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茶七问,冬天到了,你开始煮老白茶了吗?

 泛海乘风 2019-11-15

《1》

老苏写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思念之情,一时一刻都不消除散尽。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夜深了,入梦了,思念在梦里也不曾断掉。

妻子临窗对镜,梳妆打扮,昔日恩爱种种浮现眼前,却又是在梦中,好生无奈。

如此细致的描写,能勾起无限思绪。

细节,给古诗的创作以绘神凝练、婀娜多姿的神韵。

于煮茶而言,细节能成就一壶芬芳持久,韵味无穷的好茶。

喝惯了冲泡白茶,就想着换一换喝煮出来的白茶。

那么煮白茶有什么细节是需要注意的呢?

这七大细节,就在本文之中,请悉知!

《2》

煮白茶有什么好处?

冲泡白茶和煮白茶是两种不同的喝茶手段,不论是那种方式出来的茶汤都各有各的滋味。

冲泡的白茶,在沸水的浇注下,快速出汤,清新的茶香萦绕,随着烟气不断氤氲。

细品一口,清爽甘甜,柔中带劲。

煮出来的白茶感受到的风味则不同,它的茶汤更加成熟沉稳,醇熟感伴随着茶汤的淡淡清香,另有一番风味。

在煮的过程中,茶叶不断翻滚,其中的内在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被充分激发,让茶汤醇滑柔韧。

这其中的清甜绵柔感,就来自于茶叶中的果胶物质。

如此一来,品一品煮的白茶,不仅能体会到不一样的滋味,还能将内在物质充分利用,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3》

煮老白茶还是新白茶?

新白茶和老白茶都适合冲泡,冲泡出来的风味不同,却各有韵致。

冲泡出来的新白茶汤水是清润淳和的,如同不媚世俗的清莲一般,鲜爽轻盈,不失饱满。

冲泡出来的老白茶汤水浆感十足,绵柔有劲道。

但就煮而言,新白茶并不适合,老白茶才是最佳选择。

新白茶内部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陈化,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用煮的方式来饮用新白茶的话,这类物质就会导致茶汤出现苦涩感和发麻感。

新白茶的滋味是清甜柔和的,烹煮的方式将这一特色磨灭,留下的苦涩还会将其毫香和花香尽数遮盖。

有一定年份的老白茶经过时间的陈化之后,其内在物质不断的分解和转换,沉淀出独有的药香和陈香。

经过煮沸,茶叶的药香和陈香被激发,茶汤变得柔和有浆感,滋味更加醇熟。

因此,新白茶不适合煮,选老白茶更有滋味。

《4》

怎么煮老白茶?

煮老白茶讲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要想煮好一壶茶,首先器皿要用对。

选择玻璃壶是煮老白茶的不二选择。

玻璃壶透明的壶身,有助于在烹煮的过程中不断地观察茶汤的变化,带来一场煮茶的视觉享受。静静地看着茶叶浮沉上下,就好似人生,于片片茶叶中感知些许生活的禅意。

玻璃壶不吸收茶香,能够最完整地保留老白茶的香气,还原白茶本真的清香。

以煮2015年的老寿眉饼为例,水量为300-400ml,此时投茶量为2-2.5克,这样的茶水比例能够保证茶汤的清润,不造成苦涩感和寡淡感。

放多了,苦;放少了,则淡。

不多不少,刚刚好。

水一沸腾,投茶适宜,最后迅速出汤,即可品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5》

白茶能煮几次?

白茶能煮几次,没有具体的标准和答案。

品质越好的白茶也就越耐煮,品质差的白茶煮个一两回可能就已经江郎才尽,没有什么价值了。

高山上的白茶品质来得更好一些,内含物质更加丰富。

在一次次的沸腾之中不断地发散内在物质,直到耗尽,还留有一丝余香。

直接煮干茶也比煮冲泡过后的茶叶叶底来得耐煮。

直接投干茶,适量的情况下能煮个五六回,但是将经过冲泡后三四次的5克的叶底茶量用来投茶,煮上个两三回,也就尽兴了。

冲泡过后的茶叶的内在物质,通过煮的方式进一步被激发,既不浪费,又能同时感受到冲泡和煮带来的两种风味。

先泡后煮,不失为喝老白茶的好选择。

《6》

冷水投茶还是热水投茶?

喜欢茶汤浓郁的人会选择用冷水投茶,喜欢茶汤更加清润的人会选择用热水投茶。

冷水还是热水投茶都是个人口味的选择,没有绝对的标准。

用冷水煮老白茶,老白茶的内在物质随着水温的升高不断地加快释放,等待沸腾的时候,茶汤浓郁稠滑,香气和滋味达到富余的状态,让人身心舒适,温润又解燥。

热水投茶能比冷水更方便地控制茶汤的浓度,保留茶汤中的清爽感,煮出一壶清润醇滑的茶汤。

《7》

续水用沸水还是冷水?

答:依据个人口味来选择。

如果你想喝浓一些的茶汤就续冷水,茶叶随着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慢慢释放滋味,等待再次沸腾之后,一壶香气浓郁的茶汤就出炉了。

如果在喝第一壶的时候就感觉茶汤已经足够浓郁了,想要清爽一些就可以用热水续茶汤。

这时,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会变短,内含物质不会一直过多的释放,茶汤也能更加的清爽软糯。

《8》

煮茶时间如何把握?

把控好煮茶的时间是茶汤口味是否纯正的关键一步。

煮茶不宜过慢,沸水烧开,立即投入干茶,等到水面再沸,就可以关闭电源,停止加热,静置一旁。

此时的壶内茶叶还在不断的翻滚沸腾,咕噜噜的沸腾声点缀着这闲情,添了几分闲趣。

茶壶停止沸腾后,翻滚声也随之消弭,就可以快速地倒出茶汤,品上一杯好茶了。

那对于冲泡过后的茶叶叶底又改怎么把握时间呢?

在冲泡的过程中,茶叶叶底的内在物质已经被消耗和释放了一部分了,要想继续激发,时间就需要稍微长一些。

将叶底投入沸水之中,继续沸腾,观察茶汤的颜色变化,待到茶汤呈现出赤金色时即可关闭电源。

利用余温继续激发内在物质的挥发,静置片刻,就可以倒出茶汤,慢慢享受了。

《9》

一步一步,煮茶得细细琢磨。

于细节之处,煮一壶好茶,品一杯茶香。

煮茶有道,投茶三两克,山泉四五沸,闲情六七时,茶香万里远。

就这样,茶汤在这浓郁醇滑的细节之中,露出妙不可言的茶韵和魅力。

多少适宜的茶水比例,不偏不倚的煮茶时间,适宜的投茶方式等待细节,都是影响白茶滋味的关键。

请把握好七大细节,让茶更香更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