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拈花微笑图书馆 2019-11-15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有很多小鱼的水池中放入一条梭子鱼,每当梭子鱼想吃东西时,只要张开嘴,就能轻易的吞下小鱼。

一段时间后,科学家在梭子鱼周围放了一个玻璃瓶罩,小鱼就在玻璃瓶罩外面游来游去,当梭子鱼向小鱼靠近时,无论它怎么努力,怎么冲撞,最后只能撞在自己看不见的物体上。

慢慢的,梭子鱼减少了冲撞的尝试,到最后,绝望的梭子鱼彻底放弃了捕食的尝试。

此时,科学家取走瓶罩,梭子鱼却在饱受打击后,对身边甚至嘴边来来往往的小鱼视而不见,最后,这条梭子鱼饿死了。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孩子最初是什么模样,你还记得吗

孩子们初生时,就像这条梭子鱼,被父母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方式娇养。

当孩子需要靠自己去学习、生活后,父母却开始说孩子笨,不上进,不努力,这样的打击就像给孩子设置了一个无形的罩子。

最初,孩子会因为担心再被打击而努力,试图改变,像梭子鱼一样拼命的冲撞,却换不来半点改变。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直到最后,孩子慢慢的放弃了努力,父母再用所谓的“恨铁不成钢”教育孩子,也难以得到孩子的理解。

当然,大部分父母都不会选择向孩子解释自己是“恨铁不成钢”、“刀子嘴豆腐心”,而是对孩子说一句:“看,我就说你是笨吧,我说对了吧。”

彻底将孩子推入“愚蠢”这个深坑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孩子们至亲的父母,也是习得性愚蠢形成的大部分原因。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习得性愚蠢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渐渐出现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对学习的自信心。而在其他人眼里,孩子们的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越学越笨。

凯茨将之称为“习得性愚蠢”。

“习得性愚蠢”的孩子,会在自信心失去后,出现“越学越笨”的可能。

然而越是这样,父母越是会觉得孩子笨,言语方面会更加打击孩子,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或者说,是将孩子推进深渊,再也起不来。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孩子为什么会越来越笨

1、过早的被迫接受知识

随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传开,各种类型的早教班宛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父母们更是热衷于“智力开发”,早早的将孩子送进早教机构,学习那些他们不一定能够接受的知识。

很多孩子无法很好的理解那些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知识,只能像鹦鹉学舌一样死记硬背,最后的结果往往难以达到“智力开发”的效果,反而给幼小的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严重损耗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自信心同样难以建立。

2、父母的期望值过高

部分父母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仔仔细细的为他们评估,无法真正设身处地的考虑孩子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但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设想,为孩子设定一个不考虑孩子情况的目标。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这些目标,孩子们可能拼了命去努力都难以达到。孩子们因此而产生的自责感,却无法被父母接收,反而会得到“你为什么不努力”“你就不能努点力”等等责怪性评价,进一步加重孩子的压力。

这样的无限累积,换来的,是孩子对自己的不断否认,严重者甚至会自暴自弃。

3、不断压下的负面暗示

“你怎么这么笨啊!”

“你这么笨还不努力?”

“笨死你得了!”

“努力了成绩还上不去,你真笨!”

……

当父母一遍又一遍对着孩子说出这些话语时,其实是在向孩子不断的丢出一把又一把利刃,将孩子仅存的自信心不断削弱。

这些负面的暗示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孩子的自信心彻底被摧毁,“我这么笨,怎么学也没用的”这样的思想就会将孩子推向自暴自弃的边缘。

你问为什么?你觉得孩子太脆弱?可你应该知道,网络暴力可以逼死人,至亲的否认足以摧毁一个孩子。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你的孩子,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笨

习得性愚蠢是在一次次的累积下形成的,因此,想要改变和防止,父母们需要这样做:

1、帮助孩子正视失败

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也许每个人面对失败有不同的选择,但最初的感受,大多是自责。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因此,看到孩子的失败时,父母一定不可以像怜悯一个弱者一样对孩子说话,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不能对着孩子劈头盖脸一顿骂,生怕孩子受的打击还不够。

孩子失败了,我们应该与孩子一起正视失败,告诉孩子,人都会失败,都会犯错,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

然后,我们需要鼓励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弄清楚为什么会犯错,想办法弥补,想办法改正,或者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我们也不能要求孩子,这次犯了错,下次一定不可以再犯同样的错,那太严苛。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太高了。

如果孩子同样的错误犯了好几次,一定是有什么原因让他犯错,要么是不理解,要么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等等,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时候陪着孩子一起,弄清楚到底是因为太复杂了孩子理解不了,还是孩子有什么新奇的想法,然后采取对应的措施。

2、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好高骛远的不仅仅有刚迈出象牙塔大门的大学生,还有不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就胡乱为孩子设定人生规划的父母。

孩子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也是独立于父母之外的活生生的、会独自行走、会独立思考、有选择权利的人。

孩子年幼时,需要父母庇护,但不意味着一生都需要完全按照父母的规划走,更不意味着,父母为孩子设定了目标,孩子就一定能够达到,这应当是父母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

降低期望值,正需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父母对孩子有期望,这几乎是必然的,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总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孩子。

例如《小欢喜》中的方一凡,尽管成绩不好,但这个孩子情商高,性格开朗,特长在音乐方面,如果童文洁一家最后不是赞同方一凡参加艺考,而是一味的要求这个孩子向英子学习,考个高分,也许方一凡最后只能上个不入流的本科院校,与此同时,这一家人的亲子关系也会出现极大的裂痕。

正如方一凡所说:我是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但我不是一个坏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应该也向童文洁一家人一样,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了解了孩子的状态后,再考虑期望的方向,以及期望值的高低。

3、兴趣永远是推动孩子前进的最佳助力

也许孩子的前进,可以因为父母的期望,可以因为老师的期盼,可以因为某方面的压力,但最后能够取得高成就的人,不是智商在全国都能拔尖的人,就是将全部的热情和努力都投向兴趣爱好的人。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向爱因斯坦一样生下来就是天才,因此,更多的孩子,应当以兴趣作为开启孩子未来的钥匙。

孩子越学越笨?看看是不是“习得性愚蠢”在作祟?家长该改变了


感兴趣→了解→热爱→定目标→不懈努力→未来

孩子对某一件事产生兴趣,然后才会去了解,了解之后,孩子才会确定自己是否热爱,是否要为之努力,才能有后来的一切。

而这一切的开端,是兴趣。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或天马行空,或切实可行的梦想或目标,请不要随意的打击孩子,也不要在孩子“三分钟热度”后嘲讽孩子。

童年时的所有尝试,所有失败,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打基础,都能帮助孩子寻找真正的兴趣,这个时期的失败,成本是最低的。

请不要再说孩子笨,也许孩子聪明在你不曾注意的方向,也许下一次的“三分钟热度”,不会过去得那么快,到那个时候,请保持微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