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定位及运作方式

 丛耘720 2019-11-14


“名师工作室”是以某地区、某校名师(一般为“特级教师”及以上荣誉获得者冠名)为领衔人,以打造教育人才品牌为追求,以教育研讨、基地活动和网络交流为载体,联合一批有共同教育理想和追求、有相同学科专业背景和业绩的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开展创新型、建构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part 1

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定位

01
教育生命共同体 

国教育家托马斯·萨乔万尼说过:“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的集合体。”这种团结和约束的紧密性足以把每个人从一种‘我’的集合体改造成为一种集体的‘我们’。

作为‘我们’,共同体的成员们是紧密编织而成的富有意义的关系网络的一部分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大方向必须一致,在领衔人的旗帜下,成员服从或服务于领衔人的主张,方向一致,分工合作,利益共享。当然,这个共同体存在的前提是思想要解放,言论要自由,观念要碰撞。

02
教师专业发展新平台 
美国学者丹尼斯·斯帕克斯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种类型:人引导式、观察与评估式、参与发展或改进过程式、培训式、探究式,这五种形式比较突出团队的价值。

德国学者裴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指出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是建立在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

名师工作室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超越了行政,改变了传统,突破了传统的学校集体备课、师傅带徒弟等教师成长模式,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充分激发了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发挥区域性名师所积累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范式,并将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这里所描述的其实正是名师工作室常态呈现的一种形式。

03
名师成长新基地 
农业或者高端科技、军事项目的研发,常常喜欢用“基地”一词。一般而言,基地有三个核心要素:一是固定的机构,二是常态的工作,三是研发的产品。我们名师工作室这个基地做什么?这一点,下文要论述。出什么?出人才,出名师。

英国卡迪文实验室在1901年至1982 年先后出现了2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实验室就是典型的顶尖人才的孵化器。在南通,现在的特级教师很多出自各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表情,有自己的学术符号。工作室中的名师成长很快。

04
教学产品研究所 

名师工作室由名师领衔,名师组成,是教师中的研究者的团队,特别需要出研究成果,就教学风格、教育教学重要问题、教育教学热点难点进行开发,是一个研究大平台。

工作室的长盛不衰,需要自己的产品支撑。名师工作室就是要出产品。如王晓东名师工作室梳理出高中数学微研究点150 个,形成150 个经典案例,做成微课。这就成系列了,对高中数学教学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05
教学资源辐射场 

名师工作室在一所学校,在一个区域,就必须让成果在学校、在区域资源共享,影响和带动学校和区域教师,促进学校和区域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

国学者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育心灵》中说:共同体是个体内部不可见的魅力的外部可见标志,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与世界联系的交融。”这里强调与外界的联系和交融。资源辐射有这样几个载体:

一是活动开放。 名师工作室每次活动,都要向周边辐射,它本身也要不断地向人们传达活动和成果的信息。

二是成果共享

三是学术引领工作室所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要引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四是建立基地学校。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教学主张如果比较成熟,得到公认,可以建“基地学校”,一起参与研究和实验,让教学主张落地,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06
儿童成长供给站


教育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儿童的发展,儿童发展是教育的最后归宿。作为名师专业发展的新样式,名师工作室必须为儿童发展殚精竭虑。

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要为孩子开发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活动资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丰富的养料。被称为“行走在儿童阅读推广道路上的种树的男人”、第二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得主周其星,他定的目标是“我选择做阅读教师,去打造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去汇集更多的老师、教室和一个个家庭。”他带着团队成员优选儿童阅读材料,又自编儿童阅读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07
教育文化展示区
 

不管是以学校为依托的名师工作室,还是以教科研部门为依托的名师工作室,都应努力成为学校文化或单位文化的示范区、展示区。

这里应该是教师精神的高地,学术研究的阵地,教育美好的圣地,这里所有的人都应该精神卓越,气象万千。

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能为学校形象增光添彩;

我们所有的产品,能服务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平时呈现也好,别人参观也好,都能给人以一种纯净、和融、美好、高端,一种崭新的团队文化:向上、团结、勤奋、创新,一个团队发展的标本和样板。

这样的团队,全新地演绎着教师的职业意义、教师间的合作意义、学校的存在意义、教育的发展意义。

part 2

名师工作室的运作形式

名师工作室要开展常态的研究活动,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自选动作,使工作室的工作扎实而富于成效,有序而高品位。


01
书与讲书 

国教育家托马斯·萨乔主持人和团队成员共同读书,读有影响的教育家的专著或其他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读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读能拓展视野、提升素养的书,是名师工作室最主要的工作。

读什么书?

一是根基性阅读。

二是主题性阅读。

三是研究写作性阅读。

四是提高性阅读。

要尽可能读读国外的书籍。苇岸在其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在中国文学里,人们可以看到一切:聪明、智慧、美景、意境、技艺、个人恩怨、明哲保身等,唯独不见一个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所以他只读外国书,这或许能给我们读书者某种提醒。

读书以后要讲书,为什么?好多人读了书却记不住,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联系不起来,那就要讲。把读的内容讲出来,就能加深记忆,就能把现在读的与曾经读过的联系起来,就能把读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勾连起来。

一个人讲似乎没这个氛围,工作室则为讲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讲是为了把阅读的东西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

讲什么,怎么讲?就要设计相关活动,如读书笔记漂流、书本内容复述、名著名句展示、读书互动报告等等。可以进行深入一些的同书异悟、精彩再现、读书争鸣、此书彼书之类的活动。

经过这样一些努力,我们阅读的效果就会显著起来。

02
研学与研修 

工作室的成员一旦进入团队,就要努力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就是“研学”,研究性学习。研学,一为厚根基,二为专业发展。工作室每年每学期都要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主题研修活动,这种活动

一是主题鲜明。二是走近大师。三是参加高级研修。四是选派出国进修。按照省里的出国培训安排,分期分批让每一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都能在周期内到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参加培训,亲身经历异域教育,形成教育的“接轨”思维。异域交流回来后要进行专场汇报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学习的体验。

03
话题与课题 


优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相互间的切磋和研讨。工作室要经常组织话题沙龙活动,在研讨中交流、碰撞、升华。

话题研讨,意义在倾听,在吸纳,在思辨,走向开阔,走向深刻,走向科学,走向建树。工作室要有自己的课题,个人也要有个人的教育教学研究专题,这样才能在岗持久深入地研究,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科研特色,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名师工作室申报的课题与一般教师的课题不同,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尤其是结合自己的教学主张设计并开展研究。课题的成果往往显示了工作室的研究里程。

04
会课与辩课 

师的根基始终应该在课堂,会课活动是名师培养最重要的活动,每学期都要组织一至两次集体会课活动,养成个性风格。
会课的形式有主持人与团队成员的小组会课,工作室之间的大型会课,按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学科组的分组会课,邀请著名特级教师或优秀教师共同参与的会课等等。
每次会课都要有研究的主题,并组织相关的说课和评课活动,评课专家由相关导师担任,也可特聘一些学科专家。
会课可以进行全程录像,会课后,执教者要整理出课堂实录,请导师对其教学流程进行点评。
每年工作室编成专辑《中青年名师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比较成熟的则推荐到报刊发表。
05
讲与演教 
 
演讲是西方教育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它能全面培养人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增强自信激动力。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人……既教学生怎样演讲,又教学生怎样做人。”西南联大时,闻一多教学就是在演讲,鼓动了一颗颗年轻人的心。工作室要经常开展演讲活动,可以分别以“学习陶行知,走‘名师之路’”“教育:我心中的理念与追求”“我读书、我成长”等为主题开展专题演讲活动。

平时开展各项交流活动,比如,读书交流、成长回报、话题研讨发言等等,也可以演讲的形式进行。

现在有一种教研形式叫“模拟上课”,其实是一种演教。课备好了,先模拟着上一下这样,哪些环节比较顺畅,哪些环节比较疙瘩,心中就有数了,就可以在教学之前把它修改和调整好。

师工作室的活动,可以多开展这种“模拟上课”的演课活动,并将其推广到教学的其他环节。比如布置作业和考试考查,我们可以预估学生的作业状态和考试考查状态,调整并优化作业布置和考试考查。

06
整合与开发 

工作室需要开展课程的整合和开发活动。现代教育倡导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主张“学材再建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是刻板地按照教材的顺序实施教学,而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排序,更主张跨科整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这方面,名师工作室应该有更多的投入。各工作室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开发属于自己的“教师课程”。开发“教师课程”为什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能让自己的特长更突出。比如《古诗欣赏路径》,让老师对古诗词的研究更深入,更有独特之见。

二是促使自己读更多的书,看更多的文章,一直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旭东名师工作室注重学生阅读课程的开发,进而关注教师的阅读,这种课程开发的路径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07
交流与访谈 

作室要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或者是利用例会交流,或者是围绕专门的主题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解决困惑,校正航向。可以针对工作室成员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开展专题交流活动,如“做课题有什么难度”“论文写作的困难与突破”等等。这种交流,大家谈切身体验,议操作方案,容易产生好的效果。

个别访谈是导师与主持人、主持人与团队成员面对面的对话。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间的对话更能够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巧的。”个别访谈针对个体,是一对一的评价和会诊;针对过程,是即时性的点评和指点。

它集专家智慧,较好地解决了培养对象的个性发展问题,对名师个体而言,是最实用、最受用的培养方式之一。

个别访谈有两个主要路径:一是可以“现场约谈”。主持人首先汇报,结对导师进行点评,其他导师进行补充。或者成员先汇报,然后主持人点评。

个别访谈具有仪式感,类似于行政工作上的“集体约谈”,导师们直面问题,不留情面,让人面面相觑,产生比较强烈的震撼。

二是“日常交谈”。导师与主持人、主持人与成员经常开展交谈,涉及学科探讨、课堂评价、写作交流等等,这对主持人、对成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08
送教与支教 

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到相关学校甚至跨区域交流,是一种信息的交换、能量的聚集和扩增,也是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学习的重要方式。

我们可以和外县(市)进行交流、学习活动,共同执教,一起沙龙,对双方的影响和促进都很大。名师工作室要发挥其辐射影响作用,带动面上更多的老师一起成长。支教帮扶的形式有:

一是支教到乡镇。 每一次支教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种磨砺,一种挑战。

二是城乡教师手拉手。 选择几所乡镇学校的弱势学科,几位农村教师执教,工作室成员逐一点评,并放样上课,然后大家坐下来研讨。

三是工作室成员联系蹲点学校排出相对薄弱学校,分配给工作室相关成员,定期去听课、调研,协助学校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办学实效。

四是外出支教南通的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多次赴陕西咸阳、甘肃白银、新疆克拉玛依和伊犁进行短期支教,在当地引起轰动效应。

09
写作与博客 

优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读书、实践,同时离不开教育科研论文写作。

罗素在《教师的作用》中指出:“真正具有教师气质的人更希望在自己的著作中长存,而非依赖自己的躯体。精神上的独立感对于教师履行职业至关重要,因为他的职能在于传授知识、培植理性,以形成公众舆论。”名师工作室成员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有明确的写作要求,每人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文字作品。

为了给工作室有更多的发表机会,可以自办刊物,也可创造机会联系发表,与《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建立合作关系。可与出版社联系,出“名师系列丛书”,让工作室主持人出专著。

现在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娴熟于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不断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潮头,融入数据大环境。

师工作室建设绝不能居于狭隘,大数据时代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自己,又把自己置于大数据之中,不断锻造,不断淬炼。建好博客,建好网站,有自己的微信群,在交流中丰满自己、提升自己。

文章选自知网,选摘时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