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街区 | 文庙路上风雅事

 圆角望 2019-11-14
说起文庙,上海人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旧书市场,但是,你知不知道文庙是怎么会吸引那么多读书人的?
文庙路不长,560多米,东起河南南路,西迄中华路。文庙路215号是上海明代海防道旧址,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的上海知县选择在此处重建毁于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文庙。文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又称孔庙、夫子庙。历史上的文庙往往是地方上的最高学府。府一级的文庙叫“府学”,县、镇一级的文庙叫“县学”“镇学”,这些统称为“学宫”。所以上海的文庙在清代也被称作“上海县学文庙”,也有人把文庙路称做学宫街。
每年春秋两季的祭孔活动,到了1919年“五四”运动后,自然就被彻底终止了。之后,上海的文庙里曾办过图书馆,建过公园。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文庙。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对文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2002年,文庙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真是托孔子的福,1986年前后,文庙竟自发地聚集了众多书商,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新旧书刊集散中心,据说曾一度占据上海书刊批发市场将近九成的份额。之后就有人提议文庙能否开设像巴黎塞纳河旧书市场、东京神保町古旧书街类似的集市,于是每周日,文庙旧书市场便与公众见面了,一直持续至今。
相对于装修得井井有条的新书店,很多像我一样的读书人还是更偏好逛旧书摊,总觉得一本新书拿在手里,怎么都没有几十年前旧版书的那股书卷气。记得早年间文庙旧书市场的摊位是用粉笔一格一格划出来的,摊子上的旧书堆得杂乱不成章法,由人随便翻检。其实大多数人搜访旧书,都凭一股子傻劲,也没有系统体系,随性而至,兴尽则返。当年曾一度迷上了读印谱,特别是文人治印的印谱。文人治印,讲究的是遣词造句,像“吟到梅花字亦香”“诗品官阶两不高”“不使人间造孽钱”“世上事越作越不了”,读印谱亦是读散文小品,很“杀时间”,也算偷的浮生半日闲。那天发兴要买本常熟顾湘、顾浩伯仲辑录的《小石山房印谱》,遍寻文庙不得。于是便像唠叨的祥林嫂,不停地念叨那本印谱。治印的方家冯磊兄自告奋勇帮我去觅。真是要念一声阿弥陀佛,才一个礼拜,便收到了他寄来的《小石山房印谱》。据说是在文庙用几册老版的黑皮印谱与别人交换的。如今再翻到这本旧书,就像和冯兄老友重逢,书里存着人情,暖得很。
仔细想想,买书看书,要这般挑剔,是陋习。有人跟“舌尖上的”导演陈晓卿说,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提到了一种用潘帕斯草原上的牛做的牛排。陈晓卿一听,赶紧买了一套,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把两百四十多万字的书看完,就是没找到潘帕斯牛排。陈晓卿找那个人问:“你说的牛排,我怎么没有找到?”那人回答记错了,是《加缪传》里提到的。陈晓卿长长松了口气,幸亏那哥们没说潘帕斯牛排出现在索尔仁尼琴的《红轮》里。读书不是谋生,随性一些便好,这观点或许和文庙里那位孔老夫子提倡的不一样,风吹哪页读哪页,那才是清闲岁月中的风雅事。其实是有些替古人担忧了,读书和接吻一样,这么古老且迷人的沟通方式,应该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沈琦华 文/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