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一首广陵散,可谓千古绝调

 江山携手 2019-11-14

曹魏后期,曹氏皇帝昏庸无能,司马家族重权在握,篡位自立,建立了西晋,这一段的历史, 文学史上称为“正始时期”。是公元前240年—249年。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的这一段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一场黑暗,道家思想盛行,玄学大兴,表现出的是深刻的理性思考 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代表文人就是所谓的“竹 林七贤”。

“竹林七贤”即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 山涛、河南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 此七人生性旷达,经常聚集在竹林下从唱歌饮酒, 嗜酒几乎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刘伶醉酒,千古 闻名。他常乘着鹿车,拿着一壶酒,到处乱跑, 都会让仆人跟着他,并且吩咐说:“要是我死了,你就随便挖个坑把我埋了吧!”司马昭想让阮籍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派人去提亲,结果阮籍大醉60天, 使得媒人无从开口,只能就此作罢。

除了嗜酒,他们也放任自己的行为举止, 而不顾世人评说。

阮籍为素不相识的天亡少女 扶棺痛哭,表达对一个美丽生命逝去的痛悼; 他对谁都翻着白眼,唯独对嵇康青眼有加。

刘伶则经常在家中裸奔,有人责备他,他却说, 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服,你怎么钻到 我衣服里面来呢!

从实质上看,七贤的这种放达任性的林下 之风,表现的是内心深处的无法解脱的痛楚。

他们认识到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所以只有选 择消极抗争的行为。

他们的痛苦,为千秋后代 留下了一个评说不尽的话题。七人在文学创作上成就不一,以阮籍、嵇康为高。阮籍的五言诗,嵇康的散文,在文学 史上都占重要 地位。向秀的《思旧赋》,篇幅虽 短, 但感情深挚。 刘伶有散文《酒德颂》。阮咸 精通音律,善弹琵琶 ,但文学的作品很少。 山涛、王戎所遗留下来的著作文学性也不高。

嵇康天性旷达,文才斐然。散文方面,他 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传颂一时的名篇。山巨源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本与嵇康 为至交,后来却投靠司马氏。他向朝廷推荐嵇 康做官,于是嵇康写了这封信表明自己断然拒 绝的态度,并宣布与山涛绝交。“人此犹禽鹿, 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 赴汤蹈火;虽饰以金镳,享以佳肴,愈思长林 而志在丰草也。

”这种个人意识和追求个性自由 的精神,是正始文学最为显著的特色。嵇康的诗写得也不错,现存50余首,有四 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而以四言的成就为高。

他在诗中表现出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 名富贵的人生观,如在《幽愤诗》一诗中,他 就自述身世和志趣,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无限 向往。然而在与强权的对抗中,嵇康最终还是免 不了悲惨的一-死。他被陷害下狱,3000名太学生 上书请求免罪,但是这反而坚定了司马氏杀害 嵇康的决心。

东市临刑的时候,嵇康气定神闲, 弹奏了一曲《广陵散》,然后不无遗憾地说:“《广 陵散》于今绝矣!而阮籍既不愿意与司马氏对抗一死,也不 愿意像山涛那样阿附权贵。

生活在夹缝中的阮 籍,只好同司马氏虚与委蛇,佯装痴狂。所以 其诗里大多透露着内心的无奈与惶恐,充满了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以82首《咏怀诗》为代表。

诗里他或者感叹人生无常;或者写树木花草由繁花密叶而花飘叶落,借以比喻世事的反复;或者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之无奈;或者伤感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现实中没有出路,只有向精神世界寻求。阮籍在咏怀诗中讽刺历史上那些因贪图富贵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名利之徒,羡慕仙人的生活,赞美古时的隐士。

这是他为自己寻找到的精神出路。他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悲剧人物,代表着那批个性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追求人格和生命的完美,追求真诚自由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