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灶神马屁——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14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大夫,孔子在卫国很多年,卫灵公对他非常好,但卫灵公又偏宠有名的美人——南子。卫灵公实在很想起用孔子,卫国的权臣王孙贾有天对孔子说出“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很有趣的历史问题。在我国,年长一些的人应该都知道家中供奉灶神。每年到夏历十月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要送灶,小孩就非常高兴,因为口袋里可以装糖果了。现在用电用煤气天燃气,没有灶了也就没有灶神了。

为什么拜灶神呢?“民以食为天”,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十月要拜灶神。尤其在过去,教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家里有灶神,财神,祖宗等神祇的牌位。奥是古代家神,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还有灶神,连吃饭都 要管。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念头或动过歪脑筋的,他都会记录下来,到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所以乡下人送灶,弄块糖给他吃,送个红包给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

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意思是告诉孔子,你老是跟诸侯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果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呀!你拜访了诸侯,还应该来给我们“烧烧香”。孔子却作正面回答:“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他说一个人真正的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是没有用的,任何菩萨都不可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心中的。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需要在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要外来的庇护。如果进了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犯了受贿罪。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此而已。

从上面的话也可以知道,由周代开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终走人文文化路线,所以孔子又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是前面提到过的夏、商、周三个朝代文化的演变:夏尚忠,殷尚质(鬼),周尚文。夏的文化偏重忠诚、朴实。殷商文化仍是偏重质朴,但是宗教观念很强。周代文化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孔孟思想中的中国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监于二代是说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郁郁乎文哉是伟大与光辉的人文文化。孔子在此自称他的文化思想,是承先启后,发扬周代的文化精神。这是连接到上面所讲的宗教文化之后。孔子认为只有人文文化这个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