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当下)试解“浴沂归咏”

 zhangyuan亦安 2019-11-14

试解“浴沂归咏”

(写在当下)试解“浴沂归咏”

 

(写在当下)试解“浴沂归咏” 

 

 

老家平山县的温塘温泉声名远播,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桃花温泉沐浴节更是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到温塘,不能不提起“浴沂归咏”碑刻。 康熙十年(1671年)仲夏,邑人于温塘汉武帝庙前立碑,碑阳篆刻白岩老人手书“浴沂归咏”四个大字。石碑存否不得而知,河北省工人疗养院有依拓片而做的复制碑,各旅游宾馆也能看到四个字的复制拓片或书法作品。2005年温塘镇在镇文化广场修建了仿古浴沂归咏碑亭。

事实上,浴沂归咏已经成为温塘旅游开发的文化内核。那么浴沂归咏从何而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浴沂归咏出自《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原文如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同” “莫春”也就是农历三月。“冠者”指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入海;“浴乎沂”就是在在沂水河中洗澡。“舞雩”,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雩”音yú 。这段话的大意是,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单独看这段话,虽知道大概的意思,但不了解说话的背景,难于准确把握 白岩老人题写浴沂归咏的深意。我们还是把这段话放到所在的一大段话中去欣赏,此处录古文今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有,你怎么样呢?冉有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孔子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皙,你怎么样呢?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后走。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有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公西华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公西华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原来,孔子与四个学生在谈论安邦治国的志向。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皙(曾点)的主张,就因为曾皙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曾皙的几句话,描绘出了一幅风光优雅、恬淡舒缓、令人向往的画面,这幅画面是曾皙和孔子理想的寄托。白岩老人将论语中的话用浴沂归咏来概括,并将其题写给温塘,很显然,他是把温塘比做了他理想中的乐土胜境。

我们正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不正是对浴沂归咏的现代诠释吗!浴沂归咏不仅是古人对温塘的赞美,更承载着今人对未来的希望。

                             200939

 

附论语原文和注释如下:

【原文】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居(3)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9)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14),愿为小相(15)焉。”“点,尔何如?鼓瑟希(16),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风乎舞雩(21),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22)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1)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以也:虽然我比你们的年龄稍长一些,而不敢说话。 (3)居:平日。  (4)则何以哉:何以,即何以为用。  (5)率尔:轻率、急切。 (6)摄:迫于、夹于。  (7)比及:比,音bì。等到。  (8)方:方向。 (9)哂:音shěn,讥讽地微笑。  (10)方六七十:纵横各六七十里。 (11)如:或者。 (12)宗庙之事:指祭祀之事。  (13)会同:诸侯会见。  (14)瑞章甫:端,古代礼服的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15)相:赞礼人,司仪。  (16)希:同,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17)作:站起来。 
(18)
莫:同(19)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20)浴乎沂: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入海。在水边洗头面手足。  (21)舞雩:雩,音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22)唯:语首词,没有什么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