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俊锋:古意出新境,北势生南韵,于鹏山水作品赏析

 mengk4fz0yyf5h 2019-11-14

古意出心境 北势生南韵

一一实力派山水画家于鹏作品赏析

于鹏出生于霸桥一个抗日老兵之家,自幼爱画,习承家风,后师从于国画大家王西安,马继忠教授,从初踏艺术之路到笔墨随心化群山,于鹏的艺术之路大致可分为师古、出新、求变三个阶段。在省美协的系统研读中,他从临仿古人笔墨入门,走进古人、走进传统,从传统的根系中汲取营养,从古今山水诸家的笔墨丘壑中广取博收,又在长时间的厚积薄发中见出传统渊源与脱颖而出的活力新意。细读他的山水画面,不难看出,他的山水画格局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强调空间的纵深,而他的笔法又师法于元人,墨法精微,植被丰茂多变,整体画面仿佛有一种高古之意闪耀在苍山深壑之中,从画境中不难见出范宽的雄峻、王蒙的繁密、山樵的秀润、米氏的烟云、石涛的清新、龚贤的圆厚,这些最优秀的元素精华都被聪颖敏杰的于鹏包孕其中,融会贯通中却脱胎换骨。

在高研班进修期间,于鹏近水楼台般得到了多位名家、教授的悉心指导,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开发了思路、激发了潜能,唤起了蕴藏在他身上水墨写意的天赋,在不断变革的山水画表现技法中开拓了富于诗情的境界。在长期倡导艺术实践中,他一直谨记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教诲,坚持实地写生,常怀一腔痴情登山临水,江南水乡,巴山蜀水,陕南陕北,秦岭深处都留下了他深入生活的足迹。在与大自然心心相印的交往中,年轻的于跃波,得山水之灵气,知草木之性情,搜尽奇峰异景,储于胸中,付之芊素,在自然山水的意境中赋予自己艺术境界以强烈的时代感和创造精神,以笔墨、丘壑互为体用之法,淘练出自己的绘画语言,着力于气韵与境界的追求,所画之作给人一种清新之美,蓊郁之美,逸岩之美。在他的几十幅新作中,天然自成的画境透出古典的诗情与浪漫,让人在醉心于乡野乡情,烟雨人家,小桥流水的情调中回味着唐诗宋词的远古余韵。那老辣苍翠的云壑山涧、那韶秀幽深的茂林鸣泉,那墨彩流溢的田光风光,那绮丽典雅的山村野景,传递出来的绝不是纯文人画的忧患意识和自我遣兴,而是完全出自这位年轻才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大自然的颂扬。

生于霸水之滨的于鹏,深受儒学熏陶,染山之仁,浸水之智,多年求学、工作、生活,使他对山水画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亲近,并已化做一种人格精神和力量深藏在他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多年来,他用细微的艺术触角,去构筑北方山水博大精深的气势,营造着雄、秀、险、幽的意境,但他不是一味强调“北势”的雄强壮伟,更强调“南韵”气韵的高华,力求在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塑造中透出“南派”山水湿润柔美的墨韵,在他孜孜以求的“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中,最终是以笔与墨会,墨与水和为体现,妙得墨气丰厚,气韵充溢之效果。

从他的《溪山幽居图》、《秋韵图》、《青山叠翠》、《静山高泉图》等图式中来看,不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咫尺斗方,都以意象绵密雄伟的峰峦,重重叠叠的林木组合,展示出自然山水磅礴与阔大的气势,而图中景物的铺陈,却多姿多彩,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构造出群峰拥立,悠悠时空的无限深邃境界。于鹏的山体以笔见长,以墨取胜,顺势皴擦,疏密相间,层层积染,层层见笔,间回错落变化,并具有构成意味,画面设笔丰富,笔墨更趋精熟苍劲,看似秘不透风,却显苍苍郁郁,其中烟岚浮动,有瀑泉直下,有水光舟影,气运贯通,厚重深沉却不失灵动,宏阔幽远中饶有神韵,有朴茂沉雄之古典意趣,更有苍浑灵透的现代气息。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于鹏的山水画,独就独在古意新境,妙就妙在北势南韵,他已从传统艺术精髓中自然的化出,用他全新的笔墨语言,传递着一个现代人的审美思想,大胆地构建着也许还需要不断更迭的精神家园。在他的山水画前,我仿佛可以感觉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那一条贯穿时空,情系天地的笔法线条,旷远深邃,绵绵不断……

何俊锋:陕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陕西美术》杂志原主编,西安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中国画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逸品》杂志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