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信史以来的第一次“禅让”,却被孟子否定,最终惨遭失败

 唐封叶 2019-11-12

说起“禅让”,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尧舜禅让”的故事。但尧舜禹时代属于传说时代,“尧舜禅让”是否真实存在,争议还很大。对历史了解得多一些的朋友肯定知道在《竹书记年》和《韩非子》上另有说法,即认为是“舜逼尧”、“禹逼舜”,根本不存在什么温情脉脉的“禅让”。退一步讲,“尧舜禅让”即使存在,很多历史学者也认为仅仅是部落内部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原始民主选举,而非进入文明国家后的君主继承制度。

“尧舜禅让”故事的真实性如何、真相怎样,我们在此就不多探讨了。我们要说的是,自春秋以后该说法即在中原大地广泛传播,尤其是受到以“仁义”和“让”为美德的儒家以及主张“尚贤”的墨家的积极宣扬,在当时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比如在《战国策》、《吕氏春秋》等书上记载,用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曾有禅位给商鞅的打算,魏惠王也有过禅位给相国惠施的念头,虽然他们最终都没有实施。

不过在他们二位稍后,也即战国后期的前段,有一国君主为振兴国家、富强百姓,真的相信了“尧舜禅让”之说并真诚主动地付诸实施,他就是燕国的燕王哙。

▲燕王哙

众所周知,周代北燕国(金文写作“匽”或“郾”)是周文王之子(实为义子)召公奭所建,当然因为召公奭作为重臣离不开朝廷,真正的第一代燕侯其实是召公奭之子燕侯克。虽然燕国根红苗正,但是由于远离中原,僻处北方,处在戎狄包围之中,所以几百年来它发展得并不顺利,甚至一度与周王朝失掉联系,导致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连前几代燕侯叫什么也写不出。到春秋初年,燕国遭山戎入侵,多亏了一代霸主齐桓公帮助他们挫败山戎才得以摆脱困境。此后没了劲敌的燕国得以逐步发展,到战国前期占据了今天河北北部和辽西大片土地,也号称“带甲数十万”。不过燕国虽跻身“七雄”之列,国力却几乎是“七雄”中垫底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燕国领土大多处在苦寒之地,另一方面更因为燕国的政治制度比较守旧落后。

▲战国前中期的燕国疆域示意图

话说进入战国之后,各国纷纷革新政治:魏文侯时魏国率先用李悝等人变法,随后赵国赵烈侯任用相国公仲连改革,接下来楚悼王用吴起变法,田齐桓公建立稷下学宫、田齐威王用邹忌实施新政,秦孝公用商鞅变法,韩国用申不害变法……大家数一数,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雄”,不就只剩下燕国一国没有大规模地实行变法了?

周显王末年,燕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王的燕易王去世,他的儿子哙继位,这就是燕王哙。据《韩非子》记载,燕王哙登基后,不好女色、不听音乐、不建宫室、不暇游猎,甚至亲自拿起农具参加农业生产,其忧国忧民一至于此。

燕王哙三年(318年),公孙衍发起合纵运动,并组织起一次声势浩大的魏、赵、韩、楚、燕“五国伐秦”。结果樗里疾率秦军一出函谷关迎敌,五国联军就作鸟兽散,秦军追到韩国东北修鱼斩得韩、赵联军8万首级。

燕军逃回燕国后,燕王哙深以为耻。痛心于国弱民贫的他,苦心思索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不久他选贤举能,任命一个叫子之的大臣为相国。这子之倒也不负所托,把燕国治理得有模有样。

不过子之这人,应该也属于法家中申不害一类的人物,喜欢搞一些权术(法家分法、术、势三大支派)。比如《韩非子》一书记载,子之做燕国相国时,有一天坐在堂上的他突然指着外面装模作样地说:“咦,刚才有什么东西跑出门了,是匹白马吗?”他身边的人大都说啥也没看见,因为确实什么也没有。不过有一个侍从追出门去察看一番,回来却附和说:“真的唉,确实有匹白马跑出去了!”子之就是用这些小手段、小诡计来试探身边人是否老实。

现代人想必都知道有这么一句名言——“用谎言验证谎言得到的只能是谎言”。由此可以看出,子之并非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正人君子”(其实法家人物大都如此)。

如果子之的权术仅仅用在如何把国家治理好上,倒也罢了,实际上他却暗藏野心!他暗中授意自己的亲友党羽,让他们在一心求治的燕王哙面前敲边鼓,以夺取更大的权势。

子之的姻亲苏代(苏秦的兄弟)当时在齐国做事,一次他出使燕国时,有意无意在燕王哙面前说齐宣王不能成事。燕王哙问为什么,苏代说齐宣王不能充分信任大臣,意思就是要燕王哙充分信任子之。后来燕王哙果然更加对子之言听计从。

不久后,一个叫鹿毛寿的人也劝燕王哙说:“您不如把国家全托付给子之。当年尧把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您现在把国家让给子之,他肯定也像许由那样不要。那样您既没有丢掉国家,又能拥有与尧一样的名声了。”燕王哙真的答应了。子之那边虽然也辞让了,但权势更甚于以往。

▲鹿毛寿劝说燕王哙效仿尧舜禅让之事

不过子之看到燕国朝廷内还有很多燕王室尤其是太子平的势力,心中不安,又撺掇人对燕王哙说:“当年大禹公开表示要传位给伯益,却依旧用儿子启的人当官,后来禹死了,启率领党徒攻杀了伯益,自立为天子。因此大家都说,禹只是表面上要授天下给伯益,暗中却培植儿子的势力让他自己去夺取江山。现在大王说把国家让给子之,而大臣多是太子平的人,人们会说大王您也跟禹一样都是假禅让,实际还是想让儿子掌权。”

子之听后,立即把俸禄在300石以上的官员的印信全部收回并交给子之,让他重新选拔任命。自那之后,子之完全掌握了燕国大权,坐在王位上行使权力,而燕王哙反而变成了臣子。

燕王哙禅让,表面看确实有被子之哄骗的一面,但归根到底来说,他是真心不计自己的权和利,一心为国为民,所以才主动让位给他认为更有能力的人。燕王哙禅让子之,也成为中国有信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即君王出于为国为民的公心、主动而非被动地把君位和权力让给外姓人)。

但燕王哙个人高风亮节、公而忘私,他背后的利益集团——燕王室贵族尤其是太子平却不干了。他们不甘心姬家江山被燕王哙拱手送给外人,更不甘心原有的权势利益被剥夺,整天想着反攻倒算。这样一来,整个燕国暗流涌动,成为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燕王哙禅位给相国子之的重磅消息,很快就传遍天下、震惊世人——“尧舜禅让”的传说听了那么多年,当时也有一些君主曾放话要禅位给贤臣,但从没有人真正实施,这次燕王哙居然动真格的了!

燕国南部的齐国齐宣王一心想挑起燕国内乱,自己好从中取利,于是派人带话给燕国太子平,说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他恢复君臣之义。太子平听后信以为真,就纠集以将军市被为首的党羽攻打子之居住的燕王宫。不过子之当政,确实让老百姓得到很多好处,在他们的支持下,子之守住了王宫并发动反击,最终杀死了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当然我们叙述得很简单,其实太子平和子之之间的争斗连绵数月,导致数万人死亡,整个燕国都陷于混乱之中。

齐宣王想趁乱夺取燕国,又顾忌社会舆论,就派大臣沈同去问孟子可不可以讨伐燕国。

▲孟子

大家知道孟子“言必称尧舜”,后世还被封为“亚圣”,很多人想必会认为孟子会支持燕王哙禅让的举动,谁知道孟子的回答却令人意想不到。

孟子说:“燕国可以讨伐。燕王哙没有权利把国家让给别人,子之也没有权利接受燕国。就如沈大夫您不可以不经齐王同意私自把自己的爵禄转让给别人,而别人也无权接受一样。”

沈同听说后,兴冲冲地回禀齐宣王。齐宣王于是命令田章率领齐军北上伐燕。结果齐军入境后,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显然燕人被上层争斗折腾够了,只希望有人能带给他们安稳生活,把燕王室和子之两派都抛弃了,于是齐军很快占领了燕国大部分领土。在这过程中,燕王哙死于战乱,而新燕王子之也被齐军杀掉剁成肉酱了。

这下又有人去问孟子道:“是不是您劝齐国伐燕的?”

孟子却做了否定回答,说:“我只告诉沈同燕国可以讨伐,我又没说谁有资格讨伐。他当时如果问我,我会回答,只有‘天吏’才可以讨伐燕国。齐国跟燕国一样无道,哪有资格伐燕?”

孟子所说的“天吏”是谁呢?看文意,那只能是周天子委派的将领了,因为儒家一贯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就是说,对于燕王哙禅让一事孟子是持否定态度的:燕王哙只是一方诸侯,他的燕国是周天子封的,燕王哙不过是天子在燕国的守臣,他哪有资格私自把天子封土让出去?而子之又哪有资格不经天子同意擅自从别人手中接受封土?

有人可能会笑孟子迂腐,因为当时的周天子威信扫地,早已经不可能出来主持天下事务了。

更多人可能更想问,既然孟子认为诸侯没资格禅让,那如果天子禅让,孟子觉得可不可以呢?你别说,孟子的弟子万章还真问过类似问题。万章曾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的回答是怎样的呢?他明确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接下来孟子又长篇大论讲他的理由,具体不详述了,总结下来就是两个条件,天子禅让也得符合“天意”和“民意”,才能实行,天子本人是没有权利禅让的。

天意如何,这当然是比较玄的东西了,但民意就相对好说一些。孟子一再强调民意,显然是有进步意义的,体现了他一贯的“民贵君轻”精神。

回过头来我们再用民意来审视一番“燕王哙禅位子之”一事:子之在治国上确实有一套本领,比燕王哙和其他大臣强,也得到一些民心(太子平攻打他时有很多百姓助他),这是事实。但是子之行事却并不光明磊落,而是充满阴谋权术,距离孟子标准的“大丈夫”都差得极远,更别提与“圣贤”标准比了。到后来子之和太子平火并、齐军乘虚而入后,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显然子之之前攒下的那点儿民心也早被消费完了。所以在孟子眼中,他不会认为子之得国符合“天意”和“民意”。

燕王哙禅让的故事还没完。

齐宣王占领大部分燕土后,又派人问孟子:“这燕土我该不该占?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50天就打下来了,这不是人力能办到的,必是天意。不占,恐怕老天会降灾吧?”

孟子的回答则是:“占了燕国老百姓高兴,就占,就如周武王当年做的那样;占了燕国老百姓不高兴,就不占,就如周文王当年做的那样。”

孟子还是以民意为标准,齐宣王却没听孟子的话,不但摧毁了燕国的社稷宗庙,还纵容齐军到处烧杀抢掠。各诸侯国看齐国占领了燕国,恐怕齐国势力倍增打破天下间的平衡,都一起来救燕攻齐。孟子再次劝齐宣王恢复燕国宗庙、归还燕国重器、选定燕君然后退出燕土,齐宣王仍没有听,最后灰溜溜地被诸侯联军打出燕国,并埋下了后来燕国伐齐复仇的祸根。

当然在这次“燕王哙禅位子之”事件中损失最大的,还是燕国自己。燕王哙善意的禅让举动使燕国陷入战乱多年,又被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当时侵燕国的除了齐国还有中山国),国家差点灭亡,百姓死伤至少数十万以上(包括燕王哙和子之),靠诸侯相助燕国才侥幸复国。这个悲惨结果肯定是一心为国的燕王哙不曾预料到的。

燕王哙禅让惨遭失败,也连累了“禅让”的名声,让人们对禅让制度的可行性产生严重的质疑。比如在战国时期本来有一篇儒家文章叫《唐虞之道》,大力肯定“禅让”之说,但可能因为燕国试验的失败,最终无人传承而失传,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考古学者从湖北郭店挖出。参与“趁火打劫”的中山国,也专门在青铜器(中山王方壶、中山王鼎等)上刻写铭文,指斥“燕君子哙不分大义,不告诸侯,而臣主易位”,要求后世子孙以燕国的“胡闹”为鉴。

▲中山王方壶铭文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选贤举能”当然比一家一姓的世袭制好啰。但是一桩千载难逢的“好事”,为什么到最后会发展成这样的结局呢?唐封叶以为,一方面是当时中国已经进入“家天下”时代近2000年,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君主世袭制和运作方式,在观念上对“选贤举能”的禅让并不能一下子真正接受,比如连孟子和以儒学兴盛著名的中山国都否定燕王哙禅位子之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当时列国并立,各国君主认为燕王哙禅位子之开了一个“恶”的先例,唯恐形成带动效应,危急本国王室的统治,所以进行大力干涉和打压。

有人可能会追问,如果没有“外国干涉”,禅让能否成功呢?你别说,后世又有一个真实例子出现。

▲王莽

禅让思想在中国沉寂了200多年后,到西汉中期又再度兴起。与先秦时期不同,这次禅让思想是伴随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而来的。西汉后期,随着朝政越来越腐败,天灾日益频繁,禅让思想在社会上越传越广,最终出现了“王莽受禅”,也即一些人所说的“王莽篡汉”。有人说王莽是“野心家”,但至少他受禅之前的表现是良好的、极得民心的,他受禅确实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转移。可惜的是王莽受禅之后的改革过于超前和急切,也有很多措施不当,最终导致他兵败身死。王莽的败亡,再次连累了禅让思想。再往后,“选贤举能”的禅让就从中国绝迹,代之以强臣逼君的假“禅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