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灶面由来新说

 苏迷 2013-12-30

奥灶面,是苏州昆山一味闻名各地的餐点。

关于奥灶面的来由,传统的说法是这样的(百度词条):传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途经昆山游览玉峰山景后腹中饥了,于是来到这家小面店吃了一碗红油爆鱼面,觉得味道无比鲜美,忙让太监打听烹制方法。但由于语言关系,太监似懂非懂,无奈只得急中生智面奏皇上:“红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奥妙。”乾隆一听哈哈笑道:“面灶奥妙,奥妙的面灶”从此这庄小面店就有了“奥灶面”的美称。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颜复兴面馆又小又旧,黑咕隆咚;陈秀英年纪大后手脚慢,眼睛不仔细,因此被老吃客戏称为“鏖糟面”。鏖糟是昆山土语,就是不太干净的意思。谁知这个怪名称反倒使它不胫而走。

 

近读《论语》“八佾”第三有一则: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什么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王孙贾问:“‘与其向比较尊贵的祭祀场所“奥“祈祷保佑,不如向并不尊贵但五祀之一的“灶神”祈祷保佑’,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话不对。如果犯了滔天大罪,向什么神祈祷也没用了。”

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你孔子老是跟着诸侯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果不在君王面前说你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你拜访了诸侯,还是要来向我们烧烧香的。孔子却不领情。呵呵。他的意思是,一个人真的做了坏人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孔子就是这么伟大。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不如外国,要么伊斯兰教,要么基督教,要门什么教,比较单一。中国是一个大度宽容的国度。相信孔子的叫孔教,相信老子的教道教,至于其他的,就更多哦。耶稣,释迦摩尼,默罕默德,阿訇,等等,都有人信,都成为教,成为神。

“奥”是什么?奥是古代的家神。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灶”是灶神,吃饭也要有人来管。管子说过:民以食为天。因为饮食值得重视,中国又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所以自古就有灶神,来管大家的吃喝。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就是心里想的都会记录下来。一年终了,灶神就会向上天报告好坏。于是乎,每年家里,都要接灶送灶,弄点好吃的给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多讲讲好话,多赐些福祉。

 

所以说,“奥灶面”归根到底,还是老百姓对家神、灶神的一种崇拜,一种敬仰,一种祈祷的表现,用“面”供奉,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希望神们,多在上天面前说说好话,多赐些福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