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读笔记:《资治通鉴》4】“魏国崛起”(1)尊贤、守信、讲义

 曾子倪图书馆 2019-11-14

“魏国崛起”(1)尊贤、守信、讲义

【原文】

魏文侯以卜子夏①、田子方②为师,每过段干木③之庐必式④。四方贤士多归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⑤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⑥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注释]

①卜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②田子方: 田无择,字子方,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

③段干木:卜子夏的学生,与卜子夏、田子方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

④式:古代车上的横木;古人乘车往往站在车上,在车上行礼的时候,俯身向这个横木一靠,这个动作就被称为“式”。

⑤虞人:官名,掌管山泽,围猎的人。

⑥讲:和解,和睦。

[译文]

魏文侯(尊贤爱士,)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次从段干木的家门口过,必定低头,手扶车前横木,以示敬礼,所以四方贤士都来归附他。

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田野。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您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掌管田猎的官员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亲自前往取消狩猎活动。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韩、赵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于是,魏国开始成为三晋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

[点评]

魏国自魏文侯魏斯即位以来,用李悝实行政治改革、吴起实行军事改革,并联合韩国、赵国形成“三晋同盟”,西攻秦,东制齐,南压楚、北灭中山,魏国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如果从前425年魏斯称侯算起,到前341年马陵战败衰落结束,那么魏国一度保持天下最强的地位长达85年,足足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战国时间。

一个国家(一个团队)的兴衰和君主(团队领袖)的品格是密切相关的,资治通鉴记载的魏文候尊贤爱士、讲信用、守道义以及下文中的改过等故事,有些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也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