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盟村的来历及上世纪60年代末之印记

 文艺朝歌 2020-03-26

桥盟村的来历及上世纪
60年代末之印记 
文图/得水外甥·建新

桥盟村位于淇县县城西北约五市里处,西部是太行山麓的丘陵地带,东部为广袤的豫北平原。村东紧邻祖国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和京广公路(即107国道),村后是由太行山洪水冲泄而下,形成的一条季河和人工筑起的大堤;村西与小洼村相邻,村东北与赵沟村相邻,正北与史庄村相邻。

关于桥盟村的来历,有人讲是因村里最早居住着姓乔和姓孟两户人家而得名“乔孟”,什么时候或怎么改为“桥盟”的,虽还没有看到具有说服力的考证资料,但关永江所著的《淇县地名综述》讲到的“桥盟乡的桥盟村,在二千多年前,乔、孟二姓居此,故名乔孟村,后(因字谐音或同音)演变为桥盟村”,应是目前较权威性的解释。说起来,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简单”有趣,况且据姓氏起源记载,乔姓原本就是由“桥”姓改为的。纵观历史的演变发展,笔者同时认为,村名演变为“桥盟”二字,而不是别的谐音或同音字,应与当时春秋时期一个古老的成语故事“桥下之盟”有关并契合,这是一个被历代人所崇尚的关于忠诚守信的历史典故,也正反映了源远流长的桥盟村人的传统观念和一贯信仰。

至于桥盟村历代是如何延续下来的,乔、孟二姓今何在?虽无记载,但从《明太祖实录》记载的元朝末年,河南、山东、河北、皖北“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兵戮河南,赤地千里”等描述,可以想象其结果,或是隐匿消失或是迁徙别地,已无从考证。反正在桥盟村上辈人的记忆里,从未听说过有“乔、孟”二姓人家。事实上,后来的村名“桥盟”二字,已不再是姓氏的概念,而是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忠诚守信”的代名词。

桥盟村尽管经过兵荒马乱的沿革,但从桥盟村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留下来的民居房屋建筑看,起码也在明末清初就又比较繁盛了,其村落的再生复苏,或许更早可追溯到明朝初期的洪武年间的移民大迁徙时期。据记载,凡是当年由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来的移民,脚的小拇指节上都有一个“软指”,记得小时候村里的伙伴们大都有这个标记。

桥盟村的地理位置正处于豫北平原与太行山麓丘陵的结合部,这不仅是古人的择居常识,也更符合明清时期因天材,就地利”的建筑选址特点,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下,可谓是一处旱涝保收的风水宝地。就其民居建筑风格而言,我从小印记最深的(20世纪60年代),就是村东头耿家院内的堂屋楼瓦房,薄家、卢家住的很深的几道门大院,以及村南部苏姓家族的一些砖瓦楼房,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明清建筑风格,即梁柱檩及砖石结构的房屋,纵深组合的院落等,所以说,桥盟村也是当今现存的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之一。

在上世纪60年代末,桥盟村还基本保持着以往的历史原貌。整个村的主街道为东偏南至西偏北走向,村中间向西南方叉有一条支街道,呈“y”字状,把村庄自然分为北片、西南片、南片三大区域。以街道为界,北片为狭长带状,西南、南片地域和门户则相对集中。而北片门户却相对分散,逐户呈台阶状,素有“门无三户齐”的说法。在村的中部(原村老支书门前)和东部(原村供销社房后)路南,各有一块高出路面的开阔平台,是村里开会、搭台唱戏、放电影的场地。院落一般为庭院式风格,多家居住一院,北屋上房以瓦房、东西两侧平房较多,也有两侧同为瓦房的;院子大多为单进院,还有两进院、三进院的,村东的卢家就是三道门的院子,庭院很深,正门前大路的对过,还有一个方形的土台子,有人形象的叫这个土台子为卢家的“砧”,台的四周绿树成荫,夏季人们都在台上乘凉,也是河南人特有的吃饭“饭场”之地。各家院子特别是北片区,不但有正门,还有通向村后自留地、菜园的走廊小门,可谓迂回路转,曲径通幽,也充分体现了明清时期“深奥曲折,通前达后”的居住意境。

桥盟村的地形从东端向西看,为东南低、西北高,之所以整个村的主街道为东偏南至西偏北走向,从西部群山特别是高大的尖山北侧的进山入口看,应是一条历史上由当时的区域中心(老城)通往西部山区的、或是因山洪冲泄而形成的天然古道。当时的桥盟先民,应该就是顺着这条古道,在这个丘陵与平原结合处,逐步建成房屋而形成了村落。这一点也完全符合明清时期“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村落布局特点,因此,也就形成了“门无三户齐”的布局。至于桥盟村形成“y”字状布局,也概因是在此处有一条通往西南方向的叉道所致。自古有“千年的大路走成河”的说法,小时曾记得,每到雨季,桥盟村这条东南至西北的主街道就变成了一条泄洪的河道,洪水流至村东的南端形成了面积很大的水塘(水坑),加之地脉之下有泉水,使其多年不枯,进而鱼虾繁殖,自然而然成了儿童们戏水玩耍的好地方。

在桥盟村的最东头,即水坑旁边就有一个泉眼,泉水常年不断,冬暖夏凉,是村东妇女常年洗衣、涮布的地方。与泉水和水坑相连的,还有一条小溪从此发源,形成小河缓缓南流。河中长有芦苇、菱角、杂草等多种植物;还有鱼、虾、蟹、螺、蚌、鳖等多种水生物,是村里孩子们经常捉鱼掏蟹玩耍的地方。村东过了铁路桥涵洞,路北还有一方圆百米的大水塘,则是夏季人们戏水游泳的场所。村的西南地还有一个见方50余米深约2米的水潭,叫万古泉。潭中有泉眼一个,水清见底,也是夏季人们劳动间隙饮水、游泳的好地方。

桥盟村里的植物树种以及鸟儿种类也很繁多,植物除自然生长的柳树、桐树、洋槐树、枣树、柿树较多外,还有楝树、椿树、杏树、桑树等树种;夏季绿树成荫,很多树上都筑有不同形状的鸟巢。天上飞的鸟儿,春夏季有黄鹂、黑喜鹊,秋季有斑鸠,冬季主要是麻雀,一切都天然自然,和谐清新。 

桥盟村后那条宽宽的季河,每到夏季山里发洪水,都会冲下大量石头、沙砾,有时还有木材等物。洪水退去,人们就会到河床里采石块盖房用、筛石子作为建筑材料送到县里收购,是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河,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村西有大队的一座石灰窑,每天都有大量的石灰产品运出,是当时桥盟村副业经济的主要来源,后来废弃了在此处建立起来了学校(也就是最初的桥盟高中原址);村南还有一个废弃了的砖窑,长满了杂草,远看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着桥盟村过去的历史。

整个村庄从远处望去,尤其是夏季只见大树不见房屋,郁郁葱葱。上世纪80年代初,我坐火车从村东边的铁路上经过,想居高临下拍张村貌照片,可除最东头的民居房子外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全是高出屋脊的绿叶茂密的“松涛”大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村里的原始状态就渐渐被打破了,街道变直了,房子变新了,规模扩大了,人的面孔也变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再坐火车从高处遥望,桥盟村则变得房屋突出了、大树相对不抢眼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桥盟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也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