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少年的你,有一种感觉,好看加纠结,虽然电影给了我们一个还算美满的结局,那一句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看起来,有一股舒畅的正气,但是如果真的是现实生活就太难了。 陈念一个学霸,成绩好爱学习,一心只想考上好的大学,性格内向。如果没有那一次的事件她可以安安稳稳的读书考大学,不会因为校园暴力而陷入绝境,在煎熬中纠结的度过。 少年的你中呈现出来少年的感情是那么的干净,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善意与敌意展现的淋漓尽致。 高中时期是最美好的时代,在即将步入成人拥有成年人复杂的想法。这个时候是很关键,要么因为见识到了邪恶而自己也变得如此,要么有了是非意识形成自己的意识观。 陈念因为有了小北的出现,没有遁入深谷,幸好来救赎陈念的人是小北。如果来的是别人是另一个不真心的人,那么必然这不会是一个岁月静好的结局。 每一个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孩子,内心都会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随着成长结痂。一旦触碰那原始的伤口便会流血,恐惧瞬间席卷全身。那是电影无法演绎的伤痛,因为电影远远不够。 在我高中的时候也遇见一个这样的事情,高二的时候有个男孩子跳楼了。男孩约女孩在楼顶表白,女孩子不接受然后男孩子赌气说你不接受我就从5楼跳下去,女孩很厌烦这样的方式就和其他同学一起转头下楼,男孩子手里攥着给女孩子写的信跳下楼。男孩当场死亡,女孩也因此事件抑郁请了心里医生,后来一个月后被学校开除。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也没有那么的心酸,男孩子是单亲家庭,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成绩很好,在学校里排名前10的学霸,如果正常的参加高考就是一个清北的好苗子。女孩子是班干部成绩也比较好,比男孩差一点,因为会向男孩子请教问题,平时比较关心他所以男孩子依赖女孩,男孩子也渐渐的变得开朗,会在班上发言也会与同学说笑。 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两人的成绩都稳步前进,高二的课程又那么的紧张,没空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就只是因为表白被拒,男孩就跳楼离世。后来男孩的父亲和亲戚闹到学校,买了好多花圈放在了操场和门口,堵着校门口吵着要见女孩子。学校没敢让女孩出面,偷偷的躲起来。 女生后来在学校里受到各种语言攻击,很快的在学校里出了名,在餐厅在宿舍都会有人说这就是那个害死人的女孩。不多久女孩被学校劝退,在之后很长的时间后,听说她没再继续读书,家里人那边的流言蜚语也让她不敢回家,可是究竟她错在哪里没人说得出来。 明明什么都没有做,却偏偏成了千古罪人,可怕的是随着人言随着时间自己都这么认为,变得自卑和慌张。被全世界抛弃,无处容身,精神上的语言暴力往往更容易击碎心灵。 电影里帮陈念抗罪是少年,支撑的就是少年的情怀,因为是少年所以小北知道陈念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也正因为是少年,所以陈念一定不会让他顶罪。因为他如此的真情陈念绝不会让他独自抗下所有的罪。 当周围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不敢上前,也是陈念走上前去给逝者留下最后的尊严。这也才是人情关怀的体现,在学校象牙塔里的他们本就该如此的正直。十六七的孩子本就该是树立个人意识观价值观的时候,社会和家庭给予的关怀非常重要。
当遭遇校园暴力时积极的应对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就是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对待。学校不应该糊弄了事,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和错误,树立一个善良的正确的人生观。而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当作没发生,然后任由谣言以讹传讹,总觉得一群学生掀不起大浪时间一久就会忘记,忽略了此时他们正是敏感的时候。 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取得一个好的名次,更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在以后步入社会后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少年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值得全社会的守候与关怀。在学校这个本该充满希望的地方,伤害少一些,温暖多一些。 那些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伤害和疼痛并不会少。而少年的你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有承担错误的勇气,有保护世界的决心,有捍卫正气的勇敢,有对抗恶意的坚强。那样一个坚强善良勇敢的少年才是社会和国家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