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红色经典《红岩》,致敬“江姐”江竹筠,和平时代更感恩

 昵称1SuYdtHT 2019-11-11
“登山不落同人后,做事敢为天下先。”

70年前那段黑暗岁月里,无数革命志士与敌人英勇斗争,用生命铸就坚定不移的信仰。

尽管若干年过去,但在可见的印刷本小说里,我们看到了革命斗争的凶险,以及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带给我们今天的和平。

陪伴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红岩》,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下写成的。

与此同时,它是在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1957年)基础上,着重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

1961年长篇小说《红岩》一经出版,引起全国轰动。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逃出的幸存者之一。

由于他们有着亲身经历,所以在讲述了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中共产党员与敌人作斗争的英勇事迹时,更加入境。

小说《红岩》的真实原型“江姐”江竹筠,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28岁时她的丈夫遇害,强忍悲痛接替丈夫工作。

半年后,不幸被捕。

在渣滓洞受尽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

因为牵挂尚且年幼的孩子,“江姐”江竹筠怀着万般不舍写下托孤信。读过此信的人无不泪目。

为了千千万万的“家”,无数人的鲜血洒在了这片滚烫的土地。

当生与死成为选择题,是坚守信仰直面死亡,还是摒弃良知苟且偷生?

同样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有人跪着生,也有人站着死!

值得一提的是,当《红岩》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在全国上映后,无不被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英勇战斗的事迹感动。

尽管最后惨遭屠杀,但影像镜头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励着更多有志之士的雄心壮志。

我们致敬《红岩》,致敬“江姐”江竹筠!

致敬所有为了“后来人”牺牲自己的时代伟人。

信仰为生,何惧死亡!

时至今日,时代仍然需要大义抉择,让光芒继续照耀土地。

再一次致敬所有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杰英烈!

(注: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