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日|家庭 糖尿病防治的最前线

 阿明哥哥资料区 2019-11-14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防控糖尿病 保护你的家庭”。

在“降糖”攻坚战中,绝大多数患者都容易忽略对抗糖尿病的一关键节点——“家庭干预”。殊不知,家庭干预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控糖能否成功。

家庭管理错误可致控糖失败

50岁的老陈是一名有着十年病史的“老糖友”。他的家庭背景比较特殊,老陈的父母均患有2型糖尿病,并一直坚持通过饮食控制以及口服降糖药来施行“严格”的自我控制,且老陈和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按照常理来说,因为有着长辈的切身经验,老陈在病情的管理上应该更加专业和严谨。然而,受父母影响,发病时尚处于壮年的老陈,近两年却频频突发由低血糖导致的心悸、头晕,几次都在单位工作时因为发病而被迫休息,耽误了正常的工作进度。除此之外,老陈还逐步感觉到自己的四肢越来越不听使唤,经常会有指尖发麻的感觉,视力也在逐步下降……这都让他郁闷不已。

老陈终于忍受不了自己原本还算健壮的身体状况的改变,前往医院就医。医生一问才知道,原来老陈自从十年前发现血糖增高后,因为本身的事务繁忙,加上不愿意就诊,一直在家中跟随同样身为糖尿病的老人自行“制定”方案治疗,导致了控糖失败。

老陈曾经服用过多种口服药物,但从来不从医院购买,而是其老父亲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和在电视养生节目和民间书籍上阅读来的知识,私下购买的降糖“保健药品”。因为陈父和陈母用了数年,一直感觉血糖控制得很好,便推荐给了儿子服用。老陈按照父母的建议服药,加上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其他家属又几乎不了解糖尿病,除了口服药以外,他的饮食和运动也毫无规律,所以血糖波动很大。他只是在父母偶尔打电话叮嘱要节食时,才用少吃一餐来“响应”。那两次低血糖,也正是在两次没吃早饭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今的老陈已经到了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神经血管眼底病变的阶段,血糖极不稳定。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在于毫无章法的家庭管理。

科学控糖要把握好度和量

家庭作为一个人日常生活起居最主要依赖的社会关系,对糖尿病患者的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糖尿病杂志》发布的2017版《中国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提示,个人和家庭需要严格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包括情绪管理、自我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用药依从性)、胰岛素和注射药物管理、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和防治这七大方面。而实施自我管理处方的关键,即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同医生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在患者、家属和医生三者之间,缺一不可。既不可让病患过度依赖医生在医学理论上单方面的指导,也不能脱离医生的专业性,盲目地瞎“捣鼓”,最终弄巧成拙。

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家庭干预要注重“度”,管理要科学,谨遵医嘱。像本文案例中提到的老陈一样,被家属的盲目自信、过度控制饮食以及其他各种途径推销的保健药物耽误治疗,后悔已晚。

其二是重“量”,无论用药、饮食和血糖监测,都必须严格把关,按规定操作。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让患者家庭把糖尿病管理当作和衣食住行紧密结合的生活的一部分:一是要在疾病初始时就让患者接受医生关于糖尿病的良好的科普教育;二是家属也要做好病患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和家庭成员间自然而然地形成自我管理糖尿病的模式,并将监测血糖、体重等数据实时记录,便于医生就诊时参考用药。


文: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孙晖

整理:涂晓晨

辑:仲瑶

审核:曹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