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妙果连载:有几分修为,就有几分福气

 道德经学用 2019-11-11

《道德经第21章分享暨十月新生月祝福》连载21

 
行道之人就是本章老子所说的“孔德之容,为道是从”者。“孔德之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德行呢?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里,将自古以来“善为道者”的精神气质和言行举止做了详细的阐述,列出了七条为道形象守则:

第一要有谨慎心。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做人做事绝不草率,凡事都须慎重考虑。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大意必失荆州。

第二要有敬畏心。行道之人心德纯全、动静自然,无论独处亦或处于何地,举心运念、一言一行都唯恐违背天道、逆物失理,犹如四邻在身旁监视一样。

第三要有恭敬心。行道之人无论居于何位,始终保持着端方正直、严肃认真的态度,时常能观照自醒,从不放肆任意。行道者爱人如己,敬重他人,没有主宰或高高在上的念头,无论面对什么人都有礼有节,好像去别人家里做客一样,这就叫道心在诚。这一点对很多企业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国际交往的增多,企业家在投身参与更多社会事务的同时,必须循道德之经,与国际接轨,用自己谦卑严正的言行举止,凝练出企业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自如徜徉于商海之中。

第四要有庄严心。有道者在地球生命大学这一场凡俗的走过程中,能排除各种恩恩怨怨和是非名利之念对心灵的干扰;在人生的创业有为过程中,不会为身外之物所羁绊——能够贫而不贪,富而不骄;得失不惊,宠辱不乱;不贪不染,不留不滞;进退从容,潇洒自如,其心性如寒冰遇骄阳,自在消融而不留任何形迹。这就是道心在哲。

第五要有朴实心。大道创造了宇宙,创造了天地,创造了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大道是至诚不移的。行道之人始终以大道来充实内心世界,使忠厚之德不断升华——与人相处出于真诚之心,与物相接本着忠厚之意,给人的印象必然是至诚不欺、忠厚朴实,如未雕璞玉,浑然朴素,是谓道心在真。

第六要有广大心。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四个字:活好、走好!要做好此生的功课,我们就要有深山幽谷一般的胸襟和气量。只有将视野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家庭的小圈子、亲友的小圈子,放眼于整个人类的大利益中;只有超越小我、超越眼前、超越现实,最终我们才有可能游心无极而心境虚明、顶天立地。这就是道心在宽。

第七要有包容心。生命的起源来自道,人本来就自带混沌圆融,湛然清澈,所以深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能和光同尘、应俗达变,处处充满着温暖他人、成就他人的人生智慧。这就叫道心在慧。

所谓道以德显,德由道生,只有真正有道之人展现出来的才是真德。感通生命的奥秘要用“谨慎心、敬畏心、恭敬心、庄严心、朴实心、广大心、包容心”这七颗心的药方,有几分修为,就有几分福气。

道德经学用编辑部于2019年10月21日第625天

(作者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