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文庙VS巴黎塞纳河畔旧书市场

 伤心的妖怪 2017-04-03

1986年 一周一会的文庙旧书市场成为上海最重要的旧书集散中心。

延续至今,每周日,一场以旧书古籍为主的盛宴,从黑漆漆的凌晨拉开帷 幕。“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换做鬼市开幕也来贴切, 摊主挑着台灯,顾客一目十行,考眼力界的时候到了。

《买书琐记》藏书家陆昕写过:“从事古旧书业的人,大多喜欢读书,愿意的专家学者交朋友,同时也深知读书人爱书成瘾又囊中羞涩的窘迫.'

虽然今天的摊主早已出世入世,深谙消费心理,好货从来不一次端。身后几个大书袋子有条有序,陆续开一次,涌入一批人流。

不过对待熟客,总还是留着一些好东西特别关照,摊位前的熟客也不是俗人,下手快准狠,好货不消几刻钟迅速扫光。待人群陆续散开。 摊主转身拿出另外一袋,还没拆开,眼尖的客人又聚拢过来,捧 宝似得满怀期待。这一来一往更像游戏,彼此讲着鬼市上的暗语 ,八毛?一块!拿书谈价,谈不拢放下,后来者重新开价。穿蓝色旧布夹克的大叔从容拿下上中下一侧丛书。

有的顾客兴致烈,通宵达旦,逛到早上七点。再随摊主一起流入 文庙前坪的旧书市场。付上一块钱入场券从棂星门大步迈进大成殿。

早上七点的孔圣人庙宇,香烛已经点燃,缭缭轻烟笼罩在大成殿前的旧书集市,将这片置身于南区老城厢隐谧圣地,衬托出一股浓郁书卷味。

然而书卷翻开背面,又是逐渐弥漫的颓势。百度“上海文庙旧书市场”百分之八十的论题,是政府的搬 迁调令和抱怨日益萧条的书籍市场。这周日中午十二点入场,人流量已经不大了,50岁往上的中年大叔为主流消费人群,三三两两的 学生聚集在便宜卖的新书摊前。吃着盒饭的老板娘抱怨“现在的 生意不好做咯,本来看书的少,愿意买书又有了互联网,哪个还 来这里咯”

话里有些酸楚,却也不全对。大天朝经济水平的提高必然带动文 艺复兴,不信你看那些越做越高端,极具设计感,拥有皮沙发、焦糖玛奇朵的网红书店,里里外外川流不息的人流,和外文书架前四十五度角拍照的姑娘。

谁真正爱书?谁又是书籍消费市场的主力。这不好说。

我只知道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已然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其中以莎士比亚书店为首,早已经被旅行社列为必去的巴黎圣地。

别沮丧,只能希望此后的岁月里,这些金黄色的流动旧物市场,亦或是旧书店旧书摊 ,不止是大上海老城厢一段历史,也是文艺复兴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