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鲁克林有棵树》:苦难不会成就人生,希望才会

 文公武夫 2019-11-13

简书2019-11-01 00:12


当年高考状元的一句“寒门难出贵子”犹如一把现实之刃,戳中了多少穷人家孩子的心。

苦难,往往并不是世人眼中成长的基石,它磨人心智,让人堕落,让人在贫穷的怪圈中挣扎,使人永远看不到希望。

但是苦难并不会剥夺穷人的希望,也不会剥夺他们成长的权力。有的人是苦难中的一棵树,他们长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却向着阳光默默生长,直到有一天他们会突破缝隙的桎梏,终长成了参天大树。

在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书《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女主人公弗兰西也是这样一棵长在苦难中的大树。

本书的作者贝蒂·史密斯移民的后代,生长于20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她和主人公弗兰西一样,在困苦中不断学习知识,并最终被知识改变命运。

当然,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贝蒂·史密斯是一位陌生的作家,她没有获得过太多文学奖项,也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这仍不妨碍《布鲁克林有棵树》畅销半个多世纪。

本书多次入选美国课本,被亚马逊书店评为“20世纪最佳青少年读物”,甚至被纽约公立图书馆称赞为“世纪之书”。此外,根据本书改变的同名电影,更是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本书吧。

part 01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

有人说“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寒门难出贵子”,这或许已是既定的事实,但是作为平凡人的我们,还是愿意相信知识能够改变人的阶级和命运,那给了人们生存下去的希望。就如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希望可以让人自由(Hope can set you free)”

主人公弗兰西出生在布鲁克林一个穷苦的家庭,爸爸约翰尼是个酗酒的歌手,偶尔打些零工补贴家用,而妈妈凯蒂是个清洁工。

弗兰西还有一个弟弟叫尼雷,小时候的弗兰西经常和尼雷一起在大街上捡垃圾补贴家用,日子尽管过的拮据,但一家人的收入还是能够勉强度日。

对于弗兰西来说,在穷苦中生存是艰难的,更是令人羞愧的,知识不仅是忘掉生活穷困的精神乐土,它还是改变穷困的工具。学习优异的她想读高中然后读大学,摆脱这个布鲁克林穷姑娘的身份。

弗兰西很爱阅读,每个星期天,弗兰西都会拿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坐在太平梯口,躲在茂密的天堂树下,一边吃着曲奇,一边读书。那时的她可以忘掉平日的穷困,短暂地享受精神的富足。

但是由于生活拮据,她和弟弟尼雷不可能同时继续学业,所以母亲凯蒂狠心让弗兰西放弃了学业,把上学的机会留给了尼雷。

但是这并不是老套的重男轻女桥段,凯蒂告诉弗兰西,你比尼雷更要强,尼雷如果现在不学习,以后也不会重返学校了,但是你不一样,你无论在怎样的境地中你都会继续学习的。

事实证明,凯蒂是对的。放弃了学业的弗兰西在工作之余自学大学课程,最终被一所大学录取,成为了家族中第一位考上了大学的人。

知识是穷人的精神食粮,更是穷人的希望,而希望,是生存的根本。

part 02 这是一本关于家庭的书

现在很多文章总爱强调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优秀的原生家庭的确能给人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不幸生于普通甚至是较差的原生家庭,人生就没有希望了吗?

弗兰西的原生家庭并不完美,她的爸爸是个酒鬼,没有什么挣钱的本事,不敢承担家庭的责任,在凯蒂怀上第三个孩子的时候,不敢面对生活的重任而早早地去世;她的妈妈更偏爱弟弟,把更多的爱都倾注给了弟弟尼雷;她身边的亲人朋友,也都是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的小人物,比如凯蒂的姐姐茜茜和艾薇。

弗兰西可以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任由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沦,可是弗兰西不是个软弱的人,她是那棵在缝隙中生长的天堂树,总能找到生活中的阳光。

父亲约翰尼虽然酗酒,也没有真本事,但是却一直默默地爱着弗兰西,他什么都没有,却一直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他比母亲更能了解女儿细腻的感情,他会在死前拜托茜茜为弗兰西的毕业典礼送上一束花,就是希望女儿能像所有女孩一样度过毕业典礼。

母亲凯蒂坚强独立,弗兰西要强的性格完全遗传了母亲。在生下第三个孩子,失去了丈夫的艰难时期,她仍然靠自己的双手拉扯大了三个孩子。凯蒂虽然贫穷,却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她会为孩子阅读圣经和莎士比亚。

茜茜阿姨和凯蒂一样坚强,但是不同于凯蒂对弗兰西狠心的态度,她总是能为弗兰西带来很多温暖。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我们都要扎根在一个家庭中,无论这个家庭是片沃土、垃圾堆还是水泥地的缝隙,我们都会从中汲取养分。

没有根,哪里有繁茂的大树呢?

part 03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

为本书作序的曹文轩说,这不是一部故作深沉的小说,它没有深奥的思想,它只是用一个镶嵌着无数小故事的大故事来感动你,情感和思想同样重要,情感甚至高于情感。

我们并不需要成为穷人才能领会弗兰西的故事,从女孩成长为女人,从一个布鲁克林的穷姑娘,到一个走出布鲁克林的大学生,这其中的心酸和欣喜,我们都会产生共鸣。

小说结尾处有两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弗兰西在房间中擦拭身体,准备出去约会,外面一个小女孩抱着碗糖看着她,弗兰西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和这个小女孩一样,盼着自己长大,穿着漂亮衣服出去约会。离开前,弗兰西对小女孩说:“再见,弗兰西。”

另一个场景是除夕夜弗兰西和弟弟在屋顶上聊天,他们聊到了死去的父亲,聊到了小时候捡垃圾的生活。两人感慨妹妹劳瑞会有更好的生活,可是却不会向两人捡垃圾时那般快乐。

当苦尽甘来之时,回首过去,我们发现那些曾经装饰了我们生活的梦想,竟都成为了现实。

那些命中注定和无法逃脱的苦难、耻辱,都化为我们的过去,也铸成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我看过很多讲女性成长的小说,比如《绿山墙的安妮》、《从不妥协》等,但没有哪一本像《布鲁克林有棵树》一样同时带给我感动和激励。

弗兰西的故事现实得残酷,但又像童话一样感人至深,充满希望。

如果未来我会有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我会让她认真地阅读这本书;我也希望每一个热爱生活或者试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都来欣赏这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