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刻刀在石头、木头这样的硬东西上刻,叫“雕”,在湿润柔软质地状态下动刀的,叫做“剔”。  如果把古玩类比成人的话,剔红绝对算不得“少年得志”的那一个。何谓少年得志?宝玉很有悟性,但他是少年得志吗?不是。我们理解的少年得志,是一个年轻人,凭借自身的才华、学识或长处,迅速崭露头角、结交名流、聚敛资源。北宋那个著名的太平宰相晏殊,倒是可以算作一例。把少年得志的范围确定后,我们就能比较通顺地厘清这种难处:你要在极早和极短的时间内,真正洞悉一遍世事和人心。采漆,提炼,调色,涂刷,绘稿,动刀……髹漆上百道,半干的时候再“剔”出精密繁复的缠枝花叶,百态众生,其中一刀出错都可能前功尽弃。 记录:纽约苏富比,2010年9月15日,编号329 参阅:《和光剔彩-故宫藏漆》,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年,页42,图25剔红香盒造型饱满圆润,子母口相合,精雅隽秀,传世包浆润泽。通体以国色天香之牡丹花卉纹为饰,相同纹饰作品上承宋代耀州窑刻牡丹纹盖盒,下启明初永、宣剔红牡丹纹器物。拍品以木为胎,内壁及底髹黑漆;外壁黄漆素地上髹厚润朱漆,雕刻纹饰。盖面及盒身外壁雕牡丹花,花朵硕大,穿枝过梗,艳丽夺目;周身间饰牵牛花,花姿娇艳,熠熠生辉,各自成章,繁而不乱。整器花叶脉络舒卷有力,漆层厚重,漆色红润,漆质坚实亮泽,刀法利落,刻画流畅,纹饰抛光平滑,磨工圆熟,不见锋棱,不露雕刻痕迹,予人以清新、厚润、典雅之感,尽显元代剔红技艺之严谨纯熟,时代气息浓郁,高古俊雅,传世不为多见。 记录:北京保利,2012年12月6日,编号6278参阅:《雕漆》,德川美术馆编,1984年,页106,图145构图饱满,雕工精巧,漆质蕴润,为宣德朝果园厂雕漆精品。器身呈方形倭角,外表堆朱漆,色呈枣红,油润靓丽,漆层深厚,古朴隽雅。盘心方形开光内雕饰五老图,参天桐树,楼阁耸立,树荫之下,三老於岸边高谈阔论,一老於拱桥之上缓步而来,一老对面恭迎,天高云舒,和风惠畅。盘中天、地、水分别以三种锦地纹为饰。盘壁雕饰缠枝花卉牡丹纹,雕琢精细,气韵高古雅洁。整体人物雕刻神情兼具,生动传神,层次丰富鲜明,雕工朗润饱满,磨工圆熟,漆层厚重,传世包浆润泽,当为明代剔红精品。
 参阅:《故宫雕漆器选萃》,台北故宫博物院印行,1971,图版22 故宫经典《故宫漆器图典》,故宫出版社出版,2012年,页48,图版37长方形制,倭角,斜壁,可作文案香盘、承盘,亦可盛放卷轴之用,故业内亦称“轴盆”。盘内长方形开光内饰梅枝自洞石之中挺立而出,寒梅绽放,暗香浮动,花枝上方题诗文:“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内壁於红漆之上雕牡丹、菊花、茶花等花卉纹,花开妍美,绰约生姿,富於层次感。外壁於素地之上雕卷草纹,枝蔓翻卷,自然流畅。盘外底髹黑漆,漆质匀亮。整器髹漆厚润,漆色艳美,刀工老辣,磨工圆润,雕饰精雅隽丽,纹饰高洁,文人气息浓厚,当为明中期剔红文房佳作。 记录:纽约佳士得,1998年3月25日,编号366 纽约佳士得,2005年3月30日,编号168呈扁圆蒸饼形,子母口,圈足。通体髹红漆,漆色深厚,色泽光润。盖面圆形开光内雕二乔人物故事图,庭院中两仕女伫立於屏风之後,似悄然观望,神态生动,衣褶飘逸,背後山石掩映,枝叶花卉点缀其间。庭院中陈设茶具、鼎炉、各种雅玩清供,雕饰精细入微,颇具诗情画意,正合古人咏二乔诗“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又兼具乾隆御制诗咏宣德雕漆仕女盒情韵:“图成仕女用深宫,不见刀痕见画工。调鹤教鹦当化日,熏炉揽镜对和风”。 盖、盒外壁均刻石榴、荔枝等三多纹饰;器内及外底髹黑漆,圈足外墙刻回纹。整器画面简洁高雅,隽美宜人,雕工细腻,磨工圆熟,水波等锦地纹细如髮丝,刀法娴雅,包浆厚润,时代特徵鲜明,极富文人气息。 贾宝玉前四十回里成天喊着『悟了悟了』,要出家去,但你瞧他语气轻浮地夸贾芸长得不错,像他儿子,由着贾芸攀关系喊他父亲大人。虽然看戏时被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台词所触动,却照样兴致勃勃地开筵席、抽花签,好像这千里筵席,真的不散了似的,嘴上再是四大皆空,手里停不住地招猫逗狗。 而待到其真正了悟,那已经是受了很多记生活的闷拳,再吞下很多先人的智慧后的事了。 参阅:《雕漆》,德川美术馆编,1984年,页141,图200剔红香盒形制精巧,盈手可握,上下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盒面中间部位开有一孔,盒内相应处置一丝绦吊环,以释香气,以便携带,独具匠心。通体髹红漆,红润莹亮,双面均以锦纹为地,其上雕剔菊花、梅花、水仙等花卉纹,花团娇艳锦簇,枝叶婉转自如,雕工精雅圆熟,典雅秀美。 
🔺 清乾隆 剔红莲托团寿纹菊瓣形盖盒
中汉2019秋拍拍品 编号111
记录:纽约佳士得,2004年3月24日,编号16 RMB: 80,000-120,000 剔红菊瓣盖盒造型秀美,玲珑别致,不为多见。通体呈菊瓣形,盒盖平顶,外壁菊瓣均匀对称,每瓣内雕琢对称折枝莲托团寿纹,花卉、枝叶剔雕精细入微,方寸间层次分明;圈足以回纹装饰,通体纹饰布局紧密。盒内及底髹黑漆,漆色浓郁深沉。雕剔刀工深峻爽利,漆质绵厚密实,光泽亮丽,包浆润泽,真所谓“坚似金胎菊瓣蕤”,具有典型乾隆时期富贵华丽之装饰风格。 
🔺 清乾隆 剔红莲托团寿纹菊瓣形盖盒
中汉2019秋拍拍品 编号112
记录:纽约苏富比,2006年3月30日,编号85 RMB: 150,000-250,000 此盖盒呈经典蒸饼式,造型硕大敦实,圆润饱满。通体髹朱漆,漆色红亮浓郁;盖面圆形开光内饰“五老观太极”图,山峦叠嶂,苍松掩映,流云迤逦,五位长者於苍松之下观赏画作,所观画中绘阴阳太极图,五老姿态生动,谈笑风生,形神兼备,一派世外仙境风光。盒外壁上、下各饰五组对称开光,分别雕饰荷花、菊花、梅花、兰花、茶花、牵牛花等花卉纹,盒内及底髹黑漆。整器构图疏密得当,主次分明,以多种锦地纹表现天光、地色、水境,层次分明,雕工精细遒丽,工艺考究,刻工老辣,尽显乾隆时期高超的雕漆工艺。  记录:北京瀚海,2009年11月11日,编号3516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造型饱满敦厚,典雅俊硕。盒内及底部髹黑漆,厚润深沉;外壁髹朱漆,色泽鲜艳明亮。盖顶雕刻五龙游跃於海水之中,一龙居於正中,四龙紧紧环绕於侧,盒身外壁亦雕刻四龙,合为九龙,盒盖、身相合则为“九五至尊”之意。龙身穿梭翻腾於海水之间,龙角锐挺,龙鬓长翘,两眼突出,神态威猛,海浪纹极富层次变化,呈现波涛汹涌,连绵不绝之态,雕工精细入微,迴旋往复,丝丝环绕,令人叹为观止。圈足外侧以回纹装饰。整器髹漆厚重,雕工精细,刀法流畅,锋棱显露,巧夺天工,为乾隆朝宫廷漆器精品佳作。
成器后的剔红在外人看来是巧夺天工的细致精妙,是深思熟虑后的妙至纤毫。但你知道,那是经过了一刀又一刀的刨筋剔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抛光,在最初,也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胎料。成年人皮糙肉厚,不留神被人砍一刀,也不过是伤了皮肉。但少年人的心啊,柔软湿润,一刀下去就是见了骨,他一朝被蛇咬,终生都不许人家凿井,遑论井绳。 记录:纽约佳士得,2007年9月19日,编号124参阅:《婴戏图》,国立故宫博物院,1991年,页69,图1 为乾隆朝经典装饰题材作品,呈扁圆形,盒面平整。通体髹朱漆,漆层深厚,漆色鲜红润亮。拍品剔红大盖盒造型呈扁圆蒸饼状,盖面平整,为明、清剔红盒经典形制。盖面圆形开光内雕庭院百子婴戏图,纹饰整体风格与曾为乾隆宫廷藏画之宋代宫廷画师苏汉臣名作《长春百子图卷》颇为相同,或以其为粉本,亦属可能。 盖面满雕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孩童千姿百态游戏其间,相貌天真可爱,喜气洋洋;三两童子或执各色花灯,或扛旗举牌,校模状元及第,又见九子舞龙,一派欢快热闹;另有童子在竖蜻蜓、捉迷藏、奏乐、放鞭炮、玩五子夺魁等游戏,人物形态各臻其妙。盒壁於锦地纹上雕福寿纹,其上间饰法轮、法螺、双鱼、盘长、伞、白盖、宝瓶、莲花等佛教法器组成的八宝纹,层次丰富,寓意吉祥。底髹黑漆,色泽典雅。整器雕工精细,锋棱鲜明,人物、亭台、楼阁均清晰生动,景物错落有致,层次井然,构图饱满,繁而不乱,意境高远,刀法爽利纯熟,刻痕深陡峻直,尽显乾隆宫廷剔红技艺之高超。

来源:法国私人藏家 记录:香港佳士得,2006年5月30日,编号1268 参阅:《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0》(金银玻璃珐琅器),文物出版社,1988年,页207,图版364 RMB: 300,000-500,000 与俄罗斯艾尔米它什博物馆藏清乾隆剔红缠枝莲托八吉祥纹方鼎式连座盖炉几近相同,当同属乾隆朝宫廷雕漆剔红陈设佳器,在同时期剔红器中不为多见。造型沉稳典雅,呈长方鼎炉形,肩饰对称朝冠耳,下呈四兽首吞柱足。盖面於红漆锦地回纹之上剔刻缠枝莲纹,配以鎏金盖顶,其上嵌饰和田白玉雕刻兽钮,形象灵动,颇添趣致。炉身四面均以剔红缠枝莲纹装饰,间以八吉祥纹,纹饰寓意祥瑞。底座亦饰缠枝莲纹,座面以“卍”字饰锦地纹,其上刻绘宝杵形回纹,佛教气息浓厚。全器构图疏密有致,雕工精细入微,线条流畅利落,刀法娴熟爽利,刀工深峻细腻,纹饰边缘处几不加打磨,时代特徵鲜明。当为乾隆朝剔红漆器之难得佳作。
 为明晚期文房用具,笔管及笔帽皆以竹为胎,外壁厚髹朱漆,漆色艳美,包浆润泽。笔身雕饰高士图,高士身着长袍,衣褶飘逸,高谈阔论,神态生动;周边树木枝叶错落有致。整器纹饰构图疏密有致,刻划精细入微,磨工圆润,纹饰意境深远古雅,极见雕刻功力,时代特征鲜明。 造型周正,四方倭角,设计巧妙。器身髹朱漆,色泽艳丽,口沿一週饰回纹;盘内及外壁皆以斜方扯不断万字锦地纹为饰,满地锦绣,寓意长寿富贵;底部髹黑漆,厚润深沉。整器刀法洗练细腻,一丝不苟,足见匠心功力,为同时期剔红佳作。经历过至暗时刻才知道光明有多温柔,锋芒冷硬被悄悄磨平后,而你仍然带着一身雅致的红。你经历过风浪了,知道对待世界的时候姿态要含蓄沉稳,但决计不要丢掉心底那份热烈自由。 曾经是剔骨仍见三寸红的少年,那是你知世故后恰到好处的另一种宽厚。很多人有时爱半撒娇着说“不是所有痛苦都是有必要经历的,有些就是没意义”,但真的是一路过来所有的难过时分造就了如今这个你。不是所有苦难都有意义,这句话没错,但真的经历过绝望后再爬起来,每一次的挣扎都会成为身上一道新的花纹。说是花纹其实也不会让你变得更好看(其实大家也都知道那是裂痕),但正因为这些属于你的独特裂痕,才让你这个人之所以成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