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名相伯颜:“影子”功臣,你愿意当吗?

 思明居士 2019-11-12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综艺节目《奇葩说》中出过一个辩题:在职场要不要当“邀功精”?这是一个尖锐的职场话题。面对老板有限的注意力,面对职场有限的资源利益,到底该不该主动炫技呢?

经济学告诉我们:自私贪婪是人的本性;社会学告诉我们: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俗语还告诉我们: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基于这些对人性的共识,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在利益面前保持佛系保持矜持。

元朝名相伯颜:“影子”功臣,你愿意当吗?

可是,总有一些“傻孩子”,不会哭,也不爱哭。比如元朝便有位大臣叫伯颜他曾在战场上立下过无数奇功,回朝之后却总是闭口不言,甘当“影子”功臣。别人来抢他的功劳,他也无动于衷,有时甚至主动让功……

这样一个佛系高管,能在元朝集团吃得开吗?他对于功劳的态度,又能给今天的职场人带来哪些启发呢?

屡立奇功的将相之才

伯颜是蒙古八邻部人,曾祖父是成吉思汗的亲信,因而伯颜家族数代子弟都深受蒙古大汗的信赖。伯颜的父亲晓古台,承袭祖辈官职,随宗王旭烈兀开拓西域。

至元初年(1264),伯颜作为旭烈兀的代表入朝奏陈有关西域之事,结果一下子被元世祖忽必烈看上了。史书记载,“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就这样,伯颜被元世祖下令留在京都,逐渐开始参与一些国家大事。每次听他谈论国事,他的见解总是高于朝臣,因此更加受到忽必烈的器重。忽必烈甚至亲自做媒,将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嫁给他为妻。1265年,二十九岁的伯颜就被擢升为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

此后,伯颜两次统兵伐宋灭宋,两次出师平定叛乱,攻城攻心,进退有据,每战都是载胜载誊凯旋,他的统帅能力被时人誉为“统百万兵,御如一人”;他的功劳被时人评为“讨定江南,混一九土”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伯颜以左丞相的身份,分兵三路进攻南宋。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伯颜便带兵攻进了南宋都城临安,并俘虏宋恭帝赵㬎(xiǎn)和谢太后等人。自此之后,南宋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尽皆落入元朝之手,南宋已实质灭亡。

元朝名相伯颜:“影子”功臣,你愿意当吗?

在最后这两年,元军势如破竹,攻灭南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绝对离不开伯颜指挥有方,决策得当。

不贪图小功

元军南征途中,将领们请求进攻郢城,认为郢城作为咽喉之地,如果不取,恐为后患。伯颜不准,指出:“用兵缓急我心中有数。攻城是下策,大军南征,岂是为夺此一城?”于是元军放弃郢城不攻,顺江而下。

元军至汉口,伯颜的战舰数以万计相继入江,以数千艘停泊于沦河湾口;又将蒙古、汉军共数十万骑部署于江北,诸将言:“沙芜南岸,彼战船在焉,可攻而取。”伯颜回答:“吾亦知其可必取,虑汝辈贪小功,失大事,一举渡江,收其全功可也。”

伐宋过程中,江东遭饥荒,瘟疫流行,伯颜边指挥军事,边赈灾救人,百姓得以安生。攻破临安后,宋朝皇帝率文武百官投降,伯颜命人入城,清点宋朝的钱粮,收缴百官诰命、符印、图册,清理登记宋宫中之礼乐祭器、册宝、仪仗、图书等物,废除宋朝的官府衙门,将宋亡国之君移居于别处,遣新归附的宋朝官员去招降湖南北、两广、四川之尚未攻克的州郡。部署诸将分兵屯驻要害之地,禁止偷盗和破坏宋皇室陵墓。

对于元朝,伯颜无疑是厥功至伟的存在,但是他对于功劳的态度却常常让人难以捉摸——

元朝名相伯颜:“影子”功臣,你愿意当吗?

不介意让功

至元十一年(1274年)五月,伯颜平定江南,取得阶段性胜利,忽必烈大喜,任命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任命阿术为左丞相。阿术,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他和伯颜在攻宋战场上相互配合,冲锋陷阵,屡立战功。最终伯颜执意将平江南之功让给了阿术。

不主动言功

灭宋之后,伯颜凯旋归来,行囊里仅有衣被,对于自己的功绩一言不提,丝毫没有邀功请赏的意思。不久,伯颜又亲自率军,将各地作乱的藩王悉数平定。当然,和之前一样,伯颜得胜还朝之后,还是口不言功。

元朝名相伯颜:“影子”功臣,你愿意当吗?

不看重羽毛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海都叛乱,伯颜奉诏讨伐,虽然最终平叛成功,但在打赢这场仗之前,朝廷有人向忽必烈进谗言,说伯颜与叛贼通好,所以元军才久无进展。于是忽必烈派了另一位大将来取代伯颜。伯颜不得不蒙冤离任。当时忽必烈的孙子,也就是后来的成宗,颇为不舍,为其设宴饯行,并向其讨教日后方略。伯颜不抱怨不辩解,只是举起酒杯对成宗说:“对待酒色应当慎重,军队应当纪律严明,但是要恩威并济,不可偏废。此外,冬夏扎营,还是按照原先的定制为好……”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伯颜不言功、不争功、不辩解,皇帝就不知真相吗?当然不是。皇帝可能糊涂一时,但不会一直糊涂。

伯颜灭宋还京时,大臣阿合马奉命在郊外迎接伯颜。伯颜将身上所系的玉钩丝带送给他,说:“宋宝玉固多,但我什么也没拿,请不要嫌此礼薄。”阿合马认为是看不起他,暗地中伤伯颜,诬告伯颜在平宋时取走了玉桃盏。不过因为没有证据,此事也就作罢。但在阿合马死后,有人献上了传说中的玉桃盏,忽必烈惊呼自责:“差点陷害我忠良!”

而对于伯颜的才干和功绩,世祖和成宗两任皇帝,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尤其关键时刻,伯颜的价值就会加倍放大。《元史》记载,“诸曹白事,有难决者,(伯颜)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世祖忽必烈弥留之际,指定伯颜作为顾命大臣,辅佐成宗为帝。伯颜不辱使命,带领众臣帮助新帝顺利度过了权力交接的动荡期。后来伯颜重病,临终之前对成宗嘱咐道:“在朝廷内,中书省与枢密院应该分开为好,而在外地,若将军政分开则多有不便。”成宗悉数接受。感念于伯颜的重大功业,他下诏追封其为淮安王。

元朝名相伯颜:“影子”功臣,你愿意当吗?

林语堂先生在《风声鹤唳》中写道:“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正如伯颜一生看淡功名,但功名却追随他千秋万代。很多时候,人越是紧盯那眼前的仨瓜俩枣,越容易丢掉格局和远见,最后陷入故步自封的境地。而真正有大成者,无不是像一泓活水,永远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如此方能长流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