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山西古代壁画珍品典藏 书籍

 哲齐66 2019-11-13

壁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多彩的艺术遗存之一,它真实记录了古代社会风貌和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山西寺观壁画是中国壁画艺术的瑰宝,它以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灿烂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省境内的寺观壁画遗存达23000多平方米,数量居全国之首。分散在全省各地的道观、寺庙中,占全国寺观壁画遗存的70%以上,尤其是元以前的壁画,更是占全国寺观壁画遗存的90%以上。山西寺观壁画与敦煌的石窟壁画、陕西的唐代墓葬壁画呈“三足鼎立”的态势,是中国壁画艺术极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山西寺观壁画艺术堪称取之不尽的百科全书,是区域文化研究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其风格既有传承亦有变化,不仅体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绘画特征,是唐代以来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寺观壁画的内容虽然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更主要的是区域文化的反映,是对区域社会、区域文化等方面生动的描述,对山西省的地方文化艺术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此套书按照时代顺序分类编著,唐、五代、宋、辽、金合为一卷,元代一卷,明代三卷,清代三卷,共八卷。壁画内容以寺观壁画为主,涵盖山西各地30余座寺庙殿宇的经典壁画,共计600余幅。其中长治县寺庄村老爷庙清代壁画、宁武县宁化万佛洞和南屯龙王庙清代壁画、繁峙县东文殊寺和三圣寺清代壁画、河曲县下养仓观音庙清代壁画、五台山塔院寺伽蓝殿清代壁画等为出版。


序言

壁画肇始于岩画,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许多地方都有发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壁画相当多地在建筑或者器皿当中出现。到了秦汉时期,壁画已经成为装饰的重要艺术之一。秦汉以后,壁画不仅是装饰艺术,而且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台佛光寺
 
壁画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除儒、释、道三教外,还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风俗民情、神话传说、民间信仰,以及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等方面。壁画是反映历史真实面貌的一种非常难得的镜像性文化史料,通过壁画可以发掘出如宗教、社会、经济、民俗、体育、生产、农耕、服装等很多壁画以外的东西,在社会、宗教、建筑、装饰、美术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极高的研究价值。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随着佛教的发展兴盛,壁画艺术亦达到了高峰。我国著名的绘画大师,人们尊称“画圣”的吴道子仅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中,就为殿宇廊庑300多间绘制过壁画。仅据《历代名画记》《两京耆旧传》《记两京外州寺观壁画》所记载的壁画画师就有吴道子、杨庭光、王维、尉迟乙僧、何长孝等著名画家80多人。然而宋金以来,文人水墨画盛行,许多文人学士和怀有一些偏见的历史文人,重水墨不重重彩,重山水不重人物,重卷轴而歧视壁画,壁画的绘制逐渐由民间画师承担,被称为“画匠”或“工匠”。正由于如此,历史上很少记载民间画师的作品,致使许多优秀画师绘制的精美壁画作品长期湮没,为世人所不知。
 
平顺大云院
 
山西寺观壁画正是宗教开始衰退、文人水墨画盛行以后,在宋、金、元时期产生的一批优秀作品,例如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篇幅宏大、绘制精美,虽立于粉壁,但完全可以与张择端卷轴画《清明上河图》相媲美;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题材丰富,技艺高超,出笔轻盈、运笔流畅,达到了根根见肉、蓬松飘逸的质感,功力之佳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山西壁画散存于寺庙之中,虽不像敦煌莫高窟那样篇幅集中和规模宏伟,但艺术之精,数量之多,冠于全国。今天,我们应该用一种历史责任感为壁画正本还源,正本清明,让壁画受到全社会的保护和重视。
 
高平开化寺
 
陈列和出版壁画是认识山西壁画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典藏》将山西唐、五代、宋、辽、金、元乃至明清的经典壁画作品汇集成册,这无疑是对山西古代壁画的保护和研究、继承和发展以及提高我们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的一大贡献。
 
对此恭贺!是为序。
 
柴泽俊
2015年9月15日于太原小宅


山西古代壁画珍品典藏(8册) 

作者: 刘国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