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碌碌一生

 红谷斋主人 2019-11-12

 碌碌一生

             《诗经欣赏》—国风—蜉蝣

(峻岫)

这是一首叹息人生苦短,激励人奋斗、前行的诗歌。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注释

蜉蝣”:一种微小的昆虫。是一种原始的有翅昆虫。成虫的寿命短至一天。

:蜉蝣的羽毛。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毛诗注疏》]

楚楚”:光鲜貌。

“翼”:浮的羽翼。

采采:光洁鲜艳。

”:通穴。

麻衣麻制的衣服。其实是穿着华丽的比喻

”:”。

“曹”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是周武王之弟叔振铎的封国,在山东定陶、菏泽一带。这首《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昭公就是曹昭公,姬姓,曹氏,名班。“僖公姬夷逝世,太子姬班继位,是为曹昭公。”[《毛诗注疏》]曹昭公是曹国第十五任国君。因为曹国很小,又不知道自守,不但过着奢侈腐化,还任用小人,“国家危亡无日,君将无所依焉,故君子忧而刺之也。”[《毛诗正义》]诗歌三章的开头两句“衣服楚楚”、“采采衣服”还有“麻衣如雪”,就是反应“好奢而任小人者”,结尾两句,就是“将无所依”的意思。

历史记载,曹昭公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君主。曹昭公二年,曹昭公联合宋桓公、齐桓公救援被狄国入侵的邢国。又联合齐、宋出兵保护卫国,帮助卫复国。他还与齐、宋等诸侯在首止结盟,支持周太子郑,安定周王室。曹国虽小,但是曹昭公,还是做了许多该做的事情。

朱熹一方面肯定《诗序》的说法,《蜉蝣》可能是讽刺曹昭公的,但是他又说《蜉蝣“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比而刺之。[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时人”就是当时的人。“玩细娱”就是玩弄小昆虫之类的行为。“忘远虑者”,就是玩物丧志的意思。蜉蝣羽毛虽然很好看,光鲜靓丽,“楚楚动人”,但是“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之。”[南宋·朱熹《诗经集传》]于是联想到人生不能久存,故抒发其忧虑。朱熹的说法,难以服人,人不仅“玩细娱而忘远虑”,无论玩何物只要过分都会“丧志”。事实上不管用浮来讽刺曹昭公奢侈,还是讽刺玩细娱而忘远虑者”,都是不合适的。“盖浮为物,其细以甚,何奢之有?取以为比,大不相类。天下刺奢之物甚多,诗人岂独有取于掘土而出,朝生暮死之微虫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有人认为《浮》是讽刺曹羁的。曹羁是春秋时期曹国大夫。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此说仿佛离题更远。也有人说《蜉蝣》是讽刺曹公共的。总之皆臆测。”[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蜉蝣“大抵是刺曹君奢慢,忧国之词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这样说,理由也不充分。仅凭“衣裳楚楚”,“采采衣服”还有“麻衣如雪”,就说曹昭公奢侈简慢,与历史记载有差距。

其实蜉蝣》就是一首感叹人生苦短的诗歌。诗歌大意:

蜉蝣振翅,衣裳楚楚很美丽。心中不免忧虑,不知何处是归宿?

蜉蝣振翅,衣服采采很得意。心中不免忧虑,不知何地能止息?

蜉蝣掘土身上披着雪白衣。心中不免忧虑,不知何地能相悦?

这是一首叹人生苦短,且激励人生当奋斗、前行的诗歌。人生不满百年,转瞬就是一生。纵然是活得风风光光,光鲜靓丽,衣冠楚楚,极有风采,甚至是“麻衣如雪”,地位很高,难道这就是自己所要的吗?这就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吗?人一生仅仅有物质享受,就能够满足了吗?人生到底何处是归宿?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应该怎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人生的大课题。人不是为吃饭、穿衣活着的,人生仅有物质享受,没有爱心,没有付出,没有贡献,没有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一生无所事事,其实是很痛苦的。这大道理,也许到了行将就木,时日不多的那一刻,才会明白,才会懂得。毕竟人生苦短,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临了”的一种失落的心情,迟暮到来的追悔和忧思,正是诗人吟哦《浮》时的心痛。

诗歌善作比喻。善于以小见大,深入地进行人生的哲理思考。小小的浮,寿命转瞬即逝。正是人生不满百,“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吗?[《庄子·知北游》]尽管浮生命短暂,但是它还是展开了翅膀,打开了羽翼,掘地而出,展示了自己“麻衣如雪”般的魅力。结尾的问话,“于我归处!”“于我归息!”“于我归说!”是人生“三问”。总之就是一个“归”字。就是依归、归去。不管你乐意还是不乐意,都将“归去”。你的人生将要归到哪里去?第一问:“处”,归于何处?第二问:“息”,焉将安息:第三问:“说”,能否愉悦。也就是该怎样总结自己的一生,你将摆在何处?你能不能安息?你的一生是不是快乐?只有归于是出,安息正地,问心无愧,才能闭得上眼睛,不枉此生。

诗歌《》的作者,观察浮蝣,浮想联翩,引发深思。统观人的一生,该怎么样度过呢?你有理想吗?你为理想奋斗过吗?你展示过自己吗?回顾你的一生,能心安理得吗?能睡得着觉,吃得下饭吗?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你能闭得上眼睛吗?真的问心无愧吗?你能说自己没有枉来世上走一遭,没有碌碌一生吗?诗人的答卷是“心之忧矣。”你呢?(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