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在绝望之际写下一首诗,彰显圣人风范,不愧为千古圣人!

 江山携手 2019-11-12
小时候我们总是希望作业少一点,这样才能与小伙伴尽情玩闹,可大家知道王阳明小时候想什么吗?
众所周知,王阳明是“心学”的奠基人,他对后世的贡献是巨大的。年幼时,曾问过教书先生一句话:“天下头等大事是什么?”因为封建时代人人都想入朝为官,光宗耀祖,所以先生回答的是“科举仕途”。
却被王阳明给否决了,他说天下头等大事当是做圣人!后来,他更是写下了一首诗,彰显出了圣人的风貌,你们知道是哪一首吗?
图片:年幼的王阳明跟教书先生剧照
虽然心中目标是做圣人,但是“科举”是时代大背景,王阳明也比较看重。前两次科举他都落榜了,直到第三次才考上了进士,开始了仕途之路。
不过当时朝中正是昏暗时期,由宦官掌权,一些忠心的大臣上书劝谏,却被太监刘瑾陷害入狱。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只能忍气吞声,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受罪的对象。
而王阳明只是一个六品小官却勇敢地站了出来,不过因为人微言轻被仗打之后关入大牢。随后,刘瑾假意将其放出,却又派人追杀。还好王阳明机智,跳入钱塘江这才躲过一劫。
图片:科举落榜剧照
经历了这番劫难之后,王阳明有了深刻的领悟,并且写下了一首明其心志的诗《泛海》。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全诗。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夜静海涛三万里
第一句意为海上波涛汹涌,但只要内心保持镇定从容,那么这风浪又能奈我何?纵然世间千万险阻,只要心中安然,亦然临危不惧。
世间万物变化,就如上空的浮云,飘过就散了,根本就不会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胸豁达了不少,他已经悟出了人生在世的哲理。
人要学会和解,与自己和解与世间和解,这样一来又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由此,表现出了王阳明刚毅的心态,以及步入无我的境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王阳明
诗的第二句主要是表现了此次航程的惊险,但是作者的心态却是极其自信的,仿佛这是一次豪迈的旅行。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王阳明心中充满了智慧,此时他已有所顿悟了。
心中有智慧,自然不惧怕这惊涛骇浪了。后来,
王阳明也进一步延伸自己的心智,创造出了“阳明心学”,而且也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图片来源于网络:阳明心学
王阳明小时候说过的话,终成了现实,人生第一大事是做圣人,他的确做到了。他主张“心外无物”,注重人的内心意识。只有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做到平静地对待一切。
而他的这首《泛海》,也正是心学的奠基之作, 并且彰显出了圣人的风范,风暴就在眼前,我自巍然不动!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新说团队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