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睺寺漫写

 古稀老人赵 2019-11-14

罗睺寺漫写

罗睺寺牌坊

忻州网讯(特约撰稿人:高峰毅)罗睺寺始建于唐代,由于佛经中说,文殊菩萨曾落脚此讲经说法,故寺院落成后,名“落佛寺”。明代弘治年间重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并由青庙改为黄庙,寺名也由“落佛寺”改成了“罗睺寺”。据说寺名用的是佛教太子的名字。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生有一子,取名罗睺罗,略曰罗睺。后来随释迦牟尼出家为沙弥,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由于寺内祀奉的罗睺罗,故称罗睺寺,意为普渡众生的地方。

农历戊戌年六月十五日,我和几位爱好摄影的朋友结伴到五台山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之一的罗睺寺观赏黄教一年一度举行的重大佛事活动——金刚舞。尽管我早从导游和当地人的相处和交流中,对金刚舞的渊源和主要表现形式已耳熟能详,但在现场耳闻目睹还是第一次。

金刚舞,又名“跳布扎”(蒙语)、“羌姆”(藏语),俗称“打鬼”或“斩鬼”,“跳神”或“跳鬼”等,是起源于西藏的一种法事活动。相传,朗达玛是吐蕃(藏地古称)文治武功极盛的西藏王克黎可足(又作可黎可足)的弟弟。唐开成三年(838),朗达玛将其哥哥克黎可足暗杀,自立为赞普(藏语意为国王)。他即位后,嗜酒喜肉,凶悖少恩,还肆意毁寺灭佛,众僧纷纷外逃,吐蕃佛教也即衰败。朗达玛虽大力好杀,但却有喜爱舞蹈的癖好。当时吐蕃有个叫拉隆·贝吉多杰(藏文史籍中称吉祥金刚)的僧人,立志要杀死恶王朗达玛。于是,他将一匹白马用炭涂黑,身穿白里黑面舞衣,头戴面具,袖里暗藏袖箭来到吐蕃,并以能歌善舞的“舞蹈家”的身份,为朗达玛跳舞,当跳到朗达玛跟前时,抬手用袖箭射死朗达玛后迅速逃离。吉祥金刚乘马渡河,马身上的炭色脱落又恢复了原来的白色,吉祥金刚接着又把自己的黑舞衣反穿,追赶的朗达玛的武士们不见了黑人黑马,只见一个骑着白马着白衣白帽口称“我是白魔天神”的骑士。追兵未能识破,便悻悻而去。朗达玛于唐会昌二年(842)死后,吐蕃佛教又兴。从此,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吉祥金刚)所跳的“黑衣舞”,被藏地僧侣称为“金刚舞”或“跳布扎”,并成为喇嘛教(藏传佛教)佛事仪式之一,来纪念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服“邪道”及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恶王朗达玛。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认为“兴黄教,绥柔蒙藏,比万里长城还坚固”。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在五台山黄庙首庙菩萨顶的基础上,敕令罗睺寺、台麓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涌泉寺等10座青庙改为黄庙。从此,金刚舞便流传到了五台山。到了乾隆年间,五台山奉乾隆皇帝旨意,开创了“奉旨道场”,喇嘛们也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道场,金刚舞(跳布扎)便成为“奉旨道场”中的主要佛事活动之一。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前一天,寺内喇嘛就开始念护法经、跳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鬼”。其主要是通过礼佛、诵经、真言、加持、施食、避邪,以歌舞的方式来表达佛菩萨神变幻化度众生等。十五当天,数十名有身份的喇嘛走出菩萨顶,穿街绕巷,最前边架着弥勒菩萨像,其后大喇嘛坐轿,二喇嘛骑马,其余僧众吹奏庙堂音乐,浩浩荡荡前往罗睺寺“跳神”(跳鬼)。参加“跳神”的喇嘛们头戴牛头、马面、鹿等各种鬼怪面具,身穿各种奇装异服,扮成神佛鬼怪等模样诵经跳舞,以驱除邪恶,迎来吉祥安泰。

观赏了金刚舞之后。我们又在罗睺寺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寺院里进行了参观。

罗睺寺漫写

唐代石狮

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黄庙之一。寺内第一个殿殿前有一对唐代石狮,大而雄壮,雌雄成对,十分威武,是五台山最大的古代石狮。殿内供塑有弥勒菩萨和四大天王。文殊殿主供结跏趺坐在莲台上的文殊菩萨骑着卧狮;殿前有清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由康熙写的重修清凉山罗睺寺和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写的罗睺寺碑文的御制石碑两通,殿内正中供娑婆世界教主药师佛等;大雄宝殿殿内还悬挂有清乾隆皇帝书写的“慧灯净照”、“意蕊心香”御匾两块;大藏经阁供有木刻“罗睺罗”雕像及“开花现佛”。此外,罗睺寺东面还有接待僧俗的客堂,后于清代道光年间才独立为一墙之隔的广仁寺,亦名十方堂。

罗睺寺漫写

“开花现佛”

大藏经阁殿内的“开花现佛”亦俗称“罗睺观佛”是五台山著名的十景(大社铜牛、玉花罗汉、碧山字塔、台麓字崖、古佛牌楼、罗睺观佛、菩萨铜锅、显通铜殿、山西土地、五郎铁棍)之一。“开花现佛”是一个木构装置,设在藏经阁殿的中央,装置上有一朵木制的八瓣莲花,高约3米,在八瓣莲花的中间,有背靠背、面朝外的四佛分坐其中。木构装置的下方,是一个圆盘,上刻水浪图案。图案之上塑有十八罗汉。盘外建方台,方台边长约3.6米,塑有二十四诸天(大梵天、帝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大自在天、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紧那罗、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方台四角塑有四大天王。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护法阵营,俨然在护卫着端坐在莲花瓣中的正面的释迦牟尼佛,背面的弥勒佛,东西两面分别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据说,这四尊背靠背面向四方的佛代表四界(佛教认为,天灾人祸在于四界的不协调。有端坐在莲花中的四尊佛保佑,定会四界调和,无天灾人祸,使这方居民安居乐业,吉祥如意)。通过地下机关,圆盘可以快慢转动,水浪图案及十八罗汉亦随之而动,于是出现十八罗汉过江的情景,同时莲花也随之开合,花瓣展开时,佛就显露出来,十分壮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