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用药心得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19-11-14
摘要:单教授认为应用膏方前应先以汤剂益气健脾、清化湿热、调理气机,待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后方可进补。膏方药味较多,需明确辨证,确立主方,方能做到药物多而不杂。膏方重在综合调理,确立主方后可随兼证加减用药。膏方的补益重在补肾,用药总以平为期。应用辅料尤为考究,填精血不夺胃气。细料的选用以辨证为基础,有虚方可言补。单教授认为膏方适合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守法治疗,符合“胃以喜为补”的特征,且膏方药味较多,可以兼顾患者其他症状,治病与调理并重。在临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常以膏方辅助治疗,综合调理,疗效显着。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单兆伟;膏方;名医经验
  
  膏方最早起源于外用膏剂,汉代时开始出现内服膏,《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中记载的大乌头煎是膏方内服的最早记录[1].唐宋以后,内服膏方日益增多,如《摄生总要》的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的茯苓膏以及《景岳全书》的两仪膏等。近代名医秦伯未《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体现了膏方滋补的重要特征。现代内服的膏剂,多为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2].现代实验研究证实,膏方在调节机体激素水平、免疫和清除机体的有害物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4].
  
  单兆伟教授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师承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教授和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业医50余载,善于运用膏方调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卓越。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蒙导师教诲,现将导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汤剂提前开路,苔净方可言补
  
  《景岳全书·泄泻》云:“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病程较长,脾胃运化功能不足,湿浊内停,阻滞中焦,日久郁而化热,出现脾虚湿热证。《黄帝内经》云:“所谓味厚则发热。”《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现代人嗜食肥甘厚味,多湿热体质,故临床很多患者有中焦湿热证表现,如脘腹胀满,纳差,口干口苦或口黏腻,口有异味,舌苔黄腻等。单教授认为膏方以滋补之品为主,尤其是胶类药物,多滋腻碍胃,脾虚湿热患者慎用。对于此类患者,导师常先以汤药益气健脾、清化湿热、调理气机。常用药如太子参(或党参)、炒白术(或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黄芩、薏苡仁等。待湿热之邪渐去,中焦气机调畅,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后,再伺机应用膏方综合调理,缓图其本。《辨舌指南》云:“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单教授认为舌苔最能反映湿邪的轻重,一般舌苔黄腻提示湿热较重,脾胃运化不足,经药物治疗后,舌苔变薄提示湿邪渐去,脾运恢复。故应用膏方调补之前重点观察患者舌苔情况,苔净方可言补。
  
  2辨证确立主方,药物多而不杂
  
  《神农本草经·序例》云:“凡欲治病,先察病源,先候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治病必求于本……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强调了治病求本,辨证选方的用药原则。单教授认为,膏方药物偏多,首先需明确辨证,确立主方。以主方为核心而布局,以主方为向导,辨证施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5].如此方能做到胸有成竹,药物多而不杂。单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病机以脾胃气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故主方当体现益气健脾,清热活血的治则[6].益气健脾多选清补之品,如太子参、炒白术、炒山药、茯苓、炒薏苡仁等,同时配伍陈皮、佛手等理气药,补气而不滞气,常用方剂如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兼有胃阴不足者,常以麦门冬汤、益胃汤加减,药选麦冬、玉竹、石斛等,慎用过于滋腻碍胃之品。气虚日久导致中阳不足者,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清热多选用黄芩、蒲公英、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等不过于苦寒之品。若湿热明显者,导师参叶天士“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临证指南医案》)的用药原则,常以法半夏、黄芩、薏苡仁三药配伍,寓苦辛寒佐淡渗以祛湿热之意。活血化瘀用丹参、当归、莪术等,常以陈修园《时方歌括》中丹参饮为主方加减。单教授最喜用丹参,正所谓“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妇人明理论》)本品活血兼能补血,适用于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者。
  
  3辨证辨病结合,随症加减用药
  
  《素问·标本病传论》有言:“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膏方多应用于病情缓解期,重在综合调理,故在辨证确立主方的同时,可以辨病用药,并根据患者次证加减用药。一般萎缩性胃炎患者多加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癌作用的药物[7].《素问·逆调论》云:“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很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伴有睡眠质量下降。导师最常用百合、夜交藤、茯神以安神;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神农本草经》云:“百合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日华子本草》言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单教授认为百合既能清心安神,又能养阴和胃。夜交藤养血安神,《本草正义》言其:“治夜寐少安。”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致失眠者可用之。《本草经疏》云:“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茯神偏于安神,且兼有健脾渗湿之功,故亦常选用。若肝阴不足,虚烦不眠者,可加用酸枣仁养血安神;气血两虚,虚劳乏力者,可加用灵芝补气安神;兼有肝气郁滞,烦躁易怒者,加用合欢皮解郁安神。如患者肺脾气虚,平素易感冒,常加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患者气血亏虚,神疲乏力,虚劳明显者,加用黄芪、黄精、当归益气补血。老年患者血压偏高,常用天麻、钩藤、白蒺藜、石决明等[8];有冠心病者,多加用丹参、葛根、川芎、赤芍、红花、降香等活血化瘀通络药物;血糖偏高者,常加用二地汤(地骨皮、地锦草);高脂血症者,加荷叶、生山檀、白芥子、泽兰、泽泻[9];肝功能损伤者,加用垂盆草、五味子、叶下珠等。
  
  4补益尤重补肾,用药务求其平
  
  《傅青主女科·妊娠》云:“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先天之肾有赖于后天脾胃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亏虚日久,气血生化乏源,肾脏失养,易导致肾气肾精亏虚,正所谓“虚邪之至,害归少阴,五脏所伤,穷必及肾。”(《景岳全书》)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多为老年患者,生理上多有肾气肾精不足,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临床常见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伴有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发白脱发、牙齿松动、性功能减退等肾气肾精亏虚表现,故膏方补益时多选用补肾类药物。肾阴不足者以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为主方,导师认为六味地黄丸补中有泻,补而不滞,滋阴而无碍胃之虞。二至丸出自清代汪昂《医方集解》,由女贞子、墨旱莲等组成,为平补肝肾之阴的基础方。肾阳不足者,以二仙汤加减,常用药物: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续断等,尽量少用附子、肉桂等大辛大热之品。《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张景岳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导师在补肾阳同时多加用女贞子、墨旱莲等滋阴药;在补肾阴时常加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等补阳药,既可使药物之间相互制约,阴阳平衡,又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
  
  5辅料应用考究,填精血不夺胃气
  

  膏方常用辅料为胶类,主要起收膏成形的作用。且胶类多血肉有形之品,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多服之有助于补益精血。诚如叶天士所云:“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应,桂附刚愎,气质熊烈……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多用自有益。”单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久病入络,气血不足,络脉失养,应用胶类血肉有情之品,可以通补络道。临床常用胶类有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阿胶最为常用,其性甘、平,能补血滋阴,润肺止血,一般膏方中皆可用之,常用量250g.若患者偏于阳虚,则加用鹿角胶;偏于阴虚者,则加用龟甲胶。然胶类终有滋腻碍胃之嫌,对于脾胃运化不足者,导师常加用莲米、芡实、山药等甘平之剂以扶胃气[10],正如叶天士所说:“填精血务在有情,庶几不夺胃气。”
  
  此外,单教授最常用的辅料有红枣、桂圆肉、莲子、银耳、核桃仁、蜂蜜、糖类等食品或药食同源之品,主要起矫正药物异味作用,亦有一定补益作用,用量一般250g左右。其中单教授对糖类和蜂蜜的应用尤为讲究。糖类通常有红糖、白糖、冰糖、饴糖等。萎缩性胃炎患者最常用冰糖,冰糖性平,其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作用。若患者脾胃虚寒而痰湿不明显者,或妇女血虚者,则用红糖。白糖性寒,多用于阴虚有热患者。饴糖性甘温,多用于脾胃虚寒患者。开方前详细询问病史,若患者血糖偏高,常以木糖醇代替糖类。蜂蜜性甘润,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止咳润肠之功,《本草纲目》云:“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一般患者皆可应用,便秘者可加量至400g,但痰湿体质、血糖偏高或有乳腺小叶增生、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等尽量不用。
  
  6细料辨证为据,有虚方可选用
  
  细料药一般多为贵重药品,以补益类为主。应用细料药应以辨证为依据,确实有虚损者方可用之。一般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西洋参,《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单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日久气阴两虚者,加用西洋参既可增强养阴清热之功效,还具有益气作用[11].若气虚明显者,用生晒参增强补气之力;脾肾阳虚者,可用性温之红参;肾阳亏虚,性功能减退者,可加用鹿茸、海马补肾壮阳;夜寐欠佳者,加用珍珠粉、琥珀粉重镇安神。若患者肾阳亏虚,或肺肾亏虚,久咳虚喘者,可加用冬虫夏草、蛤蚧、紫河车等补肾益肺,纳气平喘。
  
  7典型病例
  
  杨某,女,45岁,2014年8月23日初诊:胃脘胀满间作10年余,嗳气反酸间作,夜寐欠佳,舌红,苔黄腻。2014年6月22日查胃镜及病理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胆汁反流。辨证脾虚湿热,治当益气清化。用药:太子参10g,炒苍术10g,川厚朴6g,法半夏6g,黄芩10g,仙鹤草15g,炒薏苡仁15g,白花蛇舌草15g.经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余,2014年10月30日膏方门诊就诊。刻下:胃脘隐胀,偶有嗳气,无反酸,无恶心呕吐,夜寐欠佳,手足麻木,舌淡,苔薄黄。有干燥综合征5年余,口干,眼干。另胆固醇偏高。虽湿热渐除,脾运恢复,但病情复杂,故以膏方综合调理。
  
  药用:太子参100g,炒白术100g,法半夏60g,陈皮30g,黄芩60g,仙鹤草150g,炒薏苡仁150g,紫丹参150g,莪术100g,半枝莲150g,白花蛇舌草150g,醋柴胡60g,合欢皮100g,天冬150g,麦冬150g,玉竹150g,石斛150g,鬼针草150g,百合150g,夜交藤150g,茯神120g,龙齿120g,赤芍100g,川芎100g,桑枝100g,鸡血藤150g,红花30g,生地黄150g,熟地黄150g,怀山药150g,山萸肉100g,仙茅100g,淫羊藿100g,女贞子100g,墨旱莲100,桑葚子200g,潼蒺藜120g,白蒺藜120g,黑料豆250g.西洋参15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龟板胶250g,红枣250g,桂圆肉250g,莲子250g,银耳250g,核桃仁250g,冰糖250g,蜂蜜250g.
  
  按语:患者初诊时湿热明显,故治以益气健脾,清化湿热法,标本兼顾。经治疗后湿热之邪渐去,舌苔渐复正常,时值冬季,以膏方缓图其本。将此料膏方饮片分为主方,兼证加减用药,补肾药3部分,则遣方立法一目了然。主方以益气健脾,清热活血立法,用单教授自拟参夏莲草汤[12](太子参10g,炒白术10g,法半夏6g,麦冬15g,黄芩10g,仙鹤草15g,莪术10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加减。太子参、炒白术、炒薏苡仁益气健脾;陈皮、法半夏理气和胃;黄芩、仙鹤草两药配伍,互相协调,清热力强,但不似黄芩、黄连相伍易致苦寒败胃[13];丹参、莪术活血化瘀,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防癌抗癌,寓“既病防变”之意。单教授认为胆汁反流多与肝胃不和相关[14],故加用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患者干燥综合征出现口眼干燥,有阴伤表现,加用天冬、麦冬、玉竹、石斛等养阴药物。现代研究表明,鬼针草有治疗干眼症的作用[15],单教授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时常用之。患者夜寐欠佳,佐以安神药。手足麻木,加用赤芍、川芎、桑枝、鸡血藤、红花等化瘀通络之品。女子年近七七,天癸将绝,肾精本亏,故以六味地黄丸、二仙汤、二至丸加减,阴阳双补。导师对膏方的用量亦有讲究,一般主方药物多为汤剂的10倍左右,补益类药物多100~150g,少数药食同源之品如山药、薏苡仁、黑料豆等可用至250~300g,而苦寒类药物用量多以30~60g为宜。
  
  8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冬令进补膏方越来越多。单教授认为膏方服用方便,且口感较好,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长期守法治疗,符合“胃以喜为补”的特征,且膏方药味较多,可以兼顾患者其他症状,治病与调理并重。在临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常以膏方辅助治疗,综合调理,疗效显着。
  
  参考文献:
  
  [1]张明生,刘新平,李立华。膏方的历史渊源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9):819-820.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
  [3]单兆伟,沈洪,章亚成。中医临证膏方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6.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8):749-753.
  [5]单兆伟。膏方调补脾胃病精要[J].江苏中医药,2006,27(11):7.
  [6]唐昭荣。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山东中医志,2013,32(5):355-356.
  [7]罗金强,刘宏斌。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2):481-484.
  [8]刘泽菅。单兆伟教授膏方临证经验探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9]朴炳玉。单兆伟教授膏方辨证思路与处方规律研究FF[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0]单兆伟。中医临证与方药应用心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0.
  [11]单兆伟,沈洪。单兆伟治疗脾胃病经验撷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76.
  [12]刘晓,单兆伟。单兆伟教授治疗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临床经验[J].中医药学报,2015,43(3):89-90.
  [13]陆为民。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配伍用药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5):33-34.
  [14]铉力,单兆伟。单兆伟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72-73.
  [15]李桥,施炜,王育良,等。鬼针草治疗局部滴用阿托品的兔干眼疗效评价[J].江苏中医药,2009,41(5):74-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