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隐忍发挥到极致的赵国名将李牧,以大智慧图谋深远

 史海甄客百晓生 2019-11-11

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诸多文臣武将名留青史,相信朋友们对于战国四大名将的名号并不陌生,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相对于前三位,李牧在大众心中的知名度虽然会稍显逊色,但既然能在战国万千战将之中脱颖而出,必然有其实至名归的至要法宝。

微信截图_20191110225321.png

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戍守边关数十年,战功赫赫未尝败绩,除了深谙兵法之道用兵如神之外,在性格上的隐忍也成为其功成名就的重要法宝之一。

作为赵国杰出的军事统帅,李牧奉命常年于赵国北部重镇代郡、雁门郡一带驻守,以防匈奴进犯。秉持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李牧推陈出新,自己做主在边境自行设置官吏衙署,将征调上来的租税都用于边防军费补给,在对待士卒一事上,他将每一人都视同手足兄弟,而且时常犒赏他们,以凝聚军心。在看似边防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之下,李牧的一项举措却令将士们难以理解。

微信截图_20191110225141.png

李牧剧照

原来,李牧在每日严格训练士兵骑射本领的同时,也严令禁止士卒与前来抢掠财物的匈奴发生正面冲突,否则军法处置。久而久之,将士们对此都很不理解,纷纷觉得统帅过于软弱,而匈奴也嘲笑李牧的胆小怯懦。当时的赵王丹(孝成王)知晓此事也责备李牧,对其大失所望。

面对重重压力,李牧不仅没有调整策略反而依旧我行我素,这下赵王彻底被激怒,认为李牧不再适合驻守边境,于是将其调回邯郸另派他人驻守。而改派的这位将军虽然甚合赵王心意,作战很是勇敢,敢打敢拼,每当匈奴来劫掠财物,他都提前布置好士卒欲对匈奴给予迎头痛击,但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赶走匈奴,反而还使自身伤亡惨重,屡战屡败。

微信截图_20191110225402.png

赵孝成王剧照

面对如此窘境,赵王丹只能令李牧再度驻守边境,但此时的李牧却以身患顽疾为由拒不赴任。赵王是既生气又无奈,他深觉李牧拒受任命是因为当时自己的错误决定导致的,所以只能婉言劝慰这位功臣,过去的事是自己做错了,边关大事还是得靠李牧这位良将。而李牧面对赵王给的台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如果仍要我镇守边境,具体方法还是按照我的计划来,如果王上同意,我方可赴任。”面对李牧的要求,赵王只能赋予他可自行定夺的权力。

再度回到边关的李牧,仍然按照以往的法子,只令将士们将营中的财物管理好。在他的规划下,到头来,匈奴虽然也没有抢到多少财物,但对于李牧的警惕性依旧持放松的态度。长此以往,将士们不但不用打仗而且还能经常得到丰厚的犒赏,纷纷觉得过意不去,均向李牧申请出战。

微信截图_20191110225240.png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眼看匈奴对自己越发轻视,而且军中请战之意暴涨,李牧终于等来了最佳时机。他组建了一支十几万的精兵团队,配备上千辆战车,每日进行严格训练,而且大兴畜牧,边关丰收士气大涨。匈奴的单于听说赵军大丰收的消息,便亲率大军来犯。李牧依旧命军队佯败,只留几百人应付匈奴,单于以为赵军确实不堪一击,便趁势乘胜追击深入赵营腹地,结果被李牧早已安排好的精兵团队分两翼包抄,一举歼灭匈奴十余万将士,仅留几十人护送单于仓皇逃走。

史海君说:

李牧用十余年的隐忍,换来北部边境十余年的稳固。在他的心中,边关戍守,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长久的安定才是最终目的,如果在一开始就给予匈奴迎头痛击,虽然凭借李牧自身的谋略不是难事,但这并不能实现长治久安之目的。所以,李牧之举,在于为边境求得长远安定。虽然在大众眼中一时不会被人看好,比如赵王的失望,将士的猜疑,以及匈奴的嘲笑,但这些都没能影响李牧为达目的的耐心。

搜图

微信截图_20191110224811.png

李牧画像

在他的规划中,只有边境富足、兵强马壮且匈奴放松警惕之时,才是一举成功的关键时机。李牧以常人无法理解的隐忍取得了如此不世之功,列位四大名将之一,确系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

《史记》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