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四场“飞花令”,黛玉宝钗全上阵,见证了贾府由盛及衰

 山东大厦发电房 2019-11-11

《红楼梦》,作为一部优秀的古典名著,之所以受人喜爱,和其内容与寓意是分不开的。说其内容,《红楼梦》有大量的诗词作品,而诗词,刚好又是我们的国粹之一,是最耐深度咀嚼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如果剔除掉书中的诗词,则《红楼梦》至少要乏味至半。升降平台出租

我们也可以认为,《红楼梦》,其实就是展示了贾府由盛及衰的一个过程。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一个世袭公卿之家,是如何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发展到树倒猢狲散的。如果这个过程,只是简单的情节记录,则又不至于让读者如痴如狂。正是里面大量的诗词,又给这个过程平添了无限的遐思与联想。

说到诗词,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似乎是一种高雅文学,写作起来非常困难。其实,在古代,诗词也不见得是过于高深的文学艺术。尤其对贾府这样的世家子弟来说,吟诗赋词,简直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见得就需要特别去学什么。当然,至于能否出色、能否写出优秀的作品,那就另当别论了。

伴随贾府衰败的过程里,住在贾府的姐妹们,先后举行了四场诗词盛会,套用一个我们都熟悉的词语,其实就是四场“飞花令”。只不过,《红楼梦》的飞花令比所谓的现代诗词大会,要高出几层。因为她们的飞花令,并不是记忆背诵别人的作品,而是需要自己写作。

第一场,发生在元春省亲之时。贵妃元春看到家里姐妹兄弟们都出落得水灵标志,不觉芳心大慰,于是吩咐一众姐妹们吟诗作词,参与者以宝玉、黛玉、宝钗为首,以及贾府三春等人。最后被元春钦点夺冠的,竟然是黛玉代宝玉所写的“杏帘在望”。

元春省亲,正是元宵节,这一场“飞花令”,可以算是贾府之“春”,而此时的贾府,至少表面看上去,正是家族兴衰的鼎盛时期。黛玉等人的诗作,更是一派升平景象,以烘托贾府屹立百年之荣。

第二场:海棠诗社:

海棠诗社,发生的时间在“8月20日”,正是贾政外放学政之后。按说,海棠本是春季开花,而起社的时间却在初秋。从气候来看,更多还算是夏末。而海棠的花期本在春季。贾府却能在夏末秋初见到白海棠,自然也有“不合时宜”的暗喻。

这一回诗社,本来大家公认黛玉的诗作为第一,其次是探春之作。谁知不请自来的李纨,竟以“格调”为名,偏要强推宝钗之诗为第一。李纨乃是大嫂身份,大家自然不好驳她面子。不过,也从中可以看出,贾府此时,表面看上去一派和谐,其实已经暗流汹涌,勾心斗角了。这一场,算得上贾府的“夏季”飞花令。

第三场:菊花诗社:

紧接着海棠诗社之后,薛宝钗和史湘云连夜准备诗题,提议举行了菊花诗社。新添了李纨的两个堂姐妹李绮李纹。这一场,前三甲都让黛玉的诗作夺得,而宝钗则名列孙山之外,勉强排在宝玉之前。

我们欣赏这一场“飞花令”,别仅关注诗词和热闹的表面。或许,作者的初衷,乃是以菊花之清淡,烘托贾府难以为继的窘况。而前三场都以黛玉为冠,却被李纨“横刀夺爱”,至这一回,终于说出了“这回我来公评”。

贾府盛世豪门,作者刻意设计了一处“人淡如菊”,或许也正是在向大家暗示,贾府的衰败,已经到了不可挽留的田地。就像菊花,本只适合傲霜斗雪,在盛世之中,必定早早凋零。

第四场:芦雪庵联句:

这一场,可以算是最接近我们印象中的“飞花令”,限韵即兴联句,需要深厚的古文功底,而大家的表现,更是精彩绝伦。尤其最后史湘云一人对战黛玉和宝钗、宝玉三人,一口气唱出十几韵,而且还意犹未尽,不得不让人大呼畅快。

实际上,此时的贾府,大家都已经深有感触了——岌岌可危,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秦可卿暴毙到贾敬暴病而亡,再到金玉良缘日嚣尘上,黛玉在贾府的地位,似乎有点岌岌可危之感。而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随着大家的年龄增长,必然会有彻底终结之时。贾母,这个日薄西山的老人,似乎也有点力不从心,无法再保荐自己心爱的外孙女了。

一般认为,黛玉和荣国府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人参(生)养荣,这四个字在《红楼梦》里,绝不是单纯的巧合,而是有深刻的内在含义的。谁的生存可以滋养荣国府?舍黛玉之外还有谁?

至此,贾府的四场“飞花令”全部谢幕。从繁花似锦的春天,一直到大雪纷飞的冬天,表面看上去,贾府依旧繁华,诗词中也几乎全是风花雪月的闲愁,没有半点颓丧之气。

实际上,却正是作者“寓哀于乐”的写作笔法。通过贾府子弟的纵情恣游,待到贾府这间大厦轰然倒塌之际,自然就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