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以来写得最好的一首送别词,谁看谁哭,就连和尚临终都读它

 广东弘德教育 2019-11-14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邢州开元寺有个叫法明的和尚,“落魄不检,嗜酒好博”。一个和尚不守清规戒律,喝酒、赌博,已经足以令人侧目而视了,还喜欢唱“黄色歌曲”,法明和尚的特立独行太过惊世骇俗。这和尚“有召斋者则不赴”,碰到叫他喝酒却欣然而往。喝到酒意阑珊,就开始高歌柳永的词,什么时候不唱了,就是喝醉熟睡了。因为行事乖张,“乡人莫不侮之”,就连小孩子都不称呼他的法号,而是叫他“风(疯)和尚”。

秋去春来,倏忽就是十多年,忽然有一天,法明一本正经地对寺中僧众说:“吾明日当逝,汝等无出观,吾往焉。”众人哪里肯信,笑道:“岂有是哉?”第二天清早,法明乃攝衣就坐,遽呼众曰:“吾往矣,当留一颂而去。”众僧见他法相庄严,与平日有异,急忙趋近倾听。只听法明说偈道:“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言罢,盍目坐逝。众僧以为法明临涅槃前会谈禅说法,虽然不能讲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至少会将数十年的修行心得传授有心人。哪知法明坐化前所念的偈语仍是柳永的词,这首词便是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

千年以来写得最好的一首送别词,谁看谁哭,就连和尚临终都读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据《古今词话》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幸蜀,遭遇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娥眉马前死”的突发事件。杨玉环香消玉殒后,玄宗皇帝郁郁寡欢,又逢蜀道栈阁萦迂、“霖雨弥旬”,玄宗皇帝夜雨闻铃肠断声,思念杨玉环,于是创制了《雨霖铃》曲。

《雨霖铃》在柳词中一向著名,柳永精心绘制了一幅充满离情别绪的“晚秋”图,把所有听众的心困在了情网中。

声嘶力竭的蝉鸣声中,城郊短亭,夕照余辉里一只孤舟在江水中浮浮沉沉,一对男女小眼人看泪眼人,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就在此时,船要启碇的鼓声响起(宋时客船启行,照例鸣鼓催客。范成大《晚潮》诗云:“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惊醒了依依不舍的男女。两个留恋却又“无绪”的男女,被“兰舟催发”惊散。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柳永聊聊数语就写出了人物的矛盾心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更如神来之笔,千余年后,读来仍令人心潮起伏。

千年以来写得最好的一首送别词,谁看谁哭,就连和尚临终都读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视为千古名句自然有它的道理。

当旅人酒气暂消,人从宿醉中醒来,船已不知行至何处。潺潺水声中,分手的情形恍然如梦。当他摸着昏沉沉的头隔了船窗向外望去时,突然感觉寒风扑面,远处天际鱼肚白中,沿岸萧疏的杨柳隐约可见。

一弯残月高悬,清光如水...

生命将漂流向何方?人生会在哪里醒来?

醒,并不是从睡梦中清醒过来,而是一个生命从迷茫走向清醒的状态。

“杨柳岸、晓风残月”,生活中寻常可见,但正是因为有了太多世俗的欲念,人们对生命中的许多美好事物视而不见。当人在刻意追求外在的时候,已经是深陷迷茫而无法自拔了。活在当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因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生命中的惟一。放开,才能得到,当你留意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时候,生命已经圆满了。如果生命变得麻木,那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即便再美好的风景,对于活着如同行尸走肉的人来讲,都不会有任何触动。

法明和尚活得率真、豁达,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听到柳词就可以开悟,正是因为柳永经历了许多,感悟出了人生无常的道理。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暗含机锋,一语双关。其中既有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无奈与喟叹,也有对生命价值的体悟。

千年以来写得最好的一首送别词,谁看谁哭,就连和尚临终都读它

可悲的是,柳永情场得意,官场落魄,虽然人到晚年勘破世情,却对仕宦仍太过执着,其词作器局太过悲凉、颓废。柳永争不如不做名利客,纵使一生填词,人生又有何憾哉?

正是因为柳永人生的不幸,后人才有幸读到如此妙曼的词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