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外省出差回来的老友,带过来两饼小户赛。 作为礼尚往来,给他留了几个景德镇的盖碗。 这天,约了他过来喝茶。 那天泡茶时,先开了饼三年陈的老白茶。 再泡了今年的头采米针。 等到泡米针时,老友聊起了茶具。 “这么多年喝茶下来,还是用不惯盖碗,太烫手。” “再说了,你这茶这么嫩,怎么水刚一烧开就泡茶,也不怕烫坏?” “听说白毫银针可以温水泡,对吧?盖碗泡茶这么烫手,为什么还要用沸水?” 这,说起来可就话长了。 但凡所有的好茶,都得用沸水泡! 盖碗泡茶时觉得烫手,问题不能怪在沸水冲泡上。 只能说是盖碗没有选好,又或者泡茶动作没到位。 《2》 先来说说,为什么有的盖碗,用来泡茶的时候容易烫手? 通常,这部分盖碗在器型设计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来,是重手。 盖碗本身的材质不够轻盈,泥料用得不够好。 以至于,在用来泡茶时,手感比较重。 注水泡茶后,更是显得笨重。 对于手掌腕力不够的女性茶友来说,往往在用这类盖碗时,就容易烫到手。 二来,是容量设计过大。 标准大小的白瓷盖碗,容量在于110ml。 而市面上部分容量超大的盖碗,能达到180-200ml。 使用这类的大盖碗泡茶,若非泡茶动作熟练,并且手掌宽度足够。 否则,很容易因拿不稳,而觉得烫手。 三来,盖碗的碗沿不够宽,盖钮太低。 使用盖碗时,泡茶人的食指,得摁在盖钮上。 而大拇指和中指,则需要放在碗沿上。 泡茶时,滚烫的沸水一注入,盖碗的四壁被熏烫得温度很高。 如果,这时盖碗的碗沿、盖钮等设计不合理,就容易烫手。 因此,在挑选盖碗时,需要记住一点: 在符合人体工学的情况下,盖碗的碗沿越开越好,盖钮越高越好。 唯如此,才能选好一个不容易烫手的盖碗。 《3》 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盖碗,小巧且玲珑。 可以自由活动的杯盖,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心的调整杯盖的开口大小。 以便于,让茶汤更好的快速倾倒。 那,在使用盖碗泡茶过程中,会有哪些地方容易操作不当,从而烫到手呢? 第一处,注水太满。 正常情况下,往盖碗内注水泡茶时,注水线达到碗沿附近,刚好合适。 如果,注水量太多,注得太满。 以至于,合上盖后,有不少的水溢出。 面对这样,水漫满盖碗的情况,泡茶时根本无从上手。 如果直接拿起盖碗,倒出茶汤,滚烫的茶水很容易洒出来,将人的手掌烫伤。 这时补救措施是,将盖碗里多出来的水先侧倾一旁,将其撇去后,再来出汤。 第二处,盖碗开口过大。 盖碗泡茶时,杯盖的调整,好比是跷跷板。 当一端开口过大时,意味着另一端高高翘起。 倒出茶汤时,如果开口过大,杯盖翘起来的另一端,好比是大烟囱那样,源源不断的涌来滚烫的热气。 而这些滚烫的热气,正对着泡茶人的掌心,容易熏伤烫伤。 第三处,拿起盖碗姿势不对。 拿起盖碗时,通常要用到大拇指、食指、中指。 食指放在盖钮旁,大拇指和中指放在碗沿上。 通过三根手指,形成稳固的三角形,从而将盖碗轻易平稳的拿起。 拿起盖碗时,要注意食指不能直接贴在盖钮底部,而是搭在上面,调整出汤口的大小。 而大拇指和中指,在拿着碗沿时,要注意别太靠前。 要不然,在倒出茶汤时,滚烫的茶汤容易将泡茶人的大拇指烫伤。 而使用盖碗泡茶,方法和诀窍,其实不难。 简单一句话,熟能自然生巧。 当泡茶动作熟练后,自然不容易烫到手! 《4》 论起泡茶,盖碗的实用功能很强大。 六大茶类里,不论什么茶,都适合用盖碗冲泡。 素净的白瓷盖碗,与清美至简的茶,相配合宜。 论材质,经过高温烧结的白瓷,经过上釉后,光洁紧密。 泡茶过程中,不吸附任何的茶香,可以让茶汤风味原汁原味呈现。 论器型,杯盖开口可以自由活动的盖碗,方便快速彻底的倒出茶汤。 反观不少壶状的茶具,壶嘴细长。 倒出茶汤时,需要用上不少时间,容易将茶闷到。 再加上,不少壶状的茶壶,还常会难以彻底沥尽茶水,茶垢积累等问题。 相较而言,白瓷盖碗泡茶更为实用。 论性价比,茶城里基础款的白瓷盖碗,就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的泡茶需求。 论美观性,简朴大方的白瓷,朴实耐看。 再点缀上几笔青花,绘上花鸟鱼虫、梅兰竹菊,摆在茶席上又能充当装饰作用。 可见,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白瓷盖碗都是泡茶桌上的最佳选择! 仅因泡茶动作不够熟练,用盖碗泡茶时觉得烫手,便不再用盖碗泡茶。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会错过不少茶味精彩。 《5》 最后,再来回来开篇,聊聊沸水泡茶的问题。 盖碗泡茶时觉得烫手,不能怪在沸水冲泡上。 毕竟,客观上讲,所有的好茶都需要使用沸水冲泡。 不论是白茶,还是红茶、岩茶、普洱茶,甚至于是高品质的绿茶。 泡茶时,水温越高,越能加快分子的热运动,促进好茶的内质物释放。 优质茶里边,内部具有丰富的芳香物质和茶味物质。 若想最大程度的激发出这部分的风味物质,让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更高扬,汤感更饱满,就少不了要用沸水泡茶。 以茶香的释放为例。 ![]() 足够高温的沸水泡茶,滚烫的水刚将干茶浸湿,茶叶内部高沸点的芳香物质,便被大量的激发出来。 而注水后,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茶叶内部的低沸点芳香物从而能够释放。 所以,平常在喝茶时,在不同的温度下去闻茶香,能感受到层次完全不同的香型。 错落有致的茶香呈现,层层叠叠,密密的织成一张香网。 这样有表现力的茶香,才属于好茶的实力见证。 如果换作是温水泡茶,那么茶叶内部大量的高沸点物质,难以被激发。 从而,导致茶汤喝起来,不够香,也不够醇。 对内质丰富的好茶来说,温水泡茶,实在浪费。 部分茶友,对沸水泡茶,态度略为踟蹰。 除了担心,沸水泡茶容易烫手外,还担心会不会将茶烫伤? ![]() 其实,泡茶时,不存在茶叶被烫伤的说法。 要知道,对不少茶叶来说,制茶工序过程中经历过不少考验。 像经过一道道焙火的岩茶,可谓是上过刀山,下过火海,不存在怕烫的说法。 而经过杀青的绿茶,在常见的铁锅杀青(炒青)下,受过的温度也不低。 故而,品质出色的绿茶,面对沸水冲泡的考验,绝不会不堪一击。 而工艺简朴的白茶,细嫩的芽叶上分布着不少的白毫,充当着防护层。 泡茶时,如果不用沸水冲泡,像白毫银针一类的茶,芽头内部根本泡不透,滋味无法释放。 所以,沸水泡茶,对于好茶而言很有必要,并且不可或缺! ![]() 《6》 过去,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写: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泡好一杯茶,白瓷盖碗是最佳茶具选择。 而对于内质丰厚的好茶而言,泡茶时少不了要用沸水冲泡。 足够高温的沸水,才能更好的激发茶香与茶味。 泡茶时,白瓷盖碗+沸水冲泡,可谓是天作地和。 是黄金搭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 从泡好一杯茶的角度出发,因盖碗泡茶动作不熟练,从而放弃用盖碗泡茶。 甚至于,不用沸水泡茶。 这未免,太过辜负好茶的滋味!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