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寿民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

 秦缘情 2019-11-15

芦雁

文 / 边寿民

秋风白雁下黄芦,要作无人看处图。

廿载江湖边塞客,于今衰病息菰蒲。

有人征画自携钱,宿食飞鸣要画全。

老我孤踪少俦侣,只图只影落秋烟。

边寿民(1684—1752)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山阳人(今淮安区),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江苏淮安秀才。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其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为佳妙。因他画芦雁,称其所居名“苇间书屋”。他又工诗词、精中国书法。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

边寿民以善画芦雁名闻海内。画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此件《芦雁图》题诗曰:板桥一曲水通村,岸阔沙平绿有痕。我画雁鸿求粉本,苇间老屋日开门。不仅升华了画意,也足见其文学修养和艺术主张。

边氏芦雁图形象生动,造型极为准确,摆脱了前人繁细的表现手法,删繁就简,形神兼备。他认为“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并根据纸墨的特点,大胆落墨,昂示了其绘画上的深厚功力。寿民用写竹法绘芦苇,浓淡、枯润、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深得“遗貌取神”的妙趣。后有擅长芦雁的画家,如薜怀、程璋等人,皆仿“苇问居士大意”,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忆江南·苇间好

边寿民

苇间好,明浦豁西窗。

两岸荇芦侵阔水,半天紫绿挂斜阳。

新月到回廊。

苇间好,最好是新睛。

寺后菜畦春雨足,城头帆影夕阳明。

人傍女墙行。

苇间好,初夏最关情。

浅水半篙荷叶出,深芦一带水禽鸣。

雨后杂蛙声。

苇间好,重九雨霏霏。

古寺客穿红叶出,小舟人载菊花归。

酒熟蟹螯肥。

近人邓实在为《边寿民花卉芦雁合册》所作跋中论边画云:写生之妙,不难得其似,而最难得其神。得其似者,画工优为之。得其神者,非天才不办也。盖必胸有别趣,然后下笔始能生动;然此别趣又非可以意造作也,必其胸次极高,于画外尤有无限神悟,故能一泼落笔,便有无穷生趣。……颐公芦雁,世人所见一二帧,便觉惊叹欲绝。此册凡八页,皆写芦雁飞鸣宿走、饮啄游泳,或群或独,无不备具,无不精妙。

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达到了“雁我两忘”的境界。苇间书屋先后有6位画家为之绘制《苇间书屋图》,50位文士为之题咏。

金农调侃地说:“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

郑板桥赞扬:“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获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别离情”。

清 边寿民 芦雁图册十开

41.3x31厘米 纸本水墨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声明:本文来源私享艺术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