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兔是指从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是兔子一生中最难养的一个阶段,饲养成功与否关系到养兔业成败。 幼兔断奶后10天-25天,即幼兔30日龄断奶,40日龄至 55日龄这个期间,最容易发生肚胀、拉稀、腹泻,不明原因的大概率死亡。 ⑴参考两个标准:当仔兔28~42日龄,体重达750克以上即可断奶。 ⑵肉兔仔兔可在28-35日龄断奶,以30-32日龄为宜;毛兔、獭兔仔兔可在35~42日龄断奶。最起码说明了一个道理:断奶时间越晚,仔兔成活率越高。具体断奶方法公众号前边文章有很多论述,不再详述。(可以去找找看看) ⑴仔兔断奶后,常因新的环境变化大而表现不安,食欲不振,生活力下降,造成心理、环境、营养性等多种应激,同时引发应激并发症而死亡率大大增高。 ⑵仔兔断奶后,1月龄左右的仔兔其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健全,胃肠道黏膜发育及功能尚不完善,对饲料的消化力差,断奶突然更换饲料,加上“贪吃特性”很容易引起仔兔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泻而死亡;若吃了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就会引起肚胀而死亡。 体重1公斤左右的幼兔,正处于提牙阶段,牙根发痒,不知饥饱,食量不能自控,很容易造成“颈细肚大”,严重者可肚胀而死。 ⑶仔兔断奶后,仔兔由被动免疫转为主动免疫,母源抗体(乳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减弱或消失,仔兔自身抗体水平低,免疫力低,抵病力差,易生病。尤其是幼兔消化道在发生炎症时,其肠壁具有通透性,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很容易被吸收,因而极易造成幼兔中毒、死亡。 ⑷仔兔断奶7天后,其消化道里的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降到断奶前水平的1/3。使仔兔消化功能降低,发生消化不良而导致肚胀、腹泻。⑸仔兔断奶后,出现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消化酶活性降低,其消化道内菌群失衡,造成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使其抵抗力降低,原先肠道里存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菌群,乘机大量繁殖和产生毒性,导致拉稀等疾病发生。具体的饲养管理技术在公众号文章多有论述,不再详述。(可以去找找看看)⑴规模化兔场:建议定制断奶幼兔保育料。在断奶前5-7天就要逐渐饲喂幼兔保育料。期间可以逐渐增添生长期兔料。⑵散养户:建议考虑用湿拌料。断奶前5天到断奶后7天用湿拌料过渡,期间逐步添加生长期兔料。 喂料:断奶后的幼兔要喂营养全面、易消化的饲料,少喂水分过多的青饲料及粗硬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应达到16%~18%;少吃多餐是原则,每天喂料4~5次。饮水:缺水而暴饮,易引起兔消化机能紊乱,造成腹泻。一般一昼夜清洁饮水0.2~0.4kg/kg体重。 防病:兔瘟、巴氏杆菌、兔消化系统疾病、兔球虫、兔呼吸道疾病、兔疥癣。 除了上面讲述的一些最基本的解决方案以外,我从现实养兔生产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个实用饲喂方案,从消化道方面多方位解决断奶仔兔的肚胀、拉稀、腹泻、死亡问题,以提高断奶仔兔成活率。供参考。断奶前后至3月龄是球虫病的暴发阶段。对幼兔威胁最大。球虫病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1、母兔产后7天:母兔料中+益牧畜宝,每袋250克拌料500-800斤,喂母兔,顺带哺乳仔兔开食之前就食用本产品,(建议全程饲喂母兔添加益牧畜宝,有效防控仔兔黄尿病发生)。
2、仔兔20日龄:开始补料,仔兔(教槽)料中+益牧畜宝,每袋拌料200-240斤。
3、仔兔30-32日龄:断奶、换料、分窝。肽芪强+地克珠利(拖曲珠利)溶液,连用3天。此期间,益牧畜宝可加大剂量拌料,但必须与地克珠利错开时间用,比如一早一晚;也可暂停用益牧畜宝。 4、仔兔35-37日龄:瘟巴二联注射防疫。生长料中+益牧畜宝;也可以添加兔用多维。 5、仔兔37-38日龄: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拌料(按说明),连用5-7天。此期间,益牧畜宝可加大剂量拌料,但必须与黄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错开时间用,比如一早一晚;也可暂停用益牧畜宝。 6、仔兔40-45日龄:没有打瘟巴二联的,建议肽芪强再加用一次,饮水3天。 7、仔兔50日龄~出栏:益牧长舒替代益牧畜宝;也可用益牧畜宝喂至出栏。益牧长舒能溶解于水,饮水、拌料都可以。专用做后期催肥、促生长、提高出肉率! 注:益牧畜宝全程饲喂仔兔。只有用抗生素防治球虫时注意能杀灭益牧畜宝中的活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