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杂记

 潍坊北海道 2019-11-12

作者|李玉红

       2016年7月27日中午,在高考结束后的一个月零20天,女儿的高考录取通知书终于到家。女儿在略有所失中舒了一口气,我也安稳地坐了下来,迫不及待地记录下她高考前后的点点滴滴——所经历的事情,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失所得。目的有二:一是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日子;更重要的,是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事情太多,我尝试以几篇小文的形式做一留存。

那两年零十个月

       为方便照顾孩子,高中开学前,好多家长会选择跟孩子到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我们没有:一是单位离家太远,每天30里路的奔波,我没有精力,更没有时间;二是孩子也想过过集体生活,天天与同学们在一起生活、学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高中。

       高一高二顺利度过。每逢周末,我和先生会带着大包小包跑去学校看孩子,听她说说话。进入高三,老师开始建议:有条件的家长最好是陪陪孩子!此时,女儿自己似乎也有了“被陪”的需求。高三压力太大,她需要释放压力——在学校她是班长,是同学们的知心大姐(尽管全班90%的人比她大),哪个有情绪了,需要她去安慰,去帮忙排解。不光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宣泄,还要去承担本不该属于她的东西,心理负担可想而知!

       可是,此时的我们却犯了难。我们真的可以去陪读吗?先生心疼我来回奔波的辛劳,我担心他一人无法照顾孩子。最终,我们还是怀着愧疚,辜负了老师的建议和女儿的期盼。直到离学校稍近一些的新房子拿到手,我们立即进行了简单装修,只盼着天暖了,好早一点过去,把女儿接回家!

搬家,走读

       2016年正月十六日,春寒料峭的一天,也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先生一个人去新家吃了碗面条,算是搬家了!从此,我便开始了催促和期盼,天天缠着他,我们搬过去吧?他说等停暖了吧。停暖了,他依然是一副“我自岿然不动”的状态。我又开始在他耳边叨叨:我们搬过去、搬过去吧!他说,等风筝会过去咱就搬。我说今年的风筝会不是改到滨海了吗?你们不是没任务了吗?他不应答。我知道不善言语的他是心疼我,可是我却心疼女儿。其实,他又何尝不疼?一边是爱妻,一边是爱女,掂掂哪个都一边重!他心里也矛盾着呢!

       架不住我一再唠叨,4月2日,清明小假,终于住进了自己的新家!住进去,我才发现,原来先生是如此的暖男:家里的大小物件,他都一点一点的置办全了,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针头线脑。又经过三天假期的买进买出,冰箱满了,该有的都有了。家,终于是可以过日子的家了!

       从此,女儿开始了走读生活。每天早上,我俩五点起床做饭,尽管女儿的饭极其简单:一个手抓饼夹一个鸡蛋是一餐,一个卷饼加一碗豆浆是一餐,一包牛奶煮两勺燕麦也是一餐……就是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早餐,却成了最让我俩头疼的事!因为,女儿早上不愿意见油腻,什么水饺、包子、面条、火烧,一概不吃。每个周末或者日常下班后的晚上,去超市置办她可能会吃的不带油的稀奇物品成了我俩的生活常态。唉,这抓耳挠腮的俩月啊,没想到最让我们犯愁的竟然是吃什么,怎么吃!

毕业典礼及杂感

       其实,这俩月,女儿并没有天天回家。先生四天值一个班,而我这个已有8年驾照的老司机竟然不敢开车上路。于是,女儿的走读生涯是在3(回家)+1(留校)的模式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算起来,考前的这63天(4月3日至6月4日),我们只接送了48天。

       眨眼到了6月5日。这天是女儿的毕业典礼,恰逢周末,我和先生都有空。于是,我们便以拉行李为借口,随女儿去了学校,并参加了学校为他们67级设计的毕业典礼。后来,听女儿的同学说,她是不愿意我们随她去学校的。原因至今不明。我们也没再问。总之,我和先生无论是毫不知觉也罢,还是厚着脸皮也罢,见证了她的重要时刻,足矣!!

       毕业典礼设在学校的体育馆。花扎的彩门,悬挂了彩绸的门框上,早已贴好了对联:

       上联:学道回首一生壮志可凌云

       下联:师恩铭心三载青天欲揽月

       横批:折桂蟾宫

       每一位学子都从彩门经过,“跨过毕业门,走向成功路” 。

       毕业典礼上,首先播放的是远在祖国各地求学的校友们从各高校发回的《助威67,高考加油》的祝福视频。一句句“我们在大学等着你”,鼓舞了在场师生的士气;随后,大屏幕滚动播放了各班独具特色的视频短片。其中有很多很多的画面感人至深,但印象最深刻也最打动我的是当满教室的人都走光、老师静静的关掉灯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学生们,想起了当他们离开校园,我一个人走在能听到自己轻轻的脚步声和喘息声的走廊里的沉寂,那种静真的让人窒息。然而,教育者的责任,不就是把学有所成的孩子们一个个送进适合他们的社会大舞台吗?

       我不得不说,潍坊一中的孩子们是大气的!当任课老师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台下掌声一片,呼声如雷!这一刻,教育者的尊严和满足溢满了心头,写满了眼角!此刻,他们是幸福的,自豪的。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苦和累,都在这一刻融化了!

       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想起了女儿的班主任刘静老师。那一日,她的先生开车出了事故住进了医院,所有的家人都赶到了医院去陪护,而她,作为妻子,她竟然没有在场!因为,她是高三班主任,因为她的孩子们在学校,而孩子们,一模考试后状态不好,她不能离开!当女儿向我们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的嗓子像是被堵上了一样,眼泪禁不住就流下来了。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写下这段文字,我眼里依然满含泪水。同为教育者,我深深地懂得,刘老师做出这种选择时她所经历的痛苦。作为老师,我们别无选择,孩子们就是我们的天。其实,我的同事们中间,又何尝没有这样的典型?

       我还想起了数学姜老师。考前两个月,她患了严重的耳蜗平衡失调,不敢低头和转头。医院建议平躺休息,不然后果十分严重。但是,在家人“你是要命还是要学生”的通牒下,姜老师还是选择留在了学校。当我发信息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时,姜老师说:这个时候了,我留在孩子们身边,是我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们。正是这样一群不问收获的播种者,在点亮着一个个心灵,传递着一波波正能量。我们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不就是这些东西吗?

       毕业典礼上,更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女儿代表班级56名同学上台,接受了拨穗受证仪式。67级30个班级的班长,分两轮上台,由于允锋校长拨穗,于善胜校长受证,场面十分的庄严!三年来,在两位于校长的带领下,高67级的李冠兵主任、李元昌书记、田新建主任、王敏主任,周密计划,严谨安排,将高67级学生的学习和业余生活组织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孩子们进入一中,真的是无悔的选择!我和先生紧抓手机,想记录下每一个庄严的时刻,每一个温情的瞬间!

在家备考

       毕业典礼结束,回家已是十点。我们把女儿高三的书籍都运回了家,放在书房的地板上,竟然堆满了两米见方的空间!这还不算在老家没拿过来的。想想高中三年,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简单吃过午饭,全家开始午休。

       等我们醒来,女儿已经在复习了。第一天要考语文、数学。所以,她先拿出了笔记本,顺着自己的笔记复习,似乎又背诵了几个篇章。后来又翻看了自己的错题集,其间还向同学请教了问题。她说要做几道题,不然手生。我们表示赞同。

       吃过晚饭,在我和先生的提议下,她同意下楼走走。顺着虞河前行,到樱前街南边的桥上返回,我们三个手拉着手,随意聊着天,看着景,心情舒畅放松。我突然想,幸福不就是你我手牵着手一路相伴而行吗?又突然有些伤感,以后这样牵手的日子还有多少?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她有出息。但是真的有出息了,长大了,飞远了,留给我们的,不就只剩思念了吗?正如我们的父母当初培养我们一样。等我们长大了,成人了,我们把全部的目光都投放到了儿女身上,而对自己作为他人儿女的义务,又尽到了多少??

       传承,但请千万别忘了我们的父母!!谨以此,提醒我和如我一样的不孝子女!

       6月6日,周一。我上班。为了陪女儿,先生2号、3号连续值了两天班。今天是他在家陪女儿。当爸如他,也真的让人钦佩了!

       上班期间,我打电话回家,女儿仍在复习,等下午回家,看她还在做题。很有些佩服我们的女儿了!!

       晚饭后,我走进书房,问明天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咱们再来对一遍吧。我读着所需携带物品,女儿查看着她已经查了好几遍的证件和学习用具。看她有些心慌,我说:宝贝,今天晚上就不要复习了,好好休息一下呗。没想到女儿说,好烦,不要再说了。我想一个人静静。我知趣地退了出来。

       过了大约十分钟,女儿说自己要下楼走走,不用我们陪。我们只能同意。

       我没敢出门,我怕她嫌我烦。先生站在27楼楼道的窗前,怔怔地望着-——尽管什么也看不到。几分钟后,他也跟着下了楼,他放心不下独自外出的宝贝女儿。

       其实,我的心里也挺慌慌的。下午回家,先生跟我说,明天送下女儿,他要回老家趟,亲大娘去世了,7号上午8:30的公事。我的心里咯噔一下。然后脑子里开始快速反应: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早上7:20 从家里走,如果路况不好的话,得8:00才能到校,然后他再返回老家?时间来不及啊!“你一早就回家,让外甥女婿来送我们吧。”我说。但是他不同意。他说,那样的话,女儿就知道了。想想也是。高考这等大事,岂能让女儿分心?但是如果他亲自送我们,女儿这头倒是没问题了,他来回路上的安全谁来保证?我又一次恨起了自己,学的这车要是好好练练不就行了?可是这时候了,这么想还有什么用呢?

       看到淡定的女儿一慌张,看到她不需要我们独自下楼,我原本平静的心也乱了。打开微信,看到某校失踪女孩父母呼唤孩子回家的视频,我竟然一下子平静了下来。与一家人平平安安相比,高考这个鬼,又算得了什么?

       那一晚,我们不敢再说什么。十点半,准时上床睡觉。

       早上四点多,我醒了,一直拖到五点,我俩一起起床做饭。头天晚上就说好了,早饭:米饭、西红柿炒鸡蛋,另外又加了一个海参。怕把女儿吵起来,一切都在静悄悄中进行。说好七点起床,6:55,我敲响了她的房门。开门的第一句话,她说:“我竟然睡着了!”那语气,竟是如此的轻松!原来,她一直担心自己会因过分紧张而睡不着。

       起床洗漱,再次检查了一下物品,7:20出发。

       走出小区大门,我和先生便傻了眼:健康街上满满的车!第一反应是,难道这个点还会堵车?先生有些急,路上开得自然就快些。女儿说:“爸爸,不用急。”呵呵,难得她还有这心态。而我心里更明白,先生之所以开得快,一是怕耽误女儿考试,二是怕见不上大娘一面。可是我不能跟女儿说实话。

       从樱前街到永春路,然后再拐到宝通街上,路上一溜两排,已是停满了车。高考,谁说考的又只是学生??

       看着那瘦小的身影走过第一道安检线,走进校门,我的眼泪忍不住下来了……不是因为情绪起伏,是觉得中国的教育竞争太残酷了!虽然最后一个家长会上,班主任刘老师说高考只是一个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对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尤其是对山东省的孩子们来说,这竞争又凭空多出了更多的残酷!

       宝贝,加油!愿你和你的同学们一切顺利!

       等到八点半,我给刘老师打了个电话,确认女儿已经进入考场,外甥媳妇接我回家准备午饭。

       先生9:00打来电话,说已经从老家往回赶了——紧赶慢赶,还是错过了大娘的公事!愿她老人家安息!!

       上午的语文考试是从9:00—11:30,我们俩10:50从家里出发,送饭去!

       本来,我们是打算中午回家吃饭的,后来,考虑到路上可能会堵车,女儿的休息时间会减少;女儿又说需要我们的陪伴,所以最终决定午饭在学校吃,晚上回家住。

       其实,学校为学生准备了营养配餐。荤素搭配,四菜一汤。买了一张饭票,又怕女儿吃不好,所以自己又带了些。

       11:35,先生给女儿打电话,不接。11:40,女儿打给我:“妈妈,你们在哪儿?”听声音,似乎带着哭腔。我的心咯噔一下,语文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果然,见面后,没说几句话,她便开始哭。原来,发下试卷后,女儿见有时间,就把其中一题在心里选好了答案B,但是怕老师不让,就没有涂卡。后来,再回来涂卡的时候,将B涂成了D!等发现时,已经是交卷的时候了,根本没机会改过来!

       “这是个3分的题,我要是不会也就算了,可是我会还错了,我就不能原谅自己!”女儿愤愤地。我也一下子蒙了。第一反应就是,可惜啊,可惜。3分呐,这在全省排名,要退后多少个名次啊?心里的失落油然而起。女儿边吃边流泪,嘴里还在絮絮叨叨。我突然想,这样子怎么行?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思路,说道:“呀!幸亏是在第一科就出现了这问题!冥冥之中,这是在提醒我们以后几科要千万注意了,这种错误可不能再犯。从下一科开始,瞪起眼来,每科多得一分,不就找回来了吗?”女儿一愣,然后说:“话是那么说,可是我仍旧不能原谅自己!”

       把她送回宿舍,我便在心里嘀咕,如果下午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可咋办?于是,我跟先生商量:要是下午考完数学,她还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话,我们必须要狠狠地熊她一顿,哪怕翻了脸,也要让她扭转过来,她哭一场也就过去了。先生赞同。

       下午五点结束,我们四点半到了考点。5:10,女儿打电话问我在哪,听语气,竟然有些轻松,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晚饭后,她继续准备第二天的理综,还是做了一部分题,说是怕手生。跟同学通了个电话,同学告诉她全国卷的24、25题会是什么题型,什么电磁题不会考之类的。结果考试结束,据说那位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我真佩服这个会总结的孩子!九点左右,拿出英语来读了读,她说都好长时间不看英语了。

       考过一天的她,显然平静了许多。但仍旧看出对高考与日常考试的不同态度,毕竟这决定着你是否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8号早上,7:20送去考场,8:30 和先生去了花店。好几天前我们就商量,结束考试,意味着中学生活的结束。作为爸妈,我们该送女儿点礼物。选来选去,最终选了一份包装精美的玫瑰花。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班主任刘静老师。这两天,孩子进校她已在楼前等候;孩子入场,她在院内负责看管书包;孩子出场,第一个迎接和安抚的是她。两年的时间,刘老师给予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和先生为刘老师挑了一束由香水百合、勿忘我、向日葵和康乃馨组成的花束。愿刘老师永远年轻、漂亮!愿她的学生和她的事业蒸蒸日上!

       中午送饭到学校,女儿说,理综是我弱科,反正我已经尽力了。尽力就好!

       也许是即将考完的兴奋,下午1:50,女儿打电话说午睡没睡着。她说头疼。我的心又悬了起来,头也莫名地疼了起来。又想起了昨天上午好姊妹发给我的微信:今天孩子高考,大姐你要心平气和的,不能着急紧张,大家都说母子连心。我赶紧让先生给捏起了头,我必须要尽快调整好自己,我担心会影响女儿。请原谅这个时候那些无助而又迷信的妈妈!!

       下午四点半,学校要为初三组织毕业典礼,所以开考前十分钟,我匆匆赶往学校,一路上看了三遍时间,女儿的听力该考完了吧?

        到校便进入了匆忙的状态,一直到5:19,在主席台接到先生的短信:女儿已经出场。看表情,应该是还可以啊。     

       我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补充说明:高考后,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阶段:等成绩,报志愿,盼通知。将以《高考后记》《杂事小记》《高考附记》等几篇文章予以记录。)

       ——本文刊载于2016年《北海道》冬季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