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门独有的第一代“音乐葡挞”专辑

 微微传奇 2019-11-14

专辑:澳门

载体:CD

歌手:巫少雄二胡/廖晓铮琵琶/邓伟标作品

介绍:当你听到这夹杂着中国音乐、葡萄牙法朵、葡萄牙土风、管弦乐、流行音乐等各类混搭的声音时,你正在品尝的便是澳门独有的第一代“音乐葡挞”。

巫少雄,二胡演奏家,广州市政协港澳委员、广东省侨联委员,现任澳门雄佳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得2017年全球华语金曲 “年度最佳跨界专辑奖” 、2017亚洲国际音乐节“金奖”等重要奖项。其主奏的音乐专辑《澳门》,被业界赞誉为充满澳门本土味道的“葡挞”,已成为澳门名片。

澳门-1553.mp3 来自HiFi音乐 00:00 05:25

制作人手记:

澳门是个独一无二的岛城,儒家文化与海洋文明在历经四百多年的碰撞后,已经融合成一种全新而独立的另类文明。

和大多数人的误解一样,我曾以为赌场是澳门唯一的文明象征;以为那碟放了很多咖喱的葡国鸡是葡萄牙人餐桌上的正宗;

以为现在已经风行全中国的小小葡挞是葡萄牙国人的甜点……

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重新审视这座仅有58万人口(2015年统计)的小岛城市,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思。

澳门居民其实并不嗜赌,赌场的存在更多是为了让游客寻找远方的运气。澳门人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居民性格温良敦厚,处事随遇而安,与喧嚣繁华为伴却不温不火,不急不躁。澳门人的不肆张扬恰恰被赌业热闹的表象掩盖了其四百年来华洋混杂所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

他们既烧香拜佛,也敬畏上帝。

澳门在四百多年的华洋混杂史中,时而是葡萄牙殖民地,时而是中国主权的葡萄牙租借地,几番变迁无定。回归前葡文是第一官方语,中文是第二官方语。回归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倒转了过来。

但无论怎么变,这里都是中葡文化最恰当,也是最好的交汇处。

2015年末,当我和巫少雄先生讨论《澳门》该是怎样的文化呈现时,我们也曾经陷入过短暂的迷茫。巫少雄先生是曾在美国音乐学院深造的澳门二胡演奏家,他精于中国传统二胡音乐,却又有着深厚的西方音乐修为。作为一个澳门音乐家,他既可以用精湛的二胡技术演奏最传统的中国二胡乐曲,也可以用其手中的两根弦去体现洋气十足的西方文明。

但这一切都不属于澳门。

2016年4月的某天,当我在宁静的路环岛上静静地品尝着安德鲁葡挞时,邻座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画家游客闲聊中问我澳门的文化特征,我漫不经心地指着手中的葡挞说:“这就是澳门特有。”

这句不经意的话忽然像闪电般划过脑际,让我猛然醒悟。

然后我告诉巫少雄先生:“我们为什么不去做音乐的葡挞呢?”这顿悟让我们兴奋,也让我们诚惶诚恐。

这将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无法凭一己之力缔造传奇。但我们必须立即出发,而《澳门》只是它的启航。

一年多后的今天,当你听到这夹杂着中国音乐、葡萄牙法朵、葡萄牙土风、管弦乐、流行音乐等各类混搭的声音时,你正在品尝的便是澳门独有的第一代“音乐葡挞”。

它或许并没有遵从你的审美习惯,也不是你对二胡音乐的惯性认知。

它并不成熟,甚至经不起推敲。

但它值得我们去付出,去实验,去寻找最后的成熟与你的喜闻乐见。

邓伟标 2017年6月5日

//
曲目列表
//

01. 1553 

02.  A-Ma Temple 媽祖閣 

03.  The watcher at the Guia Lighthouse 東望洋燈塔的守望  

04.  Old Dream in Rua da Felicidade 福隆舊夢 

05.  Sacred Praise 聖頌 

06.  Tap Sec Square’s Dance 塔石廣場的週末舞   

07.  A promise of St. Augustine’s Square 崗頂前地之約   

08.  Memories lingers in Hac Sa Beach 思念停留在黑沙海灘   

09.  The evening of the Senado Square 黃昏裏的議事亭前地   

10.  The Ruins of St. Paul’s 大三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