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尔衮13岁结婚有10个妃嫔,为何一生却只有 1个女儿?原因隐晦

 花开无田 2019-11-12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也是努尔哈赤后期宠爱的大妃阿巴亥的第二子,因此自小便子凭母贵,备受努尔哈赤的喜爱。而此时的努尔哈赤也经过1616年建立后金,随后的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等逐渐的占据辽东,实力进一步增强。而逐渐年长的多尔衮,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4岁时,努尔哈赤便将他进封为贝勒,还在临终之前将正黄旗中的各3个牛录交给了多尔衮、多铎兄弟。而在父亲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由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实力不足,而兄长皇太极则获得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的支持,因此也得以承袭大宝。

当然作为有为之君以及当时后金实行的八王议政制度,皇太极在上位之后也并没有打击多尔衮兄弟。反而是在1629年,率领多尔衮等人征讨察哈尔部,对于其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多尔衮,也因此被皇太极晋封为正白旗旗主。

而在随后多尔衮又率兵征伐朝鲜,辽东等地,慢慢的手中的势力逐渐增强。而在与皇太极参加己巳之变之后,利用崇祯帝处死袁崇焕、孔友德等人的投靠等有利机会,多次入寇山东等地,也搜刮了众多的财帛、人口,增强了后金的实力。

在1643年,皇太极崩逝之时,多尔衮、多铎、阿济格兄弟三人已经手握正白旗、镶白旗,皇位之争中他们的力量终于变得不可忽视。而另一方面代善、岳托父子虽然手握正红旗等力量,但是代善年龄已长,二则父子之间有嫌隙,因此态度则模棱两可。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则获得了正黄旗、镶黄旗、镶蓝旗的支持,而在争执不下之下,最终作为双方妥协的产物,福临成为大清的第二任君王。

而多尔衮则成为摄政王。

于此同时,大明王朝内部的局势则已成糜烂之势。京畿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鼠疫,死伤无算,李自成则挥军北上攻破北京,崇祯帝最终无奈自缢,大明王朝亡。而当李自成志得意满的派人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之时,碍于陈圆圆,更碍于自己特殊的历史站位,吴三桂选择了给他报酬更高的满清。在多尔衮的引领之下,清军入关,一片石的惨败,撤出北京也意味着大顺政权国祚日远,而占领了北京的满清,顺治帝则在紫禁城登基。

而乾纲独断的多尔衮,随即派出了多铎、阿济格、豪格等人南征北战,经略天下。仅仅用时不足一年,便已经消灭了朱由崧的南明小朝廷。而在内部则日渐权势滔天,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等名讳便可见一斑。

但是正当多尔衮春风得意之时,38岁的他却在一场狩猎之中坠马不治而亡。而纵观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一生,却有一个及其有意思的史实。那便是13岁便已经结婚,更是对女色可谓是贪婪至极,在册妃嫔便有10位之多的他,却只有1个女儿,之后便再无子嗣。这又是为何呢?

13岁之时,多尔衮依据大清惯例与蒙古博尔基吉特氏(小玉儿)完婚。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先后临幸无数女子,却都无所出。在1638年迎来了他的女儿东莪,当然这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女儿,反观他的兄弟多铎 则子孙满堂,儿子便有8个;兄长阿济格更厉害,儿子有12个之多。这样的境况也导致在满清的史册中,以多尔衮风疾、纵欲为由来说作为他少有子嗣的原因。

而对于他这样手染鲜血,有刽子手之称,推行剃发令的屠夫当时也有人说他乃是天理昭昭,报应之说。而事实上,对于他为何在1638年之后,便再无子嗣,在《明史》中有过隐晦的记载。

1640年,当明清攻守易势,皇太极、多尔衮满清大军围困锦州,而祖大寿告急之下,崇祯帝遂下令时任蓟辽督师洪承畴率军救援。由于粮草短缺,对于这场不得不的“救援”,洪承畴只得兵行险着。在双方呈对峙拉锯之时,洪承畴却率军直取松山北岗。一时间,作为对垒的一方,多尔衮大骇,虽然骁勇善战,但面对十几万的明军以及红夷大炮的猛烈炮击,逐渐不支,遂命令清军后撤。但就在撤退之时,多尔衮却遭到了炮击,瞬间便昏迷不醒,下体更是鲜血淋漓。而面对危急的战况,醒来之后他下令“师退六十里”。

而多尔衮在满清王朝中的地位,也让这个难以启齿的史实,很隐晦的记载下来。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明季北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