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圣心传

 赤焰童子 2019-11-12

​传




复圣颜子心传说


       吾师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其所以祖述宪章者,非有他法也。总是赖乎心传,以吾师之心,合乎尧舜文武之心。印乎吾师之心。此吾师所以能集大成也。今人不知吾师之道,以为天所生成,果使天不生。而吾师亦不祖述宪章矣。而天不以枉乎。因吾师之学。初入门时。已寻其源。则知吾力以心为贵。除此之外。别无下手之方。于是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为之主体。毫不更改。穷思苦究。不达其极不止。志既坚定学即进境。竟能成大而化之之圣。无非能心传故也。然心之传于不传又在心人心道心上分。人心本思念之心。或因事物而显。或因物欲而起。此心总在事物萦绕。不能出事物以外而总为乎人。所以谓曰人心。自开辟以来。人不可以数记。求其能为圣人者。万中无有一二。皆由只知有人心故也。此人心所以危乎其危也。然人心惟危。而人竟不知其所以危。此危字有认为危险之危。有认为危坠之危。皆未得危之本旨。然此危者。因人心而生。以人之心本是为人。而人则熙熙熙而来,攘攘而往。日复一日。丧失而不知。在世之内如太仓之粒米。有不为多。无不为减。视为可有可无之人。竟不能与天地长存。故谓之曰危。有危险之象。而罹危坠之势。人虽存犹未存。此人心所以危乎其危也。若道心则不然。道心果何心乎。道路也,道之心,即心之路也。心之路果个在乎。中庸曰  天命谓之性 率性谓之道。此道者,即心之路也。然心由性而生。性由天命而来。人能率性以行。即如行大道而前。行尽全球,终莫有一处不通。而人竟不知其道。以为道是深奥之事。视为难而不行。焉知道在心中。尔心中原藏一点圣明之象。此圣明本天命而生。天既命之。即能与天地同体。故谓之性。亦谓之心。心与性虽有分别者,乃人心也。非道心也。道心即性也。即天心也。易曰  复见其天地之心乎。可见道心之未见者,全在于复。必复之则天地之心见。即是道心见。然此道心,以前不是,以后不是。其象至微。必至微处。乃见道心

。此微即复之意也。性初复时。即心之初动处。转念即非。有谓之曰元神者。有谓之曰明德者。有谓之曰真意者。皆此道也。因其道心至微。只有一念之真。如再转念。即非本来之象。道心岂不微乎。此上述传。人心与道心之分。活形描出,和盘托出。使尔后学等。要知人心与道心。必要去其人心而存道心。而功用。则在于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二句。精者至细也。一者不二也。夫人初入门时。心无形象。何有著摩。必将精字寻出。始能归一。精者,那心之初动也。如人身之精。藏于身内。不知何所。以为无也。则泄出。实有其质。以为有也。则寻之难觅其象。

而精竟由何而生乎。不知精原蕴蓄身内。无处不有。无外不藏。心不动。则精无形无象。心一动。则其下坠而真阳生。其动之者。即精   所化之气以泄露也。如心再动则心即化为质而出。此其精实体也。若人当其心动之时。即用其一字之功而不二。则精还于心而为性。所谓性者。即圣明之实体。能将圣明播其中混涵于内。则内纯。浑浑噩噩洞洞空空之象。如存而不散。即如天中之日精一样。天地所以能光明者。全赖日为之照耀。普天之下,何处不明。大地之中,何物不照。而人能将圣明蕴蓄于身。亦犹如此。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不动则已。动则与四时合其序。日月合其明。鬼神合其吉凶。凡天地之所以能包者。我亦能包。天地之所以能容者。我亦能容。此大而化之所谓之圣也。尔等世人以为圣功阶级不可希翼。竟置而不行,惜哉惜哉。吾今不惜苦口指出路径。须知圣不难学。总在心传。心传不难总在去人心而存道心。去人心存道心不难。总于心之初动而即一。心之初动而即一之功。又在于允执厥中。其中者。即心之源头也。非人心之源头。乃道心之源头。道心之源头。全在于中。此中本属虚空。如太虚境界。无一毫之渣滓。然其中非虚非有。求之不是。不求   亦不是。总在于心之初动时。无思无虑,不识不知。托诸乎之于穆之天。游泳乎太空之表。则中即现出也。而允执之。此中非执提之执。乃执守之执。非执守之执。乃执一之执。更非执著之执。执固之执。

必于中之现象时。稍为执之,即是以一而守之。无论或存或亡有或无。只有一而允执之。则心即传也。如其传时,俨如钟然。叩之小者,即小鸣。叩之大者,即大鸣。又如木铎不摇则已。摇动即鸣。此一篇演出。需要活看。匆要执着。将此自始自终。从头至尾。于悠然时,详细观之。引出尔之真心。阅者始有益也。以尔世人之心。而合吾言之心。自然心心相印。而得吾言之益也。始信吾言为不诬,而知入圣门不难也。




述圣子思中庸心传文

      三代以上圣学失传。中庸之理。即晦而不彰。不唯不知中庸之体。即中庸之理亦不明。虽各家注解纷繁。求其能合吾之本旨者实少。今又末学争鸣,科学最盛。莫不将大道阐明,则不惟圣学失传。即科学亦难发达。揆厥圣学一端,总在心传。前颜子已将孔圣真宗披露于外。尔后学谅知其本源也。本源即寻,犹知本源之枢机。如枢机得者。入门方有向往之方。而不至于执着,复不蹈乎迂枸。乃能成纯然之正道。圣学之枢机。即是中庸二字。中也却要乎庸。庸也却本乎中。中而能庸,庸而能中。则学识何不可进。德行何不可明。此希圣之功夫,决在之中庸也。自吾而后讲解此二字者不少。有言不偏日中,有言守正曰中。有言顺德曰中有言率性曰中。然皆发明中之一端,而中之本体大用。尚未发明。前颜子所言厥中者。即是此中也。其中非虚非有,是实非实。如此着想。岂不坠于空虚。如中一定是实,一定有形。又却着乎形迹。此千古而后。未得其端倪者。即坠三弊。言实者,却泥乎中。言虚者,却空乎中。将中论得是之非之。而初入门者。茫无头绪。竟不能得其门而入。无怪圣之绝也。然非诸圣不言也。亦有不得不言者在。盖斯文之存亡。原系于天。天未命之兴。虽言亦不敢言。只有将其理其用而言之。而体实未一言。今不过世运衰颓。已达极点。不将其体传出,使人简捷而入。圣学终难继续也。故吾将详为言之中者。即心之本原也。心之本原何在。在尔心乎。则心是顽然之心。不在尔心乎。则见事而即明。此中却有至道存焉。而人未思之耳。试思尔人之心。或因人呼。或因事至。而心不待思索。不待想念。而即能应人之呼。见事之来此个源头,俗人呼之曰念。即是中之处所也。然念非中之处所。却动念处乃中之处所。此中无事之时,即静而不见。有事之际,应对自如。此是中之本原也。而中何以能庸。盖庸字即中之发露于外者也。夫庸虽是平常。却有不平常者在。虽是不易。却有至易者在。非一定即是中之用也。不过由尔中之动念时。即守此念而不移易。即是庸字功夫。用之于外。刚事乃能恰当。譬如太空,主宰至理。流行是气。而气所以运行其理之用。理所以宰乎气机之体。有理而无气。则是顽然一物。有气而无理。则是放荡无归。今人行中而不行庸。必然成为固执迓拘。为气禀之一篇。何能成大而能化。故要行乎庸。庸者。即心动念于外之真情也。真情非事物之情。乃是顺上本体之情。天之好生,即此情也。地之成物,即此情也。人之仁心,即此情也。人之心何以曰仁。如播种之种子。其中含有一线之动处。即仁心也。庸即是此。中乃其空穴处。而空穴正所以含仁心。故行中庸,须将二字认得清清楚楚。然后用功则无有不逮其极境者也。然虽讲明中庸字体用。而众生几门之功又如何始能中。如何始能由中而庸。此又不得不发明也。人初为学。岂能一朝得中得庸。然虽不得其中其庸。亦不得不求乎中庸也。求之之道。首要求其放心。放心一收,则私欲之念灭。事物之念消而存于中者。纯是本来之正念。于是存此正念。由正念以返于中。则曰庸而至中。由正念而行手事。则曰中而至庸。此一念之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又不得不详明也。盖念之初发,纯是一片豁然之象。霭然之体。其念无有不正者。若本此以事父母,则曰孝。本此事长上,则曰悌。本此以治国家,则曰忠。本此以爱子弟,则曰慈。本此以交朋友,则曰信。本此以待奴仆,则曰宽。本此以待财物,则曰让。凡事物有可喜者,则喜之。有可怒者,则怒之。有可哀者,则哀之。有可乐者,则乐之。虽喜怒哀乐之不同。孝悌忠信宽让慈爱之各异。而念初未常不同。未常各异也。然则孝悌忠信在乎人。喜怒哀乐在于事也。而人事原不一。发出故各殊。盖其本原,即是一念所发。何莫非此一念之所著。而一念之功。正可主宰万事。万殊所以归一本也。所谓本者。即中庸也。人能中以立乎体。然后无时不中。无刻不中。而念之发出,则无一念而不庸。无一行而不庸。故中庸二字纯是圣学自始自终之功夫。或谓念乃发出之念。何得谓之曰中。曰庸。不知人之应用全在于念。人若无念,虽有聪明睿智。聪明睿智不能用。虽有灵明慧敏。则灵明慧敏不能彰。犹如枯木死灰,有何灵乎。不知人为万物之灵。其灵就在乎此。设若无念。亦如禽兽鱼鳖耳。何能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哉。今吾讲出中庸之体。纯是人之念。头初动处。盖人初念。无有不善。其不善者。或因事物而动其念。私欲扰其念。则念由善而变为恶也。此人所以不能行乎中庸也。此人所以不能行乎中庸也。即曰行乎中庸。亦是小人反中庸。何能成君子之中庸乎。因人未寻其体。吾今始为发明尔等后学。照此行持,各得其门而入。刚知吾言实有可凭。非臆说也。
善信之间盖诚意而未正心者也。

   附解;     此章孟子发前圣所未发,惜手后儒未得其解。致学者无从下手。夫人之所以生者。理与气而已。理寓于气之中。而实超乎气之上。先天之理气本诸父母者。杂于欲。本诸天地者,极其纯。故人生而静之性。乃指纯乎天命者言之。若夫后天之气。涵于质而远于天者。须赖存养。先天先治打充以义理之心。养浩然之气。而动静交饬博约并行。久久乃能去人心而存天心。盖理载乎气。气以载理。理不可强分。先天乾元一气。流行于物品。而人得之以为性者。不二不杂。浑然太和。人生之始。得此而异于物。本人人皆然。既生以后。形质拘而物欲诱。则先天之理气存乎身者寡矣。圣人教人。令其先天虚静之神。养其先天浩然之气。阴阳阖辟。保和太和。先天一元之气。渐有其基。则谓有诸已也。由是静存动察。涵养深造。驯致乎五官百骸。莫非乾元真气所周浃。则充实之为美也。易曰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即是此义。功夫至此。言行动静盖已合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第其充实者。犹未粹。然光华,苟一息稍降。而性体即暗。故必刻刻兢业。无二无杂,恒久而不已焉。则至德日新。其在于身。则嚇兮喧兮。醉面盎背。四体不言而喻。其见于行。则正大光明。神彩焕发。俨然霭然。而可亲可敬故曰大也。学至于大,已是四十不惑之侯。体用大致已全第神明之中。空明一片,触处洞然。则犹或未也,迨养之既久。而至于化。则向之规矩法度森严凛然者。今则从心而不踰距。形体智虑以清以宁者。今更泊然无为。其存于心则物来毕照。而无一毫之障碍。其见于形。刚因物传物。而无一毫之勉强。学至于此。人道已全。更无纤毫渣滓。故曰圣人。人者天地之心。理气本于天一者也。人道尽而天犹与我不相通。则终有形骸之累。其身心之清明广大,未能与天似也。由其他而熟之。其道不致中和。但不似前然之。有意着力内而浑然粹然。性体之无声无臭者。文王之纯。一天之于穆也。外而肫然秩然。功用之时中周遍者。精义入神。一天之生成也。同一理也。而神人之理独析于至精。同一事也。而神人之事独极于至远。以言乎彰往察来。则千古而上,千古而下。无不知其始终也。以言予应酬万端。则知虑所穷,见闻所阻。无不处置咸宜也。日用起居无异   常人。而光明洞照之体。无一息不与造化同游。粹然无我之怀。无一时不以生民为念。易称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弗违。后天奉天时者。其斯人欤。夫其形神精气。各极于虚灵。洞察天心。即已心也。天气即我气也。造化无穷。已之性量。亦与为无穷。由圣人而为神人。因已非难。而功用所极。实未易瑧。程子因庄子之语。谓非圣人之外,复有一等神人。不知神人与圣人。其精微之界。实自有分。德造其极之谓圣。圣极其妙之谓神。夫神人之量。非圣人亦孰能知之者。观孟子此章之言。其学道于圣。盖不待辨而知。后世道家。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化虚。练虚合道之语。人多斥之。不知其言学圣之功始终本末。确有至理也。精气之得于天者。谓之三元。其凡精凡气凡神。如沙石之于金。玉金生于沙。而沙本非金。玉生于石。而石岂是玉。然金非沙不生。玉非石不养。故养其元精  元气  元神。使复还受中之本然。则后天悉为先天。所谓大极合三者。世人以后天精气神而先天。故儒者不知养气。何以不动心。而僧羽异端。盖以离奇怪诞之说。则道益不明。如炼字生出许多邪妄。炼者。以火炼金之名。神即先天真火。气为先天火药。以先天真神。养先天真气。如以火炼药也。精乃二五之精。即乾元真气寄于人身者。有生之后。其机在坎。炼二五之精。以生乾元之气。即有诸已之意也。由是涵养扩充。至于美也大也。是从先天真气中化出。先天元神,不言性而言神。以其虚灵妙用言之。性体以全。即所谓乾元真气以得。由是以虚无浑穆之意。安其空明朗照之神。养之既久。而心无所为。气无所动。依然乾     之静专。坤之静翕。而动直动辟。殊非有心。此则还虚之说。圣人之称也。德之于虚。则心无一毫私我。气无一毫垢浊。虽由是曰用。而神明意量。盖包罗万物而有余矣。然且不离饮食。依然酬应。恐形气嗜好。不免滞于迹。而难于天合。故又有炼虚之名。虚本无形。尚从何炼。因不外乎神气。故仍以炼名。非真有炼也。其意极于至虚至灵。其功惟在不息不贰。纯一之至。而神明志虑。若太空之无为。血气之累。有若无也。时中之极。而言动事为。有精微之妙用。自然之应常亦妙焉。诗曰   帝谓文王。夫子曰   知我其天  天地与我是。二是一。而著为事业。发为文章。至平至常。至奇不离乎形骸。而超乎形骸。不遗乎日月。而妙用于日用。道包天地。而无终始。神贯古今。而无消息。故曰   炼虚合道。然此章所谓不可知之谓神也。愚尝曰  圣人即神仙。而或不相信。反惑于奇幻之法。前之知数。谓圣人之外别有神仙。是亦使人务神仙而不务圣贤也。何去何从,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或曰    化神化气等说。人以为异端。愚乃援以立论。不妄诞而骇听乎。曰    天地人只此一理。理气之散著者不一。其原则一。今圣学仅矣言心,言性,言命。总不外理气二字。而理气之具于人者。原于天似。则学为圣人。即是全乎受天之本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