子之间的对话。

    双方见面互道寒暄,谈了一些天气身体之类的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出于礼节,燕王哙还是问候了一下齐国的君主,他的原话是,“齐王奚如?”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齐王怎么样啦;齐王还好吗;或者说齐王的能力如何;他想不想称霸之类的话。其实这话吧,就是很普通很礼貌的一句问候,就像大街上你碰到了一朋友,“嘿!你吃了吗?”你其实根本不关心他到底吃没吃,只是说,没话找话而已。接下来我们看看苏大忽悠是如何忽悠的。

    只见苏代,脸色一沉两眼一直,似乎脸上的肌肉都僵了,回答说:“都快亡国了,还称什么霸呀!”您看吧,这位苏大忽悠,回答的根本就是离题千里,根本就是使坏故意把燕王往沟里带,但是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对燕王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燕王大惊,根本就没想这回答是否符合自己的提问,不知不觉就往苏代挖好的火坑里跳了,接口他就说:“啊?为什么呀?”苏代等的就是这三个字“为什么”,你不问为什么他下面还没法做文章呢!苏代说:“他不相信他的臣下呗,你想想从前齐桓公爱管仲,举国交与管仲一人,内事外事决断于他,于是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现在齐宣王没有这个魄力啦!别说称霸了,国都快亡了。”

    作为齐国的使者到了别人的国家这样评价自己的君主,那是相当不负责任的,但是这一点显然燕王哙是没有听出来的,这位燕王的智商也就此打住吧。

    其实这位苏大忽悠的意思就是说,不能信任自己的臣下就不能称霸,那么倒过来,信任自己的臣下就可以称霸,是吗?这个逻辑上根本说不通,对于燕王来说这个答案是:也许是的。

    燕王脸上一片恍然大悟的状态,他说:“嘿呀!原来如此!嘿呀呀,我过往也没听信和重用相国子之啊!哎呀,我得抓紧了,明天上朝,我就全听他的。”

    从那以后,燕王哙就开始自作聪明的一味地信任国相子之。于是在战国时期的一场和平演变好戏就这么开场了。所谓上有昏君下有奸臣,国家乱套,那是迟早的事。

    苏代忽悠燕王哙的事情被相国子之知道了,子之大喜过望,躲在家里偷着乐了好久,随后送了100镒(二十两)的黄金给苏代作为酬谢。100镒的黄金称起来确实有一个傻瓜的体重那么重了。接下来子之就开始充分调动手下人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忽悠燕王哙的进程,甩开了膀子对燕王布下了乌龙阵;下定决心非得把这个燕王忽悠瘸;忽悠傻;忽悠从位置上退下来不可。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一个叫毛寿的大臣,这位仁兄姓鹿,所以他全名叫鹿毛寿,您看看这名字起的,幸好他不姓龟呀,这个鹿毛寿连哄带骗地对燕王哙说:“大王,不如您就把国家禅让给相国子之吧!

    人们为什么称道尧帝呀,就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贤人许由而不是让给自己的儿子,而且许由还不肯接受,于是乎尧帝就有了让天下的美名但是又不会失去天下。

    大王,您瞧瞧,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和炒作的元素。您要是把位置禅让给相国,他也必不敢接受,于是您和他不都有了尧帝和许由的令行美名了吗!”

    燕王哙听了这话非常的激动:“好哇!我燕国地处偏僻,中原诸侯一直看不上咱们,现在只要我一禅让我的王位,一下子我国就会出这两位贤人,名满天下,看你们中原诸侯还瞧不起咱们。”

    于是他赶紧的把相国子之给召来促膝谈心:“子之啊,贤人啊!这国家以后都靠你啦!我呢,想让你接替我的王位,我踏踏实实地摆弄我的爱好,耕耕田、种种花、弄弄草什么的,修理修理地球嘛!你看怎么样?”子之这个人是个一腰宽十围的大胖子,人家说都是肚满肠肥,脑子短路,对于他来说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个人虽然长得胖,头脑却绝对不简单。

    听了燕王这话他眨巴眨巴自己的小眼睛说:“大王如此贤能,有如此禅让之意,那下臣我就不好意思啦!就这么地吧,明天我就到您的办公室上班!”燕王哙听了这话惊得嘴巴都合不上了,瞪着眼睛愣是没想明白,与尧帝让位给许由许又不是推让了吗?我让位给相国子之他怎么根本就不谦让,一点不客气,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了,太出乎人的意料了,燕王哙似乎已经具备了尧一样的品德,但子之根本没以许由为榜样堂而皇之地就接受了这一份禅让的礼物。燕王这叫一慌啊,之子没有学习许由好榜样,怎么办呐?

    于是又有人站出来出馊主意了。说:“夏禹虽把天下禅让给了益,去安排自己的儿子启的亲信当官吏把持朝政,不久之后启不是又夺回了天下吗,夏禹却依然拥有禅让的美名,大王,那您干脆把就坡下驴顺水推舟把王位让给之子,然后安排自己的太子党做官,这样国家还不是捏在自己手里吗!”好了,这样绕来绕去,燕王哙终于被绕傻了决定自己站在下面当奴才,让之子坐在上面当国君。

    子之原本是燕国的相国位贵权重,主断国事。本来呢,势力范围已经相当可观了,这位只爱农活的燕王哙权力原本就够松动了,这一下就像拔牙一样噗哧一下,干脆给个连根拔起了。第二天子之就直接搬进了燕王哙的办公室。

    好了,这一回燕王反而要弓着腰向自己原先的臣下鞠躬和大臣们混在一块。真是一出闹剧,想想就觉得滑稽啊!这个场面不知道以前的臣下见到燕王哙应该如何称呼才好呢。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吗?没有,根本不会,还是才刚刚开始呢!

    因为燕王哙还不至于傻得彻底,虽然把位置让了出来,但实际上真正掌握权力的是燕王的太子姬平,燕国中层以上的干部几乎都是姬平的人,都得听太子的,子之当然是相当的恼火的,想不到这个傻子大王居然没傻透还留了一小手,这个老不死的居然还有头脑的呀。

    他这么一禅让,他享受了圣明,他的儿子姬平享受了权利,我呢!我成了顶缸的啦!臭名骂名都是我的,实际上我手上啥都没有,我干嘛吃饱了撑的我欠你谷子还你糠,于是子之决定加大火力彻底摆平燕王哙。

    子之继续派出得力干将忽悠燕王哙说,这个时候应该不叫燕王哙了,只能属于一个叫哙的大臣,他说:“您表面上将国家大权交给了子之,可所有的官吏都是太子的党羽,您这样偏袒太子怕是与您的圣名有损吧!”原本我们还以为燕王哙没傻彻底。

    但没想到绕到这儿,他是彻底傻昏头了,一心一意要做享誉天下的新时代的尧,全然不顾后果,于是把燕国太子给叫来了,好好的训斥了他一番以后,对这个撅着嘴的太子说:“我国所有年薪300石小米以上的官吏,通通的交出官印,由子之重新遴选委用,你别撅嘴了就这么去办吧,要快!”

    好家伙,这样一来,满朝人员特别是中层以上的干部都向子之效命,子之彻底掌握了燕国的人事大权。哎,想用什么人就用吧,反正燕王哙早就不管了,也管不着了。就这样,相国子之彻底摇身一变成了国王,燕王哙反而真正成了臣僚了。

    这一座城市,我很熟悉,但这里的人,我感到陌生,孤独的灵魂在上空飘荡,放弃权力的滋味在上空蔓延。

    相国之子夺去了燕国的大权两年多时间,失魂落魄的前燕王哙坐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办公,不过心还算比较甜,毕竟自己有了禅让的美名,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姬平却咬碎了钢牙再也没法忍下去了,想想也是,这个国家本来就是太子的呀,当然最先坐不住的就是他了,他一坐不住,燕国终于大乱了,不乱才奇怪呢。

    于是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怂恿之下,带着将军市被和一群被煽动起来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准备猛攻子之,不过姬平还是很清醒的,眼下的燕国之子大权在握,党羽遍布、爪牙林立,光是自己率领一群热血青年显然不是对手,他得寻找外援,最好寻找一个强国的支援,放眼望去周边国家里最靠谱的显然就是齐国了,于是姬平派人秘密前去联络,他决然没有想到他这个动作实际上是很幼稚的,最后这个举动演变成了引狼入室。

    太子的秘使来到齐国把这事儿向齐王做了汇报,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觉得这个消息来得比较突然,一时也没想好该怎么处理,于是打发来人先去住下,叫来自己的一些臣下来开个临时紧急会议,他手下有个叫储子的人,储的就是储备的储,他对齐宣王出主意说:“大王,此时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啊!”齐宣王听了很有道理,对呀!我干嘛要当什么好人。

    于是就让秘史回去回复太子姬平,说:“我听说你要整顿纲纪,恢复君臣父子的名份,这个非常好嘛,齐国及齐国全体人民,将全力支持燕国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的行动,你想怎么办就大胆的去办,要我们怎么帮我们就怎么帮。”

    堂堂的齐宣王,居然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姬平如此的俯首贴耳,这显然是典型的巧言令色,夫子不是曾经说过吗,“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一个人花言巧语多了,内心里很少是真正仁义的,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在面前说的越是油腔滑调,内心里的阴谋就越可怕,所谓的鬼都知道其中有诈呀。

    齐宣王自然是大大的没安好心,不过到太子姬平这他就没管那么多了,实际上他也没有心思去管那么多了,因为现在他要对付的人不是齐宣王,不是防止齐国进攻,而是首先要从这个大胖子子之身上把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抢回来,姬平打算赌一把在刀尖上跳一回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