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你的认知也能限制了自己,古西楼读书会,懂得让认知成就自己

 西安古西楼 2019-11-11


欢迎大家来到西安古西楼的读书会文章。“认知”这个词近年来逐渐变成了热点。很多人听到这个词时第一反应便是,明明两个字都很常见,为什么合起来成的词却让人觉得有点陌生?接着可能还会想到“高大上”的、对很多人来说有些繁琐的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观念,但它对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认知层次更高的人看到的是更远的风景。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无法复制他人的成功。

它并不是什么“新型成功学”,它在教授我们方法论,引导我们去独立思考。书中列举了大量实践论据,借助思维导图,深度剖析认知的本质,帮你掌握成功真正的逻辑。


2019年6月29日晚,指尖芳华读书会在古西楼书屋举办了,6月共读分享会《认知》:别让认知限制了自己,与现场书友分享共读的感受体验。此外,本次分享会特别邀请到陕西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的几位书友与我们共同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活动中精彩瞬间。


《认知》共读分享

一本书,买了不等于就拥有了这本书的知识;

书友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打破思维模式,用实践证明意识,你有意识去做一件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实践去真正践行它;

书友2:读完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自我认知的改变,开始接受从前不会接受的事物,用接纳的眼光去看待;

书友3:从新的认知角度开始想问题,从个人到工作的认知实践出发,总结出“认知的深度决定你成长的高度,成长的高度决定你人生的宽度”

我从书的整体架构总结《认知》,建立认知模型,认知升级的道路,认知迭代的思维工具,实践你的认知等方面。



问题思考环节

陕西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问了所有书友一个问题:当许多小区停车位越来越紧张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

书友们各抒己见,思维方式可见都不太一样。

书友一:表明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变高,买车的人越来越多;

书友二:觉得现代人压力问题很普遍,攒钱买车还得考虑停哪儿;

书友三:觉得该买自己的车位了,有自己固定的车位就不怕了;

书友四:表明城市稳定性人流量变多,买车的人才会变多; 

书友五:觉得是不是该提高车位租金应对紧张的车位,其次国家的买车政策的支持也是造成这一紧张现状的原因。 



负责人的第二个问题紧接着抛过来:小明对小李说:你有苹果吗?小李说:我没有苹果。引申:这个问题问的是苹果的问题吗?

问题问出去之后,书友们都一时回答不上来,负责人就解释道,其实一种理解是:苹果其实是代表一个媒介,或者说一个媒介暗号,人们在沟通的时候如果媒介暗号没有对上,就会自然划分成几个认知层次,继而划分为不同的认知群体。

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交流沟通的起点,我问你有没有一个苹果,其实是想开始与你的对话交流,此时这个问题是作为一个话题引子发挥作用。



另一种理解是:首先我们需要判断他问的苹果是什么?延伸一下,思考提问者需要的只是苹果?是水果?是食物?是iPhone手机?还是别的可替代的什么东西? 

负责人随后追溯问题,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换一个问法?比如为什么不问:我饿了,你有一个苹果或者别的什么吃的?



这其实是一个认知层面的差异,倾听者不知道你说的是何种情况下的“苹果”,即他不知道你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也是现在人与人沟通中最容易引发误会的一个漏洞,哪怕是两个人面对面沟通,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个人提出问题,另一个人或许并不理解他问题的背景深意,或者说不知道他当前背景下提问的需求,这个时候有的人会选择“猜”,猜测提问者的意思;而有的人则会继续深究提问者此时此刻的诉求,更直接的询问以提供准确的帮助。



这其实是一个很平常很简单的生活实例,但从中折射出来的却是人与人交流沟通中普遍存在的障碍,也是我们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差异。我们之所以要读这类的书,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如何更好的与身边人沟通交流,这也是本次分享会书友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个话题点。



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书友分享

 “白手杖(white cane )”的含义是:“行动自主”的意思。行动自主是视障人士重建尊严与自信心的首要关键。国际公认盲人专用识别手杖——白手杖,它是促成视障人士行动自主进而生活自理及获得教育工作机会,展开宽阔人生的第一步。

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的一位书友认为,同一类型的书至少要读三本,从不同角度认识一个事物,这样可以让我们对一个话题或者说一个类型的事物了解的更为全面和深入,同时这样有关联的读书,在读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几个观点相互佐证或是相互悖论,都是很有趣的发现。



而且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多注意书里的遣词造句,以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例,它的扉页写到: “此书自然的献给...”,通常我们见到的书会写“谨以此书献给...”,在这里这个“自然”一词,就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又颇有深意。

此外,关于视障书友们他们更多地是在读有声读物,听觉和视觉的记忆体验自然是大有不同,比如一位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书友说到:自己在读《基督山伯爵》这本书的时候,因为外国人名本身就比较难记,加之故事情节曲折混乱,自己要读好几遍才能大概理清思路。



其实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出发,不禁让人感到惭愧,我们在读一些难啃的硬书时,也常常因为一些原因读不下去,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像这些白手杖中心的书友们一样,坚持读下去,甚至多读几遍,对我们自己来说一定会大有不同。

都说读书其实是一个把书从厚读薄的过程,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分享则是一个输出过程,将你输入进去的东西吸收转化向别人分享,这本书对你来说,才是真正发挥了最大的价值,不仅你自己深化了认识,同时也向更多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从另一角度说,分享的过程本身也是在输入,输入别人的经验体会,学习他人读书的方法,如何从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分享会最后,白手杖视障服务中心书友建议大家去黑暗文化体验馆体验盲人的世界,感受盲人用指尖触摸到的“世界”。团队一起体验更有助于突破思维模式,进行有效的沟通表达,学会用欣赏的心态积极倾听,增强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协作和归属感。

最后小书僮在这里呼吁各位书友,给视障人群多一点关爱和宽容,他们除了看不见跟我们并没有不同,他们是有生理上的缺憾,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让自己优秀的权利,他们努力学习、直面社会,比我们很多人都强大的多。

在西安古西楼,一起聊文学,聊写作,聊作者,聊关于文化的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