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病辨证:营卫失调,经输不利,中医:玄之又玄的六经传变

 医道无涯 2019-11-15

《伤寒杂病论》中,根据外邪所在的部位、寒热表现的趋势、以及邪正交争的盛衰,依次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证候。因为这六种证名和人体经络里的“三阴三阳”一致,所以被后人称为“六经辨证”。

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

人体在感受风寒之邪后,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为:六经之中,三阳主表,三阴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以次为少阴、厥阴。外邪循六经传变,由表人里,渐次深入。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病辨证:营卫失调,经输不利,中医:玄之又玄的六经传变

简单来说,外感疾病后,先会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为太阳病。太阳病感冒身体强壮的七天会自愈,如果一周不愈,病邪就向里传。疾病传变里传有两种, 一是入阳明, 一是入少阳。

若邪气入里,出现但热不寒,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甚而腹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神昏谵语等则为阳明病。

若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则为少阳病。

此三者以热证实证为主,邪气虽盛,正气未衰。若正气已衰,抗邪无力,则病入三阴。

如脾虚湿胜而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者,称之为太阴病。

太阳病辨证:营卫失调,经输不利,中医:玄之又玄的六经传变

如病及心肾而现“脉微细,但欲寐”者,称之为少阴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寒化证为少阴虚寒本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恶寒蜷卧等;热化证则尚有心烦不得卧等。

到了少阴还没治好, 就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叫做厥阴病。厥阴症就进入肝脏,还有心包经。表现的症状似四肢逆冷,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下热上寒,里热外寒等。

什么是太阳病?

外邪侵袭太阳肤表,直中太阳经络,正邪交争,营卫失调,经输不利,从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反映太阳肤表、经络、气化方面病变的脉症。因病变主在太阳,故称“太阳病”;又因脉症见于肤表,故亦称“太阳表证”。

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三大类。太阳病变证最多,是太阳病篇的特点之一,也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精髓的内容,包括太阳病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等四大病证。

应该怎样调理?

调理方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太阳病当治以“汗”法。

一、太阳中风证

以发热汗出、脉象缓弱为特点。

调理方向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二、太阳伤寒证

以身病无汗、脉象紧实为特点。

调理方向宜发汗解表。

三、太阳温病

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特点。

如何区分这三种太阳证?

三者的区别,其实主要就在发热时,恶风或恶寒;有汗或无汗;口渴或不渴;脉象浮缓、浮紧、浮数。当然,浮紧脉和浮数脉的区分,也是需要比较多的经验才能实现的。


※重要提示:

1、图文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2、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3、有任何不明白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