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邙山下雨冲出一件青铜器,专家经鉴定:它的功能一般人猜不到

 历史解密坊 2019-11-12

王维有诗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雨,作为大自然的甘霖,不仅可以滋养世间万物,孕育生灵,但是洛阳城北邙山的雨水还有别的用途:发现文物。雨竟然变成了考古学家的好帮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要说这邙山,那可是太有名气了。民间有言道:“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邙山,又称北邙,北靠黄河,南依洛阳古城,同时枕卧着崤山山脉,邙山陵墓中目前已探明的帝陵就有24座,而皇族贵戚的陪葬墓多达千座,北邙是中国埋葬帝王最最集中的地方,后世的人几乎把死后葬在邙山看成一种荣耀。

“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墓地也是如此,自古至今,北邙之墓群既然这么的出名,势必会招惹来——盗墓者。等到专家开始重视保护这些墓群文物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十墓九空了,虽然后来相关部门不断地加强管理,甚至将整座山区都圈在一起,成立了保护区,但是丢失掉的文物再也回不来了。这天,一位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大雨天巡山的时候,忽然感觉前面的泥地上有一块青锈斑斑的东西,等他凑近一看,竟是一个小小的青铜器!

工作人员来不及多想,也顾不上正在下大雨,立刻带着它前往邙山文物管理所,去找专家鉴定。专家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很是激动,立刻对这件青铜器展开了研究:只见这个青铜器很小,大概只有食指般大小,却十分精致,头部和身体被做成了孔雀欲开屏的状态,但是从上到下却逐渐变小了,到最底下的部分变化为了一个很细小的底座,像是要插在哪里一样。关于它的用处,众人各抒己见,有人说它是青铜钗,有人说它是装饰品,还有人说它是某大件青铜器的一部分。可是这些推论,最后却都被专家否决了,众专家面对这个小文物,一时没了主意。

一个月后,河南省的文物专家团,来到了邙山指导工作,当地的专家赶快拿出了这个小玩意儿,交给省级的专家们来分析研究,几个专家看完后也是一筹莫展,忽然这时一位精通古乐的专家说道:“这不就是琴拨吗?”原来这位专家特别擅长弹奏古琴,他依靠经验,最终辨别出它就是一个精致的古琴拨。

琴拨作为弹奏乐器的辅助工具是很常见的,现代最为常见的琴拔是三角形的拨片,它的材质方面也非常的丰富:石头、玉石、玛瑙、木质、骨质,少数民族也会使用牛角或者羊角制作而成的琴拨,但是这次出土的青铜质拨片并不常见,它可以证明其年代更为久远,研究价值更高,它可以说是一件罕见的文物。

这件汉代的青铜器琴拔,它的主人是谁,已经不可考证了,但可以想象的是,它的主人去世后,带着古琴还有秦拨下葬,很显然是一位文雅之士,他的墓被盗,古琴被损坏,琴拨被丢弃,因为一场大雨,琴拔被被文物专家所得,最后被放在博物馆,成了一件极其有意义的文物。

读史可以明智,而读文物可以让我们明史,但我们将所有的文物一件件拼凑在一起时,它就构成了整个人类的发展演变史,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与状态。还有更多的谜团,需要专家们给我们一一破解,而保护和研究文物,更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浩大工程,需要我们人人都要承担起应付的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